1895年2月17日,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向日军投降。在此之前“定远”舰已经搁浅,当水炮台使用,“来远”舰与“靖远”舰以及练习舰“威远”,则被闯入威海卫的日本鱼雷艇击沉,而北洋水师的鱼雷艇队则全体阵前脱逃,最后或搁浅损失、或被日军俘虏,仅仅剩下舱底刮伤的“镇远”舰、声名狼藉的“济远”舰、质量不佳的“广丙”舰、六艘蚊子船,以及一些后勤船只。
这些船只除了运输舰“康济”因载运投降官兵回籍遣散和自裁军官的棺木而被释放之外,其余全部被日军俘虏。曾经是世界第八强的北洋水师也就此灰飞烟灭。
北洋之败,其实并非败在海战而是陆战,当李鸿章在大东沟海战之后,下令北洋各舰退入威海卫保船时,北洋舰队实际上已经丧失海上机动的自由,成了守口的水炮台了,而清朝的陆军与炮台守兵怯战脱逃,更让日本陆军轻易占领了威海卫四周制高点的炮台,并调转炮口轰击港内北洋各舰,这才是北洋舰队覆亡的主因。
在威海卫湾内自爆的北洋旗舰“定远”号残骸,该舰原来即已被日军鱼雷艇击伤,搁浅当水炮台使用,威海卫投降前夕被清军用炸药炸散。
“来远”舰于1895年2月6日晨,在威海卫港内被日军第一鱼雷艇队偷袭击沉,当时管带为邱宝仁,日军进入威海卫时尚可见到舰体上层结构露出水面。
1895年2月8日,“靖远”舰在威海卫港内被日军鱼雷艇击沉,当时管带为叶祖圭,图为该舰被击沉的水域。
北洋水师练习舰“威远”号沉于威海卫。
北洋水师代表在威海卫日本军舰上,向日方递交降书。
1895年2月17日,“平远”舰在威海卫港与其他受困舰船共十艘,同时向日军投降,此为当天早晨所摄。
日军在威海卫俘虏了北洋水师全部的“镇”字号蚊子船。
日军在威海卫利用俘虏的“镇”字号蚊子船来载运清军投降官兵,遣散回籍。
日军在威海卫利用俘虏的“镇”字号蚊子船来载运清军投降官兵,遣散回籍。
日军在威海卫利用俘虏的“镇”字号蚊子船来载运清军投降官兵,遣散回籍。
被日军战领的威海卫北洋水师司令部“海军公所”。它原来在旅顺,旅顺被日军占领后,迁往威海卫刘公岛现址。
“操江 ”舰是北洋水师各舰中最早被俘的舰船,它在丰岛海战时即被俘虏。
“康济”舰是北洋水师各舰中唯一一艘被日军释放回来的舰船,因为它要负责载运投降官兵回籍遣散和自裁军官的棺木,当时的舰长就是萨镇冰,本舰后来作为练习舰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