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8日
IXDC2024国际体验设计大会
在北京圆满落幕!
本次演讲由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Kun-Pyo Lee先生引领我们深入探讨设计与技术的演进历程,特别是我们正处于的设计3.0时代。在这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设计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逐渐融入更广泛的系统之中,从用户中心设计向更加多元、包容的设计理念迈进。Kun-Pyo Lee教授将分享他超过40年的设计经验与学术研究,特别是在LG电子担任首席设计官期间的深刻洞察。他将剖析设计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介绍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如何顺应范式变革,进行转型与创新的实践。
您将了解到,设计思维与计算思维如何相互交织,共同塑造未来的设计生态。我们将一起回顾设计的历史变迁,从工业革命前的设计0.0,到数字化时代的设计2.0,再到正在到来的设计3.0,探索每个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与设计方法。让我们共同踏上这场智能设计的新旅程,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我们确实需要做出很大改变。我们就像是温室里的象牙塔。”
“设计师不再只是最终的设计师,而是激发非设计师的创造力。”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场精彩的演讲实录吧!
设计领域的演变与设计3.0
Kun-Pyo Lee通过回顾设计领域的演变历史,提出了设计3.0的概念。他认为,设计已经从最初的以工匠为主的实践能力阶段(设计0.0),发展到注重美学和形式的阶段(设计1.0),再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阶段(设计2.0)。而现在,设计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设计3.0,这个阶段更加强调系统性、跨学科性和批判性思维。
他提到,设计3.0的出现是对人本中心设计理念的反思和超越,不再仅仅关注用户的需求和体验,而是更加注重设计的系统性和影响力。他强调,设计师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思考为什么需要设计、什么需要设计以及如何设计。
设计师角色的变化与教育改革
Kun-Pyo Lee指出,随着设计领域的演变和设计3.0的出现,设计师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他提到,传统的设计师通常是设计过程的引领者,但现在设计师需要更多地激发非设计师的创造力,与他们共同协作完成设计任务。他强调,设计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解决复杂的设计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他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首先,他改革了设计学院的基础课程,让学生在入学时学习各种通用技能和理论,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其次,他创建了更为综合的毕业设计项目,鼓励学生跨学科合作解决大问题。最后,他成立了委员会为生成式AI制定指导方针,探讨如何将AI技术融入设计教育之中。
国际设计教育的趋势与启示
Kun-Pyo Lee还分享了他对国际设计教育趋势的观察和思考。他提到,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重视设计教育,将其纳入必修课程之中。他特别提到了京东大学设立设计学院的案例,以及武藏野美术大学将设计与音乐、研究智囊团和商业公司结合的做法。他认为,这些做法为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他强调,设计教育需要更加关注实践、跨学科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他呼吁设计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推动设计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在本次演讲中,Kun-Pyo Lee以其丰富的设计教育与产业经验,深刻剖析了设计领域从“设计0.0”到“设计3.0”的范式变革。他作为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院长,分享了如何在实践中推动学院转型,并强调了设计教育不仅需要适应技术变革,更需构建跨学科合作的生态系统。Kun-Pyo Lee详细阐述了设计从单一技能向综合系统思维转变的过程,指出设计师在AI时代的新角色,即从主导者变为激发者,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场景分析引领设计创新。
如果你也被Kun-Pyo Lee的演讲所触动,对设计教育的未来趋势与设计实践的融合充满好奇,那么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一同开启这场启迪思维的完整演讲之旅吧!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完整演讲视频
内容来源:IXDC国际体验设计大会官网、美啊设计平台
编辑 | 邱芝梦
设计 | 赵 磊
终审 | 苏 菁
点这里,学习更多设计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