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已降,冬未远,天越来越冷。秋至霜降,秋的颜色就更加的浓重了,独立寒秋,一夜之间,千里铺霜,万里飘叶。
唐安史之乱,泱泱大唐,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唐玄宗仓惶辞帝庙,奔逃入蜀。这个让人仰视的盛世王朝,从生机勃勃的夏天,转眼间就迈入秋天了。
此时的江南,由于隋唐两朝的经营,京杭运河的滋润,加上安史之乱并未太多波及,政局尚稳定,吸引了很多北人来此避祸,张继也在其中。
张继,一个很幸运又很不幸的诗人,说他幸运,大唐文风鼎盛,诗人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大浪淘沙,在诗史上留名的,而且被后人熟悉的也就那么几位,很幸运,张继便是其中之一。
福为祸所依,唐天宝十一年,残害人才的奸相李林甫倒台,杨国忠继任宰相,
为了收买人心,初上台的杨国忠,故作姿态,上奏唐玄宗要求“广纳贤士”,在这种形势下
一些饱学之士跃跃欲试,希望得到任用,以实现自己报效国家,成就功名事业的理想,诗人张继就是这一批。很不幸的是,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之后,原本以为可以“一日看遍长安花”,
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他落榜了,放榜那日,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是张继是落寞的。落寞的诗人,碰上安史之乱落寞的唐王朝,他想只能漂泊天涯,四海为家,才能一遣心中之闷。
这一年秋天,他来到姑苏,租了一条船,顺流而下。
枫江一桥,南北舟车交会之处,每到夜里航道就要封锁起来,此桥便因此得名为“封桥”,所以每至夜晚,除了以船为生的渔民,客人都会在封桥附近的客栈入住。
只是这一夜,船上多了一位落寞孤寂的身影。
天已深秋,早晚凉风习习,让人很容易从睡眠中醒来,张继失眠了。船头摇灯一盏,天上孤月一轮,遥相呼应。俄而轻云拂过,月影重重,夜如白霜,乌鸦啼起,只剩灯光洒在潾潾江上,荧光点点。
落月,啼乌,满天霜。
江枫,渔火,不眠人。
“咚~咚~咚~”
远山传来钟声,暮鼓晨钟,这边的寺庙都是半夜撞钟报时的嘛?白天人生鼎沸,居然不知道这大山中还藏着一座庙。
在这寂静的黑夜,钟声格外的响,越传越近,直击张继这位羁旅的心中,直抵心灵深处最柔软之处,那一瞬间,仿佛天地已被这突来的钟声所占据,此刻,张继终于将他的满心愁绪倾泻而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翌日,张继拾级而上,进入山中寺庙,这座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相传唐代高僧寒山自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唐代贞观年间改名为寒山寺,成为吴中名刹。
而封桥也因张继,而易名“枫桥”,并沿袭至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