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实施后,楼上漏水楼下被淹,可按以下步骤维权:
一、确定漏水原因与责任主体
楼上业主原因 :如楼上住户在装修房屋过程中改动暖气管道、更换暖气片等造成管道或暖气片漏水;或者因卫生间防水未做好等导致漏水,楼上业主属于侵权行为,应当对楼下业主予以赔偿。
开发商原因 :若因建设房屋时屋内暖气管、暖气片等设施质量有瑕疵而漏水,或者房屋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漏水,比如楼顶、墙面等部位防水工程不达标等,在保修期内开发商应承担维修和赔偿责任。
物业公司原因 :如果是下水管道的主管道等共有部分出现问题,比如因物业公司未对共有管道进行正常维护、保养、维修,导致堵塞返水造成楼下被淹,物业公司应承担相应责任。但如果物业公司能证明已尽到维护义务,则不承担责任。
二、证据收集与固定
现场证据 :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漏水的位置、程度,以及被淹房屋内物品受损的情况,包括家具、电器、装修等方面的损坏。
维修记录与费用凭证 :如果有请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保留好维修记录、发票等,以证明维修的事实和费用支出。
沟通记录 :保存与楼上业主、物业公司等相关方的沟通记录,如短信、微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内容包括协商过程、对方的态度和承诺等。
三、协商解决
与楼上业主协商 :首先尝试与楼上业主沟通,友好地提出赔偿要求,协商解决问题。可以请小区物业或社区工作人员从中协调,帮助双方沟通并提出解决方案。
与开发商协商(若适用) :如果确定是开发商的责任,在保修期内,及时联系开发商,要求其履行维修和赔偿义务。
评估损失(如有必要) :如果双方对损失金额存在较大争议,无法协商一致,可以请有评估资质的企业,如价格认证中心等,到现场进行评估,确定受损情况和损失金额。评估报告可作为后续索赔的依据。
四、提起诉讼(如果协商无果)
准备诉讼材料 :包括起诉状,详细写明原告(楼下业主)和被告(责任方)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如赔偿损失的金额、维修费用等)、事实与理由(阐述漏水事件的经过、责任认定依据等);证据材料,如之前收集的现场照片、录像、维修记录、费用凭证、沟通记录、评估报告(如有)等。
确定管辖法院 :一般情况下,因楼上漏水引发的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侵权行为地(即房屋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诉讼流程 :向法院提交诉讼材料,法院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执行判决 :如果法院判决楼上业主或其他责任方承担赔偿责任,而对方不履行判决,楼下业主可以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如冻结对方银行账户、扣押财产等,以确保判决内容得到执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