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型氟中毒是一种世界性的地方病,中国是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氟中毒防治知识的学习刻不容缓。
一、饮水型氟中毒知识
氟中毒是因长期引入过量氟而造成的对牙齿和骨骼的损害,即所谓的氟骨病或斑釉病,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形成氟斑牙和氟骨症。氟斑牙在牙齿表面出现白色不透明的斑点,斑点扩大后牙齿失去光泽,明显时呈黄色、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纹。严重者牙面出现浅窝或花样缺损,牙齿外形不完整,往往早期脱落。氟骨症表现为腰腿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下肢弯曲、驼背,甚至瘫痪。妇女因骨盆变形而造成难产。
据世界卫生组织信息,适量的氟是人体所必需的,适量摄入能减少龋齿的发生,但长期大量接触会引起氟牙症和氟骨症。而产生这些相反作用的摄入量范围相差并不大。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大型集中式供水的氟含量须控制在每升1毫克以下,世卫组织的规定是每升1.5毫克以下。
根据氟的来源和摄氟途径不同将地方性氟中毒分为三大类:饮水型氟中毒、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饮茶型氟中毒。饮水型氟中毒是病区分布最广、患病人数最多的类型,也是一种世界性的地方病,中国是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除上海市和海南省外,其他省份均有病区分布。饮水型氟中毒地区预防的根本措施是降低水氟含量,使之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防治饮水型氟中毒,首先“改水”是关键,即改高氟水为低氟水,或是改用其他低氟水源。其次不食用高氟水及氟污染的食品,同时还要定期测水质。
二、氟中毒的临床表现
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腰腿关节疼痛,关节僵直,骨骼变形以及神经根、脊髓受压迫的症状和体征。患者常诉说脊柱和四肢关节持续性疼痛,静止时加重,活动后可缓解,关节无红肿热等炎症表现。患者常有全身肌肉疼痛、头晕、心悸、无力、困倦及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有肌肉萎缩、肌电图改变,累及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及晶状体和中枢神经系统时,可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曾观察了37例病人血清游离氟、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发现氟骨症病人血清T4及T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S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3浓度及T3/T4比值,与血清游离氟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故认为氟骨症可以降低甲状腺功能。并与血氟含量有关。
一般女性氟中毒患者的症状较男性为重。饮水氟含量在10mg/L以上的地区,脊柱僵直的女性患者可达50%,男性仅7%,脊柱侧弯。驼背或瘫痪的女性为22.2%,男性为7%。这种性别差别,可能与妊娠、生育、哺乳等有关,而且女性接触燃煤污染的空气较多。氟中毒的病程可长达数十年。
三、氟中毒的预防措施
由于氟中毒的发病机理不太清楚,故目前尚未研究出根本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饮水型氟中毒地区预防的根本措施是降低水氟含量,使之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1)改换水源。在有条件的地区采用引江河湖泊水、打深井等措施,使病区群众改用低氟水源。
(2)在干旱地区,找不到可利用的低氟水源或无条件引水、打深井的地区,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除去水中过量的氟,使之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常用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活性氧化铝吸附过滤法、骨炭过滤法等。
四、治疗方法
临床上根据氟斑牙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轻度及以下的氟斑牙白垩变和着色较轻,无釉质缺损,对牙齿的美观和功能影响较小,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予处理。中度和重度氟斑牙的着色和缺损比较严重,影响了牙齿美观,甚至导致牙齿缺损和断裂。可采用漂白法和修复法给予对症治疗,依据患者病情,这两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配合使用。
氟骨症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及治疗药物。临床氟骨症的治疗主要是减轻痛苦、对症处理,同时提高膳食营养。重症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
山东省成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新/文
责任编辑:李雅琴 李硕然
医学审核:姜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