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部《狂飙》,让潜藏了20余年的张颂文,横空出世,瞬间爆火。
而“高启强”这个名字,也逐渐成为了无数社会底层人士想要翻身的榜样。
但一朝成名,
就能确保万事无忧吗?
01
对于大器晚成的张颂文,
大家对他的评价似乎从不缺乏赞扬之词。
不同于以往那些“流量小生”的满身黑料,
张颂文的过往总是敬业负责的,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吝啬”“油腻”“爱说教”是网友对他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的评价。
节目播出第一期,
就被网友戏称“翻版黄磊”,
而在近距离观察中,
他在节目中的做派更令人难以接受。
节目刚开始,张颂文就坐在车上给导演组立了个“下马威”。
以喜欢自己舒适放松的生活方式为由,
擅自打乱节目组的安排,
还对工作人员“施压”说:
“导演组每天就拍一拍自己的生活状态就好,不要要求他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不然他就不录了。”
而正当他一脸严肃的看着窗外,
提出自己的看法时,
突然被路边的一群羊给吸引住了目光。
于是他紧急叫停司机,
说自己要下车。
随后张颂文便和赶羊群的老人攀谈起来,
因为张颂文爱养花,
想到老人家会有羊粪。
于是就和老人共同回家,
亲手挖了三袋子的羊粪带回家。
这一幕显然在节目组的意料之外。
随后张颂文又要去花圃买花,
但令在场人员震惊的是,
他开始给老板讲价,
仅三块的价格。
搞得朴实的大姐满脸茫然。
别说是声势浩大的明星了,
就是普通老百姓来买自己几块钱的话也没有讲价的。
最后抱怨的说了一句:
“如果都是你这样的人,那我们卖花的可就没活路了。”
花和羊粪都弄完了,
张颂文想定制一个桌架,
用来摆放花朵。
家具厂的老板给报价是200元,
张颂文硬生生给砍到150,
甚至还要继续压价,
导致老板直接拒绝了这场交易,
让他自己去做。
说实话,虽说张颂文是想在镜头前表现出自己低调朴实的作风,但是再三砍价也有些太过了。
而且不论是花农还是家具厂的老板,
给出的价格也都不高。
相对普通大众来说,
他也算是高收入人群,
竟然表现得如此斤斤计较,
这实在让人有些受不了。
最主要是,他行踪不定,
导演组叫苦不迭。
02
变身“黄磊”对年轻人说教
到了晚间,
一行嘉宾坐在饭桌前攀谈,
张颂文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辛苦的前20年。
他说:自己第一次坐飞机是翁虹买的机票,当时的场景有多么艰辛,有多么难得。
并以过来人的姿态向年轻人马嘉祺传授人生经验。
说到情深时更是满含热泪,
言语之中皆是不被人挖掘的辛酸,
但话题一转,
便又开始感激那段时光,
反复提及的往事究竟给他留下了多么大的阴影!
有很多观众在看到这样一段画面的时候,
纷纷表示张颂文的真面目彻底流露出来了。
从前他一直打造的形象是淡泊名利,
但事实上,
他对于自己艰辛的过去是充满怨气的,
否则不会再三提及这些经历。
正是因为他一直记得且耿耿于怀,
所以才会佯装随风而逝的样子。
可怜的马嘉祺,
一个人坐在长辈的堆里不敢作声,
耐心的听从他们的说教,
但是这股爹味本色已经让人受不了了。
大家纷纷想到了被人视作标杆的黄磊老师。
当初他也是这样自以为是,
但最终的结果就是遭到了全网的唾弃,
以至于已经好几年接不到戏了。
难道张颂文也要步入黄磊的后尘了吗?
大众并不是对张颂文的要求多高,
而是在我们心目中,
他是靠着自己的辛苦与努力逆袭成功的人,
是很多人的榜样。
但是谁想到,
现在的他竟然有一股凤凰男的做派,
就是当自己爬到高位后,
反而唾弃曾经历的一切,
这一点是难以让大家接受的。
时隔一年,
大家对于狂飙的讨论度已经不再那么热烈。
而张颂文接下来拍摄的几部电视剧和电影,
也依旧没能掀起较大的火花。
张颂文还能好起来吗?
03
新剧《孤舟》即将迎来大结局,
观众的反响却异常糟糕。
张颂文不仅带不动一众“流量小生”,
反而给自己招来“满身腥”。
眼看同期作品《九部的检察官》圆满收官,
主演张译又小火一把。
可张颂文却在半年之内接连栽三个跟头,
参演影视剧竟然全部“歇菜”。
从凭借《狂飙》强势突围,
到如今“身陷囹圄”,
张颂文到底怎么了?
“你确定这是谍战片而不是偶像剧?”
自电视剧《孤舟》8月初上映以来,
观众的吐槽就没消停过。
自《狂飙》过后,
张颂文再度演绎反派大佬。
所有人都期待他再度塑造一个不输“高启强”的经典角色。
然而光是那没眼看的剧情和设定,
就注定了此剧扑街的“宿命”。
张颂文演绎的“周知非”
如同“套模板”的反派角色。
哪怕他有再优秀的演技,
也撑不起一个从根源就平庸的人物。
明明是以谍战为主,
却给“周知非”强加感情戏。
一个缜密冷血的反派,
怎会做出为情“降智”的事情?
不过张颂文这边好歹有演技支撑,
剧情虽然迷惑但不至于让人出戏。
而那一众“流量小生”则更是没眼看。
曾舜晞饰演的男主接不住前辈的戏,
情绪激动时只会“瞪眼珠”。
导演还给主角安排了与两个女人的“爱恨缠绵”。
明明是斗智斗勇的谍战主题,
却被情情爱爱夺走了一半戏码。
捧着一颗心来、满载失望离开,
正是观众最真实的心情写照。
更为致命的是,
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了。
今年2月上映的《猎冰》同样遭到了大家猛烈的抨击。
剧情严重套路化,
“永远都是快要抓住时,角色又开始跑路。”
剧情尴尬的同时,
以姚安娜为首的一些演员的演技同样堪忧。
就连最基本的持枪姿势,
都有很重的表演痕迹,
动作太过浮夸。
观众对它的评价跟《孤舟》一样:
“台词烂、演技烂,只有张颂文在线,但他也带不动这样的剧。”
而6月份上映的张颂文主演电影《没有影子的少年》口碑则稍好一些。
合作的年轻演员“荣梓杉”在演戏方面并没有拖后腿,
但剧情节奏还是个问题,
三部影视剧共同形成一方“沼泽”,
让他深陷其中。
为何还不到一年,
张颂文就落到这样的境地?
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他不懂得筛选剧本。
有人质疑他身为演员,
不为自己的作品负责,
总接烂剧。
也有人说张颂文之所以演这些烂剧,
有“还人情”的成分。
但无论是“辩不明”还是“还人情”,
都代表着这方面他没有做到位。
孙俪曾说过一句非常智慧的话:
“珍惜曝光率,艺术生命是有限的。”
回顾张颂文的坎坷半生,
他吃了几十年的苦才熬到如今的高度。
如果因为选剧本原因而“一夜回到解放前”,
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04
对得起曾经受的苦
张颂文的成名路交错了太多的辛酸和失意。
他本来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在流水线打工的小青年,大学都没读。
19岁当上导游,
在6年内跑遍全国各地,
览尽风景名胜。
25岁,为了实现心中的演员梦,
告别了赖以生存的导游工作。
他从零开始,
去北京电影学院上学,
学习表演技巧。
可不知是年龄问题还是形象问题,
他没得到任何名导的赏识。
常常会有剧组导演来班里挑同学去演戏。
张颂文期待了两年整整,
可是没有人选择他。
为了达到要求,
他硬生生在四个月内抛弃了十几年的“重口”方言,速成普通话。
明明他比所有人都要努力,
但一直差点运气。
张颂文他把能吃的苦都吃尽了,
然而从北电毕业后奔波数年却一无所获。
他能在365天跑360个剧组,
于是他听到了360次拒绝。
尽管如此,
张颂文未曾熄灭心中的理想焰火。
在生活的考验中,
他积攒太多别人没有的阅历,
它们成了他未来炸裂演技的基石。
在《心居》中,
那“暴发户”的气质简直将他腌入味了。
《隐秘的角落》里,
一碗带泪的云吞造就震撼人心的名场面。
正是因为张颂文太优秀、太不容易了,
大家才不愿让他的爆火如烟花般短暂。
陈道明在节目中告诫所有同行:
“剧本不好,给再多钱都不上。”
他的话如雷贯耳,
正是让张颂文摆脱如今处境的最优解。
珍惜来之不易的爆火机会,
筛选适合自己的、品质过关的剧本。
张颂文的代表作其实并不多,
甚至可以说只有《狂飙》一部。
他需要像张译一样,
在优秀作品中不断积攒人气和口碑。
只有这样,
才能在演艺圈激烈的竞争中真正站稳脚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