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自由——罗伯特·哈特曼自传》[德]罗伯特·S. 哈特曼 著,黄健 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24年出版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我为什么为这个组织工作?这个组织能做些什么来帮助我实现我在世界上的意义?我怎样才能帮助这个组织,使其更好地帮助我实现我在世界上的意义?哲学家罗伯特·S. 哈特曼创立了形式价值学这一人类价值理论。本书是他撰写的自传, 叙述了自己探索并创立价值科学的历程。全书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讲述了他童年、少年及成年的经历;第二章重点描述了他关于"什么是善?"这个问题的学术探索;第三章介绍了价值科学在自我发展领域的应用。他在书中阐明了认识自己、选择自己、创造自己、奉献自己的"四己原则",并指明了六条发展路径。
>>内文选读:
前言(节选)
自罗伯特·哈特曼写下这部自传性作品,至今已经过去了30年;但时至今日,他提出的观点和问题,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交织在一起,就像当时一样,仍然具有活力和生命力。他探寻"善"的定义,以及寻找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法,对个体和全球来说仍然极为重要。国家内和国际的冲突仍在世界各地持续发生。核能的使用和控制仍然是令人担忧的一个主要问题。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面临着暴力、药物滥用、道德疑问、环境难题和医疗保健问题。在我们的个人生活和国际层面上,复杂的价值情境,每天都在出现,需要我们在其中抽丝剥茧。
罗伯特·哈特曼在本书中介绍的生活经历很有趣味性,也很吸引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德国的童年时代,到他年轻时期,他的祖国处于纳粹的影响之下,他不得不逃离纳粹,他描述的种种事件塑造了他的思想。作为法官、商人、哲学家和国际社会成员,他的背景为他的生命增添了丰富性。而他目睹了纳粹组织"恶",这让他一生都在思考如何去组织"善"。
在本书中,他向读者概述了他的价值理论。虽不像他的其他一些著作那样深入,但足以让人掌握其基本原理。他对"什么是善"这一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哲学家G. E. 摩尔的工作之上,从由此产生的价值公理出发,他形成了自己的形式价值学理论。
形式价值学提出了价值的三个维度:系统维度、外在维度、内在维度。哈特曼为我们定义了这些维度,并展示了它们的相互作用。然后,他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这些价值维度应用于我们生存的各个领域。哈特曼不仅关注什么是价值的问题,还关注如何评价——他相信他的方法能把评价过程变为一种更加精确的操作,将有序思考引入道德领域。
拥有耶鲁大学斯特林教席的哲学教授保罗·韦斯这样评价哈特曼:
我确信,一旦允许自己跟随哈特曼博士对价值的本质进行不懈的系统探究,就没有人能够从这样的觉察中解脱出来,即,他已经沉浸其中,参与了一场崭新的智力大冒险,其结果和影响将是广泛而多样的。
本书最初是哈特曼为美国一些大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举办的一系列研讨会而编写的。这些公司之所以对哈特曼的观点感兴趣,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对管理决策中的人性方面有更高的敏锐度。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人性的关注度毫不亚于20世纪60年代。关于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哈特曼提出了四个问题供大家反思。
1、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
2、我为什么为这个组织工作?
3、这个组织能做些什么来帮助我实现我在世界上的意义?
4、我怎样才能帮助这个组织,使其更好地帮助我实现我在世界上的意义?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将应用系统维度、外在维度和内在维度这三个价值维度,对个体的生命进行个人探索。这个练习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每个人寻找意义,并在我们做决定时努力确定我们的价值优先次序。哈特曼还通过将他的思想应用于内在领域来探索我们的精神本质。
哈特曼的愿景是给我们提供认识和实现我们每个人内心"善"的方法,从而丰富我们的人生。通过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应用这些原则,我们也可以丰富我们的世界,使其成为一个拥有更多善与和平的地方。当形式价值学之光投射到我们的世界时,那些价值元素就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显现出来,从而帮助人们做出重要决策。
作者:
文:阿瑟·埃利斯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