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速读手册(ID:zhengdu0330)
本文已获得授权
项目名称: 北京城市图书馆
项目地址:中国·北京通州
建筑设计: Snøhetta、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总建筑面积:75,000 m²
建成年份:2023年
大约十年前,图书馆被认为是一种正在消失的类型,因为数字化使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为了恢复图书馆在今天的重要性,Snøhetta 为图书馆的外观、工作方式和服务社区提供了新的愿景。
这座玻璃建筑位于通州区,将自然引入阅读空间,由144棵“银杏树”支撑起的知识空间,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包含地上3层,地下1层,以“临山间 于树下 勤阅览”为建筑设计理念,打造城市中的“森林书苑”。
作为2024年最受期待的项目之一,该图书馆拥有世界上较大的气候阅读空间,此外还有各种设施,旨在为城市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目的地。
北京城市图书馆独占三个世界第一:
首座2.5万平方米超大开敞式阅览环境图书馆
首座超高自承重式玻璃幕墙结构建筑
世界范国内藏书量最大及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书库
据说藏书量达800万册,阅览坐席约2400个,建有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国内第一家综合性非遗文献阅览空间、国内最专业的艺术文献馆、国内面积最大的少儿室外阅读活动空间和元宇宙体验馆。
图书馆一层西北角,在“山谷大厅”、“24小时阅读区”、“库本阅览区”的交汇处,搭建着北京城市图书管公共元宇宙场景。其中公共数字人呈现鲁迅、儿童、未来人三个。读者可与不同的数字人进行语音对话。
该建筑获得了中国可达到的最高可持续发展标准——GBEL 三星级标准。该项目既是其环境的管理者,也是其所服务的社区的管理者。该建筑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隐含碳和运营碳,以应对气候挑战。
建筑顶上有570片叶片,年发电量25万度。126个采光顶,让阳光照进图书馆,极大地降低了建筑物日间照明所需用电量。同时,采光顶玻璃还运用了自动调光技术,根据自然光线的明暗,即时增减透光率,保障阅读时的光线需求。
这些柱子还配备了气候控制技术,包括照明、声学控制和雨水收集。玻璃开口根据阳光照射进行调整,而屋顶则集成了光伏组件,以确保可再生能源的生产。
设计在建筑的南北两侧的入口处,种植了真正的银杏树。山丘将视野向外引导,以进一步增强人们与自然的联系。该图书馆将阅读、艺术和景观融为一体,颂扬北京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最后,来一杯机器人做的咖啡。馆内有咖啡厅无餐馆,如需用餐,可以外卖在餐饮区食用。另外北京城市图书馆附近还有大运河博物馆、城市绿心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可以游玩参观。另附参观攻略:北京城市图书馆
△平面图
图来源网络,内容仅做学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End -
内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速读手册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