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
导语:
2024年,开店邦将为大家持续带来“连锁品牌全球化布局”的系列文章,我们希望能够为即将出海东南亚、中东、非洲、北美等新兴市场的中国连锁品牌提供更多、更全、更新的资讯内容。连锁全球化,就找开店邦!
6月底,NITORI宜得利重庆龙湖云领天街门店开业,举办了隆重的开业仪式。开业活动上,宜得利宣布,其全球门店总数已超1000家,而随着重庆龙湖云领天街门店的开业,中国大陆门店也成功站上了100家的规模。
宜得利的百店比预期中迟到了半年。按照宜得利中国原本的规划,2023年,其要在中国开出30余家门店,到2023年底,预计可以实现百店目标。
不过,即便现实与计划存在差距,但对于接下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宜得利仍然充满干劲,其表示,在未来几年里,加速开店仍是重要任务。
那么,入华10年,这家日本品牌为何却主要集中在近两年拓店?家居市场整体遇冷,宜得利又为何选择在此时加速扩张?
平均每年开100家门店
自2014年在武汉开出第一家中国内地门店至今,被称为“日本宜家”的宜得利进入中国已有十年的时间。但对于很多中国消费者来说,宜得利的知名度却远不及宜家。
知名度的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宜得利早期缓速的发展策略有关。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前八年,宜得利保持着相对缓慢的扩张速度,门店以平均每年个位数的速度增长,除了武汉之外,主要进入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高线级城市。
到2022年,宜得利的开店速度出现明显的提升。据作者统计,从2022年7月到现在,两年时间里,宜得利共计开出50多家门店,速度几乎是前几年的4倍。
然而,即使是4倍速开店,宜得利在中国的百店目标还是延迟了半年才完成。对此,宜得利家居市场总监米泽刚志向作者坦言,此前,公司精力专注在店长培训系统的发展和产品全球化方面,新店的开设曾一度暂停。
因此,直到今年6月末,宜得利才正式达成大陆百店目标。加上7月13日开出的深圳万丰海岸城店,截止目前,宜得利在中国大陆门店数总共达到101家。
需要注意的是,以门店区域分布来看,宜得利的门店分布并不均衡。华东是宜得利的重仓区域,门店数占比达到了45%,其中,上海门店数已达19家;此外华南、华北和西南市场也颇受重视;华中地区则布局较少,门店数量占比仅9%。
进一步聚焦到城市布局,拥有百家门店的宜得利仅仅进入了26个城市,主要以消费经济较强的一二线城市为主。如近两年,宜得利新进入了10个城市,开出的门店数占比超4成,这些城市主要是东莞、青岛、长沙、重庆、厦门这类强二线及二线城市。
按照宜得利的计划,到2032年,其要在中国大陆开出900家门店。这意味着,此后的8年,平均每一年需新增至少100家店。
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宜得利方面坦言,短期内,依然会坚持过去的打法,不会选择大规模覆盖空白市场。
米泽刚志告诉作者,短期内,宜得利主要会采取“加密策略”,持续布局高线城市,并以一个城市开5-10家店为前提,在已有城市集中开店,同时开发其他优势区域。
积极进驻大型商场
与宜家个别门店选择“买地建店”不同,宜得利更倾向于直接进驻购物中心。
作者发现,在中国市场这10年,宜得利与日系地产商永旺集团保持了较深的合作关系,其有近20%的门店开在永旺集团旗下购物中心内,这也是宜得利能够保持门店规模增长很大的一个原因。
随着对规模的渴望不断加剧,近两年,宜得利开始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积极进入其他大型购物中心。
以龙湖天街为例,过去2年时间里,宜得利一口气在龙湖集团旗下商场开出了11家门店。截止目前,宜得利在重庆的门店几乎全部位于龙湖旗下的商场内。
具体到门店选址方面,赢商大数据显示,宜得利有大约7成的门店开在中档商场内。米泽刚志称,宜得利选址时比较关注购物中心的集客能力、品牌组合以及客群消费能力。
以宜得利静安大悦城店为例,赢在选址系统显示,该商场属于中档型,今年6月日均吸纳客流14w+,场内零售业态占比超40%,不仅有MUJI无印良品、LOFT等类似品牌入驻,还有大量的杂货礼品店、谷子店,有客流量大、客群年轻化的特征。
此外,家居产品所需展示面积更大,因此宜得利更倾向选择大体量的商场,有超过8成门店位于10万平米的购物中心内;而楼层的选择则比较灵活,不拘泥于特定楼层,从B1到F3均有门店,且分布较为均匀。
家居遇冷,发力低价策略
最近几年,中国家居行业的走势并不乐观,不久前,市场中还传出“家居界ZARA”优梵艺术资金链断裂、网红家具品牌Cabana接连闭店的消息。
艾瑞咨询报告也指出,虽然泛家居全渠道销售额2023年达4.6万亿元,2027年预计超5.3万亿元,但在购买家居类产品时,消费者决策周期更长、也更加谨慎,超过9成的消费决策要经历1周以上的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外界看来,同行频频闭店、消费者决策周期拉长、复购率低的形势下,宜得利的扩张计划略显激进。但宜得利认为,“市场越不好,越有机会抢占市场”。
为了完成900家门店目标,宜得利计划用降价策略快速攻占中国消费者心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米泽刚志向作者透露,今年5月21日起,宜得利进行了一波“全新定价”,所有产品价格平均下调20%,下降幅度最高达40%,目前中国市场的产品价格基本已经低于日本的价格。
事实上,借助低价策略在经济不景气时占据市场份额,正是这家日本家居连锁巨头一直以来的打法。据统计,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的4年间,宜得利在日本共降价了12次,由此建立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1]
除此之外,作者还了解到,宜得利正在对门店进行调整,其根据当下消费趋势变化,以及商场周边消费人群特性对门店和产品进行调整,开始在部分门店剔除卖不动的家具。
据悉,目前宜得利在深圳KKONE、武汉金桥永旺的门店已全面取消家具类产品,转为主要售卖生活杂货、家居饰品类产品。
降价、部分门店向“杂货铺”转型的措施是否能够支撑宜得利完成900家门店目标,暂且无法得知。但以宜得利2023年的增店速度(26家)为参考,其还需要再把开店节奏加快4倍,才能在计划时间内实现目标,这对于宜得利来说,必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开店邦希望搭建一个企业出海的深度交流平台,赋能中国供应链、品牌实现全球化布局,并提供落地合作、投资、并购等解决方案。
如果您是即将出海与计划出海的中国连锁品牌创始人、供应链创始人,以及已经出海的中国企业创始人,欢迎加入“开店邦·出海社群”,与我们多多分享和交流。
欢迎连锁品牌与我们多多交流!
*参考资料:
[1] 《4年降价12次,NITORI靠运气成家居零售巨头?》亿欧网
图源:NITORI宜得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