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4亿中国人有饭吃,隔壁日本却在闹米荒,日本人慌不慌?

0
分享至

01

大家好,我是公子。

再过几天,9月7日,就是袁隆平老先生的诞辰。公子还刷到,他的孙女新生入学,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感谢袁老在杂交水稻上的付出,把14亿中国人喂饱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头,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却闹起了“米荒”,还持续了四五个月。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今年4月至5月就有民调显示,日本居民遇到“买米难、买米贵”的难题。

如今,10斤大米在中国卖二三十元,在日本却标高价3200日元,折合成人民币一百五十多元,比往年高出了近一倍,创下了近20年的新高。

米贵就算了,重点是有钱都买不到。

不少超市的大米货架空空如也,85%的大米销售商吐槽进货困难。供不应求之下,只能限制每个家庭的购买量。

甚至推出了“粮票”。大阪市政府为了缓解民怨,延期大米券的使用时间。

日本人根本不像有的网友说的“一点都不慌”。

相反,有日本人没有大米券,甚至找出了咱们国家在上世纪发布的粮票代替。

对于这种乱象,日本媒体取了个名字——“令和米骚动”。

“令和”是日本现在的年号,“米骚动”一词来源于1918年在日本爆发的全国抢米暴动,日本出兵西伯利亚的信息一出,日本民众紧张,也就兴起了抢米潮。

而上一次发生的“米骚动”,是仅在30多年前的“平成米骚动”。1993年,日本因天气原因,大米大幅减产,社会发生动荡,逼得日本首次从邻国进口大米,来缓解大米的供应问题。

日本总是遇到粮食危机。

那么,这次的“令和米骚动”出在什么原因?

02

原因既有天灾,也有人祸。

天灾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去年夏天,日本遇到了极端热浪天气,气温创下了自189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热死了很多当地居民。

高温+干旱,直接导致了稻米产量下降,品质下滑。

相对应的,日本整体的大米库存也随之减少。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今年6月底,日本私营部门的大米库存只有156万吨,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

考虑到今年日本也很酷热,明年可能还会出现米荒。

另一个是地震预警和台风袭击。

日本位于地震带上,地震几乎是日本的“家常便饭”,这个不用多谈。

而台风,今天台风“珊珊”还席卷日本本土,造成7死127伤,弄得日本民心惶惶。

所以,日本民众化身囤米大军,你八袋我十袋,生怕囤得太少、太慢。

加上日本的大米价格一路水涨船高,就像买股票的追涨杀跌,紧张的气氛下,大家抢米、囤米更加疯狂。

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也戳破了“日本人素质高,不抢购”的意林式文章。

那么,人祸呢?

日本媒体称,前段时间日元贬值,吸引了很多人来日本旅游,“吃光”了日本大米。

但日本专家算过了,哪怕每个月有300万名游客来日本,每个游客待7天,还顿顿吃米饭,消耗量也就5.1万吨。

而现在日本大米的缺口高达40万吨,真怪不到境外游客的头上。

实际上,人祸不在这里,而是在于日本的政策和国情,比如保护本国农业资本家的利益。

怎么保护?

日本一拍大腿,想到了维持米价的点子,限制大米进口之余,还引导本国农民减产大米。

毕竟,老龄化的日本,出生率也不高,没那么多嘴需要喂养。全球化时代,饮食也多元化,今天吃寿司,明天吃面包。实在没米了,去美国买就行了。

所以,即便日本多灾多难,米饭又是主食,还是敢于将大米的产量控制在刚好够吃的程度。

当然,口号喊得很好听:“谷贱伤农”。

口号喊得震天响,不如给钱到手上。日本通过补贴鼓励日本农民不种稻米,改种别的。

在政策的影响下,日本的大米产量逐年下滑,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

这注定了日本稍有意外,粮食供给就出问题。

03

讽刺的是,日本民众吃不起饭,纷纷呼吁“开仓放粮”。大阪府第一个站出来,向中央政府发出请求,希望他们投放储备粮入市。

但日本政府还是不紧不慢,没有要放粮的趋势,当然不排除他们手里可能根本没有粮。

8月30日,日本农林水产大臣表示:新米很快在9月上市,为了大米市场的稳定,农林水产省不会投放储备米。

大阪府得知中央的态度后,留下一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具体事务的危机感上存在差距。”

可见大阪府的失望程度。

粮食是国家的命脉。正如“仓廪实,天下安”,古代很多朝代走向末期,大多是人均粮食不足的问题。

以史为鉴,我国如今依旧强调“三农”问题,有数据显示,我国已经累计建成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连续9年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

懂得居安思危,这就是咱们“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的底气。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辽宁男篮揭幕战!杨鸣拒绝爆冷,韩德君确定出战,央视直播

辽宁男篮揭幕战!杨鸣拒绝爆冷,韩德君确定出战,央视直播

体坛瞎白话
2025-11-01 11:28:02
钱志敏当庭认罪!潜逃英国8年,在高档社区租住别墅,涉案6.1万枚比特币市价已近500亿元

钱志敏当庭认罪!潜逃英国8年,在高档社区租住别墅,涉案6.1万枚比特币市价已近500亿元

封面新闻
2025-10-31 21:47:10
也谈“搞金靖”:当“男导演”大谈乳房时,“女编剧”为何不抽他

也谈“搞金靖”:当“男导演”大谈乳房时,“女编剧”为何不抽他

老呶侃史
2025-11-01 15:05:33
赢麻了!陈佩斯哭了,票房300倍逆袭,朱时茂百万投资可挣了不少

赢麻了!陈佩斯哭了,票房300倍逆袭,朱时茂百万投资可挣了不少

麦大人
2025-07-22 12:23:22
未满14岁男孩刺死一陌生男子,最高检核准追诉一审获刑13年,曾供述受游戏动漫中的暴力影响

未满14岁男孩刺死一陌生男子,最高检核准追诉一审获刑13年,曾供述受游戏动漫中的暴力影响

极目新闻
2025-11-01 08:18:20
刘强东章泽天不和谐同框后续来了:以后在老婆面前没有自信了!

刘强东章泽天不和谐同框后续来了:以后在老婆面前没有自信了!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2 05:35:03
广东不欢迎蹭席,有网红去蹭两家都失败,称当地酒席没有备用席的

广东不欢迎蹭席,有网红去蹭两家都失败,称当地酒席没有备用席的

呼呼历史论
2025-11-01 15:20:18
蛇为什么要冬眠?80%的人不知道,蛇冬眠有可能成为老鼠的盘中餐

蛇为什么要冬眠?80%的人不知道,蛇冬眠有可能成为老鼠的盘中餐

瑶卿文史
2025-10-29 22:39:56
1-0,2-1!斯洛特7场6败,埃梅里英超4连胜丢1球,利物浦压巨大

1-0,2-1!斯洛特7场6败,埃梅里英超4连胜丢1球,利物浦压巨大

万花筒体育球球
2025-11-01 09:31:02
随着辛纳送蛋横扫兹维列夫,巴黎大师赛决赛名额产生,附今日赛程

随着辛纳送蛋横扫兹维列夫,巴黎大师赛决赛名额产生,附今日赛程

三秋体育
2025-11-02 04:44:51
山东某土豪当街暴打开路虎女子,路人透露:那是他女儿,打死最好

山东某土豪当街暴打开路虎女子,路人透露:那是他女儿,打死最好

神奇的锤子
2024-09-05 15:39:55
今起,禁鸣!武汉最新通告

今起,禁鸣!武汉最新通告

极目新闻
2025-11-01 20:33:53
辛纳:兹维列夫的状态不在最佳,这让他发球无法发挥全部力量

辛纳:兹维列夫的状态不在最佳,这让他发球无法发挥全部力量

雷速体育
2025-11-02 05:32:08
统一台湾后,相较于洪秀柱马英九,此人更适合担任台湾省省长?

统一台湾后,相较于洪秀柱马英九,此人更适合担任台湾省省长?

通文知史
2025-10-15 21:00:03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颜值太高的好处!法国观众一边倒支持高桥,不懂王艺迪内在美

颜值太高的好处!法国观众一边倒支持高桥,不懂王艺迪内在美

振华观史
2025-11-01 16:49:33
我和老伴在上海待了半年,终于明白,为啥大家都愿意来上海

我和老伴在上海待了半年,终于明白,为啥大家都愿意来上海

前沿天地
2025-10-15 14:23:27
大部分女人愿意和男人长期保持联系,原因往往就着两点

大部分女人愿意和男人长期保持联系,原因往往就着两点

周哥一影视
2025-11-02 04:09:03
崩溃!男子将上百万资金交女友保管,结果女友花了200多万在脸上!

崩溃!男子将上百万资金交女友保管,结果女友花了200多万在脸上!

娱乐看阿敞
2025-10-29 18:30:50
周末男子带小三去游玩,父亲安慰儿媳:我收拾他,男子回来后傻眼了

周末男子带小三去游玩,父亲安慰儿媳:我收拾他,男子回来后傻眼了

温情邮局
2025-09-08 14:23:26
2025-11-02 06:55:00
公子故事会 incentive-icons
公子故事会
只会讲故事
661文章数 7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数码
健康
家居
游戏
公开课

数码要闻

预热 2026 FIFA 足球世界杯,闪迪推出多款授权设计存储产品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