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1899—1992), 四川省江津县人。 1919 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 年赴苏联学习。 1925 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1927 年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科学小组组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 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未发生的叫未知,发生的才叫历史,我们只探索历史!追寻伟人的脚步,发现历史背后感人的故事!
1921年,在法国的的聂荣臻认识了周恩来,此后的革命岁月里留下了他们共举大事、共谋宏图的坚实脚印和身影,留下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深情。
旅法岁月
1920年,聂荣臻到法国勤工俭学,12月周恩来到法国。1922年聂荣臻加入少工,后来建议“少共”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聂荣臻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为旅欧勤工俭学学生和华工中的党团活动做出了杰出贡献。两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周恩来英姿勃勃,待人亲切,讲话精辟,思路敏捷,充满朝气,给聂荣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4年6月,周恩来接到党组织的命令需要回国工作,聂荣臻为他送行,聂荣臻兴冲冲地买来了葡萄酒,并邀约了几位朋友作陪,与周恩来一起开怀畅饮。
周恩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感谢聂荣臻的盛意,嘱咐道:“我回国后,你们在这里的工作担子更重,要团结同志,好好工作,多学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待国内通知,争取早日回国参加革命斗争。”
出国多年,聂荣臻也想早日回国,十分羡慕看着周恩来,并表达了自己早日回国的愿望:“希望回国后,还能在恩来的领导下工作。”
周恩来十分高兴,举杯提议:“为国内相见干杯!”“为国内相见干杯!”聂荣臻等人同声应道。
南昌起义的聂荣臻拉来一个师
1927年,中央决定举行“南昌起义”,这天在军委会议上周恩来传达中央的指示,“……国共分裂了,我们党没有别的办法,惟一的出路就是武装起义。今天,中央会议上已经作出决定,要在南昌举行起义。为此,决定组织前敌委员会,指定我为书记。”
聂荣臻等人不禁轻轻鼓掌,周恩来等大家安静下来以后接着说道:“现在,我以前委书记的名义,指定聂荣臻、贺昌、颜昌颐三同志组成前敌军委,聂荣臻同志担任书记。你们的任务,是先到九江去通知我们党内的同志,让他们了解中央的意图,做好起义的准备。至于何时起义,要听中央的统一命令。”聂荣臻支持在九江一带起义,站起来坚决的表态:
“我完全拥护中央决定,坚决执行中央交给我的任务。”周恩来继续交代任务:“荣臻同志,你们到九江以后,第一个要通知叶挺同志。”
聂荣臻点点头,说:“我明白你的意思。”
7月的九江,周恩来向聂荣臻安排了新的工作。第一,是负责接应赶到九江的部队和零星人员,使他们及时赶到南昌参加起义,第二,是设法把二十五师拉到南昌参加起义。”说到这里,周恩来强调道:“记住,这第二项任务,既非常重要,也十分艰巨,拉出二十五师参加起义,就能大大增加我们起义的分量。”
接着,周恩来拍了拍聂荣臻的肩膀,说:“荣臻,能不能拉出二十五师,就看你的啦!”
聂荣臻默默点头,表示已经领受,然后问道:“起义的时间决定了吗?”
周恩来告诉他:“还没有确定,待我去南昌以后,根据形势发展再研究确定吧。”
聂荣臻又问:“起义以后,我们没有电台,民用电报又不保密,如何同南昌方面联系?”
这,确是一个难题。
周恩来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南昌一开始行动,我让他们立刻放一列火车到马回岭,你见到火车就说明南昌已经动手了。”
聂荣臻不负所望的完成了任务,8月2日,聂荣臻将部队拉到了南昌以后,城里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在一所学校聂荣臻找到了周恩来,将九江和马回岭的情况汇报了一遍。
周恩来有点儿喜出望外,他没有想到聂荣臻拉出这么多部队,高兴他说:“真是太好了!你们的行动很成功。我原来没有想到会这样顺利的。”
聂荣臻则有点惋惜地说:“可惜七十四团只拉出一个侦察连。”
周恩来安慰他:“你一个人拉出敌人近一个师,是十分了不起的胜利,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好。”
不能忘记的过去,1927年周恩来受伤不醒,被聂荣臻等人抬到了香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