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庚的青铜器收藏之路上,有一位重要的朋友。两人之交源于金石,并逐渐成为知交。他就是民国时期海内收藏第一人刘体智。在两人持续三十余年的书信交往中,又有着哪些故事呢?本期视频为您揭晓答案。
刘体智(1879—1962年),字晦之,晚号善斋老人,安徽庐江人,曾因父荫任清政府度支部郎中,后任职大清银行安徽总办、中国实业银行总经理。刘体智先生雅好收藏,所藏青铜器、甲骨、古籍善本极其丰富,被公认为民国时期海内收藏第一人。
两人第一次交往
提及二人最初的交往,还要从一件青铜器,沈子也簋盖的拓片说起,1931年,容庚正在增订《金文编》期间,他对沈子也簋盖上的铭文非常感兴趣,于是,容庚写信给刘体智希望鉴赏此件青铜器。很快,6月12日,刘体智给容庚的第一封复函中,言及“敏求嗜古,契在神交”,又言“昨者津平之役,把臂班荊,可偿渴愿,迺竟参差相左,挈挈役役,殆同情乎!”信末,刘体智特别提到已安排沈子也簋的精拓,完成后即为容庚奉上。时隔半个多月,刘氏就兑现了承诺。这便是两人之间的第一次书信往来。
刘体智致容庚的第一封复函,现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容刘金石之交
同年的暑假,容庚便约着徐中舒、商承祚等人一起到上海。至此,神交已久的容、刘二人第一次由笔友奔现。从此,刘体智与容庚密切往来,书信不绝,他们交流的内容以青铜器为主,刘氏也向容庚转让了部分青铜藏品。在1956年容庚先生向我馆捐赠的95件青铜器中,有32件就是刘体智的旧藏,其中部分文物正在“缀古——刘体智与民国学人”展览中展出。
曾大保盆 刘体智善斋旧藏,后归让容庚,现在“缀古——刘体智与民国学人”展览中展出
孟辛父铜鬲 刘体智善斋旧藏,后归让容庚,《善斋吉金录》等多本著作收录,现在“缀古——刘体智与民国学人”展览中展出
毕钲 此器原列入刘体智拟售中央博物院的器物定价单上,名“毕饶”,但中博院因故并未购买,后归让容庚,现在“缀古——刘体智与民国学人”展览中展出
撰稿/姚亮 脚本撰写/林晖 视频制作/姚亮
美编/秦阳 校对/邓颖瑜 审校/刘颖颖 审核/朱晓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