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
导读
以“聚焦新技术 探索新蓝海”为主题的《2024起点固态电池技术论坛》于2024年8月30日在深圳南山成功举办。本场论坛由起点固态电池、起点锂电主办,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邀请了固态电池、材料设备、其他配套企业超500+领导嘉宾齐聚现场。
“固态电池技术风起”专场上,北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杨晓光教授发表了以《超充固态电池技术》为主题的演讲。
北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杨晓光教授
以下内容为现场实录:
杨晓光: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来自北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杨晓光,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来这里向大家报告,我抛砖引玉,给大家汇报我们在超充和固态领域的研究工作。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但充电焦虑问题每到十一、五一长假都会上热搜,尤其是长途出行的时候没有办法快速补能。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如何弥补充电焦虑是制约大规模应用的大挑战。深圳现在也致力于打造“超充之城”,打造成深圳市的新名片,2025年实现中心城区1公里之内要覆盖超充桩。我们也正在大规模布局超充的基础设施,但是必须要认识到,即使是超充建设成功之后,电池能否承受目前大功率的充电桩?
我们了解到德国一家公司每年都会发表快充的指标,它把所有欧美市场上能够买到的电动汽车拿来实测,表现最好的是保时捷,虽然可以提供350kW的充电桩功率,但是实际只有250kW。如果我们以10%到80%进行平均,只有110-220kW,除以车电池的电量,平均充电功率只有1.5-1.6C之间,距离现在追求的4C、6C超充还有一定的差距。
对于常规的锂离子电池,它最大的挑战是充电的时候发生析锂的现象,锂离子要嵌入石墨负极内部,但是在低温充电下容易析锂,如何避免析锂则是实现快速充电最大的挑战。
还有安全问题。有数据显示,2022年,平均每天有7起的电动汽车着火事件,此外,据相关统计,现在由于保有量多,平均每年有10辆以上的电动汽车的起火事件。所以,安全是所有的底线,快充有更大的安全性隐患,如何避免充电及安全焦虑,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挑战。
为此,我们制作了高精度电池性能与寿命预测模型,考虑了析锂的影响机制,预测在不同的电芯设计,170Wh/kg和220wh/kg,锂电池最佳工作温度在20度左右,高温是电池工作的禁区,如果要实现高比能电池的快充,放权BMS的上限工作温度,适当到高温区充电对电池有利。我们也曾提出,电池存在矛盾体。它在低温下充电会产生析锂影响,高温情况下的活性增大,可以避免析锂,但是高温情况下容易造成材料的损坏。因此,当时也研发了一个新的电池结构,叫“全气候电池”,并将这个电池应用在了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通过新电池架构、新加热技术、调控技术等多方面一体化协同,就可以精准控制电池的电流、温度,避免析锂,也避免材料快速衰减,从而实现快充。
总结起来,快充技术是基于几方面:
1.电和热的协同调控。
2.协调匹配材料的研发,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电池结构的设计等。
3.开发云边协同的精细化运维技术。
目前,团队也在进一步攻关,比如270Wh/kg电池,4C充电最好的结果已经是4100个循环,还能有91%的容量保持率,虽然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但是有非常长的循环寿命。同时,我们也尝试了8C充电,我们是恒8C,不是峰值8C,可以达到900循环。现在4C充电能达到接近700圈的循环寿命,我们也和一些厂商合作打造磷酸铁锂电池,实现5C充电,92%循环还有1100圈。
我们还在做半固态和全固态,比如材料上,我们深圳有一个团队,现在可以实现百公斤级的试制,主要有两款材料,一是LATP;二是LLZO。LATP离子电导率做到了1.0mS。我们也开发一些新的聚合物材料,聚合物很大的挑战是不耐高压,所以我们开发新的耐高压的聚合物。我们也做凝胶聚合物,配方的调控和正负极的匹配,根据我们的研究,无论是溶剂添加剂,或者是工艺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最后进行一个展望,我的团队最主要的工作是打破活性和稳定性的矛盾。电池需要高功率密度、高比能量、全气候和快充,这些都是要求电池材料有非常好的活性。另一方面又要安全、寿命和成本,对电池要求是“既要、又要、还要”,这是本征的矛盾体,材料层级很难把所有的材料问题都解决,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多个层级的协同技术攻关,打破活性和稳定性的矛盾,能够拓宽电池的应用边界。
以上就是我的汇报,谢谢各位专家!
注:内容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