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中,开宗明义地阐明:“吹捧某一个人,把他当成具有神人般超凡出众特性的超人,是不允许的,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背道而驰的。这种人往往被想象为无所不知,洞察一切,能代替所有的人思考,会办好任何事情,他的行为没有一点错误……对斯大林的信念,便是这样被培植起来的。”
赫鲁晓夫由此成为反对个人崇拜的英雄。
其实在这之前,赫鲁晓夫是个对个人崇拜助纣为虐的家伙。1939年,赫鲁晓夫在《真理报》发表文章,开始用“伟大的慈父”称呼斯大林。同年,他在苏共十八大上,多次使用这一称呼,并且表示“我们在伟大的慈父面前,就是软弱无力的小鸡儿。”
短短20分钟的报告里,赫鲁晓夫歇斯底里吹捧了斯大林32次,包括“苏联各族人民的生身父母”这种极端肉麻恶心的句子。
同年12月,赫鲁晓夫在庆祝斯大林六十寿辰发表的文章中,出现了“苏联各族人民把斯大林看作自己的朋友、父亲和领袖”的句子。
早在1929年12月21日,斯大林50岁生日的时候,《真理报》就刊登文章,把斯大林吹捧为“列宁的唯一助手”“列宁事业的唯一继承者”“活着的列宁”。
1934年,《真理报》又称“斯大林是列宁最好的学生,是从列宁脱胎出来的,党的骨就是他的骨,党的肉就是他的肉”“他和列宁一样能够高瞻远瞩”。
1934年1月底2月初召开的苏共十七大上,中央各主要领导纷纷发言,称颂斯大林的丰功伟绩。此间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在发言时指出,要将斯大林讲话中的一切建议和考虑作为我们的法律。
古比雪夫在会上作《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时,更是把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就,都归功于“天才领袖斯大林同志”。
卡冈诺维奇甚至当着斯大林的面说,“列宁又怎么样!我们所有的人都在说列宁、列宁主义,应当用斯大林主义来取代列宁主义”。
十七大通过决议,“责成各级党组织以斯大林同志报告中所提出的原理和任务,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南”。此后,苏联各地党政领导人,不是在讲话中称颂斯大林,就是在发表的文章中吹捧斯大林,称之为“一切进步和先进事物的象征”“一切时代最伟大的人物”“我们星球上最伟大的人物”“一切科学的泰斗”“永远不犯错误的理论家”等等。
1938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该书被誉为“马列主义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其中由斯大林亲自撰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部分,被吹捧为马列主义发展史上的“顶峰”。
1950年,苏联大张旗鼓出版《斯大林传略》,不遗余力地颂扬斯大林,甚至把他的错误说成是“英明”“伟大”的功绩。与此同时,苏联各地几乎每个城镇的广场和公共建筑物内,都竖立起斯大林的全身或者半身塑像。
1951年7月,斯大林以部长会议主席的名义签署命令,“在伏尔加河、顿河、运河上,建立斯大林的大型纪念碑”。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股风气一直蔓延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才得以暂时平息。
可是,吹起“非斯大林化”号角的赫鲁晓夫,以反对个人迷信著称的赫鲁晓夫大,权独揽之后,照样大搞个人崇拜,个人迷信重新在苏联政坛复活。
1964年4月17日,苏联为赫鲁晓夫举行隆重的70寿辰庆典,苏共中央在《贺词》中说:“在赫鲁晓夫的领导下,党使我国的经济、国防和政治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在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当时,苏联各大报刊都刊登了赫鲁晓夫的大幅照片。莫斯科、列宁格勒大街的建筑物上,也用金属构件架起赫鲁晓夫举手致意的全身画像。莫斯科政治出版社出版了八卷本赫鲁晓夫言论集《苏联共产主义建设和农业发展》。
寿辰庆典当天上午,党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书记来到赫鲁晓夫寓所,勃列日涅夫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身份,宣读了党中央主席团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集体签名的《贺信》,向“最亲密的朋友和同志,表示特殊的敬意”,并说第一书记才度过了自己一生的一半岁月,“希望他起码再活70年”,“也活得这么光辉,这么富有成果”。
下午,正式庆祝典礼在克里姆林宫举行,许多外宾参加,勃列日涅夫代表苏联党和政府,给赫鲁晓夫颁发第四枚金星勋章,并亲吻了他三次。晚上,盛大的招待会把整个庆典活动推向高潮,也把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推向高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