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试听菲凡FF.T202 PLUS气浮黑胶唱盘的时候(详见2024年7月刊),所搭配的唱臂是菲凡自家的经典型号A182,以及菲凡的第一款MC唱头MC1,效果之出色令人意犹未尽。众所周知,黑胶唱盘系统里面,与黑胶唱片接触的器材仅有两样,一是提供稳定转速和消除各种振动影响的转盘;二是用于在唱片上通过物理振动方式转换电能信号输出的唱头。那么,唱臂在其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呢?其对于黑胶重播效果的影响又有多大呢?
周全考虑黑胶系统的每个方面
事实上,唱臂的设计、用料、制造工艺和精确度等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黑胶重放声音品质的好坏。菲凡FF.深谙这个道理,因此在研发黑胶唱盘的同时,也一直深度探索唱臂的设计与制造。他们认为,唱臂和唱盘不应该被单纯视为两种独立的产品,而应该视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尤其是对声音效果有直接影响的谐振控制等方面,更是综合考量和搭配的结果。然而,唱臂和唱盘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很大的区别,以至于在黑胶业界有不少品牌或许由于技术不够全面的原因,有些只专注于唱盘的制造,有些只专注于唱臂的开发,能够各方面兼顾而且都做到相等高度的品牌虽不是没有,却是凤毛麟角了。
提供多样性选择
如今,菲凡FF.旗下提供多款唱臂产品选择,包括枢轴支点直管结构的AB51、A182(包括普通版和签名版);以及气浮正切臂AA25和A181等多款型号,用家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产品。其中A182提供9英寸、10英寸和12英寸三个长度规格供选择。假如你在犹豫该选择什么长度的唱臂的话,那这里给你一点建议,假如你的唱盘是那种方正的唱盘,那大概率只能安装9或10英寸规格的唱臂,而如果是像菲凡T202 PLUS这种唱臂底座可调设计,允许安装12英寸长度的唱臂,那毫不犹豫选择12英寸规格。原因是更长的唱臂的循迹误差会更低,也就是说相比较短的唱臂,从唱片的外圈至内圈的音质一致性更高。
设计合理、做工不错
A182是一款入门级的唱臂产品,在品牌创立的初期已经推出此型号。至今的最新版本,是累积多年经验在原设计基础上再次重新校声、优化结构、材质搭配,在2023年才推出的最新改良版本,通过精密技术打造的四点双轴承唱臂。提升之处颇多,新的抗内滑(Anti Skating)设计令循迹更顺畅、输出一体化设计安装使用更方便,而且从臂管线到RCA端子距离足够短,RCA输出也方便玩家更换信号线。而且,A182的臂管线采用了没有断点的直通方式,也即是从连接唱头的插头开始,臂管线直连到输出信号的RCA端子,避免了某些可拆唱头盖设计唱臂需要额外唱头短线的弊端。
A182唱臂的巧妙设计还不少,比如配重锤采用了类似千分卡尺的螺旋手把和刻度设计,即使手上没有专用的针压计,也可以非常直观和准确地调整唱头的针压。另外,抗滑力的调整装置也设计得非常简单、易调,仅需扭动两个螺母即可微调力矩和锁紧,调整精度和方便程度比那种悬吊重锤的设计高多了。另外,唱臂管为铝合金材质直管式设计,在臂管上用激光打印机烙上中文“菲凡音响”的字样,体现品牌的自信。另外,唱头安装板的设计貌似非常简单,但却非常合理。短小的设计最大程度保证了安装板自身不会产生额外的谐振,唱头方位角(Azimuth)的调整螺丝设计在上部,方便了调校工作。但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不知道是否出于左右重量平衡的原因,这个唱头架上没有设计唱臂提手,使用上需稍为适应。在矩形的轴承座和连接架等各种制造工艺细节而言,可直观地感知新版唱臂在工艺方面更为考究。唱臂的安装孔为20mm,轻松适配SME规格的唱臂板。这次搭配的12英寸规格的设计有效长度285mm,轴距270mm,有效质量6克。从数据上得知,这款唱臂更为适配轻量化设计的唱头。
唱臂和唱头的搭配
唱臂和唱头的搭配需关注的要点之一是谐振特性,假如等效重量不匹配,或者共振频率叠加,那将会很多程度上劣化声音,造成特定频率的共振最严重的后果甚至会折断唱针。菲凡FF.的A182唱臂和自家的MC 1唱头搭配自然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试听的时候还搭配了菲凡2023款PH21唱头放大器。这款机身薄薄的唱放在技术上源自厂方高端的PH21S,简化了XLR平衡输入和输出,取消了两路输入改为一路输入,可在面板上直观调整唱头的匹配阻抗和容抗等参数。声音方面保留了的水平,价格低了近50%,无疑为入门玩家提供了更高性价比的选择。后续搭配的器材还有德国Einstein爱恩斯特的The Black Shadow合并功放,和意大利Zingali号令的ZeroSei号角落地箱。
试听唱臂的关注点
上期在描述T202 PLUS气浮唱盘的听感时,其实说的也是整套菲凡黑胶系统的听感。在单独评测唱臂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唱臂带来的循迹顺性,其中包括是水平方向的唱片坑纹循迹性能,也就是在播放的时候,是否由始至终保持顺畅的循迹,并且左右声道平衡一致如一;另外,还包括对垂直方向的灵活度,因为绝大部分时候唱片的平整度不可能达到完美,单靠唱头唱针杆的悬挂来承受唱片的抖晃是不现实的,那将大大压缩了声音的动态,并且会产生周期性的寄生超低频,从而增加了功放的负担。大家是否见过黑胶重播时,低音喇叭振膜大幅度晃动,但却听不到超低频的声音呢?别奇怪,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使用循迹性能不够好的唱臂,或者是唱片不平整的时候都会出现。试想想,大量的额外超低频消耗了功放的功率,降低了功放的控制力,声音能好听吗?好的唱臂应该具有出色的跟随性,很大程度上克服唱片的平整度问题,从而避免产生额外的超低频影响整套音响系统的工作效率。
循迹能力和跟随性挑不出毛病
试听菲凡FF.这套黑胶系统,之前试听的唱片都能证明音质的素质非常高,比如低音的线条凝聚清晰,音色饱满、结像形态具有不俗的实体感,音场的刻画也很漂亮,低频量感饱满的特质恰到好处。重播人声充满感情,带着黑胶独有的强烈的模拟味道,而且声音细节分析力足够出色,音质的密度很高,细腻中似水柔情也不缺动感。播放状态良好的唱片,声音背景的宁静度也非常出色,漆黑的背景和丰富的细节表现力都一一清晰呈现,令录音的鲜活感更为强烈,音乐的情绪随之流趟而出,紧紧捉住了聆听者的注意力。
再用试听的另外几张唱片来描述,比如广州太平洋影音出版的《传承》,这是一套成立45周年的纪念唱片,内里收录的皆是太平洋影音此期间的经典之作,首首名曲值得收藏。虽然,这些录音制作大部分不属于“发烧唱片”的范畴,但由于大多是以原始的开盘磁带母盘转制,因此音质上极大程度上保持了当年模拟录音的味道。听感上中频的密度感尤为突出,质感朴素无华,完整保留了声乐艺术家和器乐演奏家的神韵。重播这套新出版的唱片,当然不存在唱片翘曲的问题,A182唱臂的工作是非常安定的,能够始终保持左右声道的平衡度,因此自外圈到内圈,音场一以贯之保持极为稳定的状态,不会出现声音结像漂移的情况。另外,对于音乐的动态,以及音质的清晰度,也都反应了唱臂极佳的跟随性,令唱头始终能够保持在理想的循迹状态,唱针能够完整地重现突如其来的音乐动态,不会因为唱片坑纹内的起伏产生压缩。
再比如重播一张崭新的录音出版,依然是来自太平洋影音出版,45转版本的《红谷回声》,这张星海音乐学院穆虹教授的声乐专辑在发烧友圈子中影响力不小,上市十多年依然长销不衰。重播这张唱片,考验A182唱臂的是对于中高频的声音密度和纯净度,假如出现谐波共振的问题,势必难以重现歌唱家的嗓音特质和演唱情感。毫无疑问,A182经得起考验,重播这张美声歌曲唱片带来了纯净、通透,没有半点杂质的重播效果,丰富的细节信息量还撑起一个宽阔的音场画面,那种录音独特的空间感中又有着饱满的人声和乐器结像形态,听感上温暖自然,黑胶的诱人模拟味确实令人陶醉。
高性价比的理想选择
上期给予了菲凡FF.T202 PLUS黑胶唱盘高性价比的理想选择的评价,对于搭配的这款A182唱臂,这个结论依然适用,而且从所呈现的声音素质和整体稳定性、易调性来说,性价比真是高得难找对手。不管你是否菲凡FF.唱盘的玩家,或者只是想升级入门级唱盘的唱臂,这款高素质的A182唱臂都值得你放进考察的清单中。
FF.T202 PLUS
生产商:菲凡音响(189 6379 2427)
定 价:¥3500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