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二战前后,美苏争相争夺德国科学家,为何没听说争夺日本科学家?

0
分享至

二战时期,由于德国纳粹上台以后推行的种族屠杀行动,导致数百万犹太人被迫逃亡。这些大量出逃的犹太人,其中不乏一些顶尖的科技人才。

当时美苏两国在二战期间,为了争夺这些饱受迫害的德国科学家,美国各个军种成立了专门抢夺这些科学家的特殊部队,苏联也不甘其后,他们的总参谋部情报局,与当时的人民委员会联合行动,与美国进行了一场有组织的抢夺人才大战。

1945年,希特勒自杀德国投降之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战胜国更是掀起了瓜分德国科技成果的狂潮,这其中就包括对德国科学家的争夺。二战后,美苏争霸期间美国与苏联之间层出不穷的科技成果,其中相当一部分也有德国科学家的贡献。

为何美苏两国如此看重德国科学家,反而忽视了同为二战元凶的日本科学家的存在呢?

纳粹集中营

其实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1个原因:美苏两国早已经清楚地了解德国的科技的先进,更明白这些德国科学家潜在的巨大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说,早已占据世界顶尖水平的德国科技,及创造这一切的德国科学家,具备被抢夺的巨大价值。

早在1933年到1941年之间,很多德国科学家,还有一些奥地利科学家,自动前往美国寻求庇护,在这9年的时间里,美国所接收的科技人才多达1090名,这些人中有645名是工程师。

这些德国科学家在美军非常重视的军事技术等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所以美军非常清楚这些科学家的价值。至于苏联,早在二战开始之前,他们就与德国有过非常紧密的军事合作,所以他们也很了解这些科学家促进本国军事技术进步的能力。

被迫到美国的部分德国科学家

第2个原因:日本的科学人才的能力,远达不到美苏需要争抢的地步。日本科学家在科技探索这些方面,闹出过不少国际笑话。上世纪30年代,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地,也就是所谓的伪满洲国听信日本所谓权威专家的言论,在东北勘探石油,结果一无所获。

日本在研究核武器的时候,他们组建了一支所谓的顶级科学家的科研团队,开始进行原子弹的研究。可是当美军占领日本以后,他们不仅没有将日本的这些科研成果运回国,反而直接销毁。由此可见,日本科学家研制出来这些武器的科技含量,远达不到美国的标准。

投降美军的科学家布劳恩(打石膏者)

第3个原因:日本科技虽然并不先进,但是并非一无是处,但是,美国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人才,苏联却争夺无力。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可是想要顺利地在中国战场发动战争,必然要依靠石油、有色金属等格外昂贵的战略物资。

这些物资都需要对外进口,当时美国修改了《中立法》,导致日本进口资源被逐步限制。所以日本各个阶层,可谓是一直在不断的巴结“美国”,无论是战前和战后,美国想要日本科技人才,都不需要花费太大的代价去“争夺”。

当日本投降后,日本本土又完全被美国占据,面对日本科学家和日本的科技成果,即使苏联想争夺,也有心无力。

日本毫无人性的特殊部队

其实,虽然日本二战时期科技水平并不算先进,更远无法与美国、苏联、英国等当时的世界一流强国相比,但是日本在某些领域,还是在世界名列前茅的,日本科学家也并非毫无争夺价值,这些日本人和日本的成果,美国人也并没有手软。

日本科学家在生化技术、医学领域等方面,确实已经走在了国际前沿,至于原因,却并非日本人在这一领域天赋异禀,而是因为他们曾经成立过臭名昭著的731等部队。因此,虽然这批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可是美国却格外包庇这些科学家。

当时做活体实验的这些日本人,因为手中掌握着大量数据和科研成果,他们都在美国的号召下移民,甚至避免了他们在二战结束之后被起诉。这些人虽然是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也曾是夺去无数无辜中国人性命的杀人凶手,却在美国的掩护下成为了医生、教授,甚至还能够安心颐养天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赵露思宣布成立新工作室!落泪感慨“以为自己再也没法当演员了”

赵露思宣布成立新工作室!落泪感慨“以为自己再也没法当演员了”

可乐谈情感
2025-11-09 00:19:38
谷歌前CEO:我现在看到中国,就仿佛当年李鸿章看到美国那样震惊

谷歌前CEO:我现在看到中国,就仿佛当年李鸿章看到美国那样震惊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5-11-09 05:56:09
让中国光刻机“变成废铁”,日本对华下狠手,外媒:比美国人还绝

让中国光刻机“变成废铁”,日本对华下狠手,外媒:比美国人还绝

博览历史
2025-11-06 20:35:03
中国电信恢复Apple Watch一号双终端eSIM业务:需iOS 26.1系统,其他品牌手表待恢复

中国电信恢复Apple Watch一号双终端eSIM业务:需iOS 26.1系统,其他品牌手表待恢复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08 11:21:37
震撼!中国航母开始量产化!

震撼!中国航母开始量产化!

燕梳楼频道
2025-11-08 13:38:42
张本智和出局后快哭了!父子两人黑脸呆若木鸡,国乒没在也玩不转

张本智和出局后快哭了!父子两人黑脸呆若木鸡,国乒没在也玩不转

林子说事
2025-11-08 13:00:13
与陈晓闪婚领证传闻真相大白1个多月,毛晓彤近况曝出,并不意外

与陈晓闪婚领证传闻真相大白1个多月,毛晓彤近况曝出,并不意外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6 13:03:13
3-2,英超第18逆转英超第17,西汉姆联迎来英超2连胜

3-2,英超第18逆转英超第17,西汉姆联迎来英超2连胜

凌空倒钩
2025-11-09 01:01:03
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今晚起,云南将再迎强降水,昆明……

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今晚起,云南将再迎强降水,昆明……

鲁中晨报
2025-11-08 19:03:11
WTT冠军赛综述:申裕斌速战速决,男单冷门频出前7号种子全出局

WTT冠军赛综述:申裕斌速战速决,男单冷门频出前7号种子全出局

烧体坛
2025-11-08 22:06:23
丰台站改建工程项目部发生火灾,造成9人受伤!火灾原因为——

丰台站改建工程项目部发生火灾,造成9人受伤!火灾原因为——

新丰台
2025-11-08 22:35:00
医生手术时,涉诈停机

医生手术时,涉诈停机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8 14:11:05
特雷杨缺阵以来,老鹰队主帅详述老鹰队进攻方式的重大变化

特雷杨缺阵以来,老鹰队主帅详述老鹰队进攻方式的重大变化

好火子
2025-11-09 06:56:24
43岁王心凌“鲛人站姿”火了!双腿看不到间隙,网友直呼:这姐,怎么比18岁还少女?!

43岁王心凌“鲛人站姿”火了!双腿看不到间隙,网友直呼:这姐,怎么比18岁还少女?!

In风尚
2025-09-22 19:36:25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8 15:09:21
昔日千亿房企巨头暴雷,董事长黄其森被抓,身家一度超过200亿元

昔日千亿房企巨头暴雷,董事长黄其森被抓,身家一度超过200亿元

文史旺旺旺
2025-11-07 18:17:05
24岁清华女子养狗陪伴自己,30天没出门引楼下担心,警方破门后愣住

24岁清华女子养狗陪伴自己,30天没出门引楼下担心,警方破门后愣住

朝暮书屋
2025-08-06 17:35:01
定居泰国、高调炫富,43岁的张默再也没人能管住,连张国立也没辙

定居泰国、高调炫富,43岁的张默再也没人能管住,连张国立也没辙

墨印斋
2025-10-13 10:46:13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李立群评论王家卫根本不懂什么叫宗师,向太称王家卫从不给演员高价“不知道他钱去哪儿了”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李立群评论王家卫根本不懂什么叫宗师,向太称王家卫从不给演员高价“不知道他钱去哪儿了”

大象新闻
2025-11-06 18:58:06
娱乐圈非常低调的11对父子,知道的人不多,你知道几对?

娱乐圈非常低调的11对父子,知道的人不多,你知道几对?

刘森森
2025-11-07 14:10:28
2025-11-09 07:36:49
不爱萝卜的兔子
不爱萝卜的兔子
不爱萝卜的兔子
797文章数 1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拉夫罗夫缺席普京主持的会议被指遭"边缘化" 俄方驳斥

头条要闻

拉夫罗夫缺席普京主持的会议被指遭"边缘化" 俄方驳斥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旅游
亲子
本地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五十多岁的女性秋季别瞎打扮,这3个技巧实用还时髦,快收藏

旅游要闻

“猪鲤”游泉记

亲子要闻

小娃娃们的杀伤力有多强?网友:真得谢谢我儿的不杀之恩!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