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覆盖江津!2025年建成投用

0
分享至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获悉,截至6月底,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9.48亿元、占总投资的83.29%。其中,圣中调蓄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可望年内下闸蓄水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示意图(江津段)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总投资143.45亿元,总工期54个月,计划2025年建成投用。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中型调蓄水库1座、泵站20座、管道367公里、隧洞81公里。工程采用“南片大集中、北片小组团”的配置格局,主要从长江和嘉陵江提水,通过管线连接,构成两江水源互联互通、互调互济的重庆骨干水网。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是重庆市历史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工程。工程涉及重庆市长江以北、嘉陵江渠江以西区域,供水范围覆盖江津、永川、璧山、沙坪坝、九龙坡等11个区和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工程建成后年新增供水量10.12亿立方米,惠及人口近1000万,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建设中的金刚沱泵站。江津摄协 吴文高 摄

金刚沱泵站是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核心水源泵站,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水源泵站,设计流量28.6立方米每秒,年供水量占工程新增供水总量的68%,供区人口达700万。

建设中的金刚沱泵站。江津摄协 王勇毅 摄

在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初期,为早日缓解江津区、璧山区供水压力,仅耗时6个月就完成了项目审批并建成投用日供水能力达30万立方米、长江中上游最大规模的临时取水趸船,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提供“双水源”保障,应急解决了工程建设过渡期璧山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以及江津北部地区70万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市首个全生命周期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水利工程,以“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为依托,构建了集智慧设计、智慧建管、智慧运维于一体的智慧水利系统,做到业务全覆盖、要素全管理、过程全记录,为工程建设管理赋能增效,实现了数字孪生工程与实体工程同步运行。经中国水利学会专家评审认定,工程智能动态协同设计和EPC管理全过程数字化管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2年渝西工程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成效获水利部通报表扬。

综合@华龙网

编辑:陈柳颖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

总编辑:罗玉江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江津融媒 incentive-icons
江津融媒
重庆市江津区权威媒体
12138文章数 30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