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印尼推广中国民乐(侨界关注)

0
分享至

杨 宁 李春强

吴章义(后排右一)与学生合影。 受访者供图

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老城区,弘华音乐学校的教室里,丝竹交错,余音绕梁。2007年,吴章义来到印尼后创办了这所学校,成为最早在当地推广中国民乐的音乐人之一。

几度尝试 落地印尼

出生于福建漳州的吴章义从小喜爱音乐,9岁开始学习乐器,之后便走上了音乐道路。毕业后,吴章义进入了一个闽剧乐团,从此他与传统艺术的推广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年的时间里,吴章义从见习乐手做到了乐队首席,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闽剧,关注传统艺术。

但说到把中国传统的音乐推向海外,就要提起吴章义的一段经历。1988年,吴章义得到一个去日本交流学习的机会,在那里一住便是6年。旅日期间,吴章义和好友一起组建了一个4人小乐队。

不满足于自娱自乐,又没有好的演出机会,吴章义便带着乐队走上街头,在地铁口、公交站演奏起胡琴、琵琶和竹笛,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时间一久,乐队还真有了些名气,不少观众甚至为了欣赏民乐专门赶来。“尽管街头的演出条件简陋,但观众还是愿意为此站上几个小时”。这也让吴章义看到了在海外推广中国民乐的可能性。

回国后,吴章义继续从事民乐演出和教学的相关工作,但是把中国民乐推向海外的念头一直留在他的心里。“我在等一个机会。”吴章义说。

吴章义的祖辈曾经从事商业,百年前便有家族里的人跟着商队“下南洋”,千里迢迢来到了印度尼西亚。2007年,吴章义第一次踏上印尼的土地,借着探亲访友的机会,对当地的情况开展考察。走访期间,他意外地发现当地有不少中文辅导班,“我很受启发,既然中文教育可以得到推广,那么中国民乐应该也可以”。吴章义决定留下来。

在亲戚的介绍下,吴章义认识了一名在附近开民乐乐器店的华人老板。见面之后,吴章义把自己想在印尼教民乐的想法告诉了店主,并即兴拉了一段二胡。见吴章义技术纯熟,老板马上同意合作。他们约定一人负责招收学生,一人负责教学。然而这样的尝试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由于没有特意宣传,只靠店里的顾客帮忙介绍,3个月之内招到的学生寥寥无几。

“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己出来干”。吴章义索性结束了合作,租下一处门面,自己花钱装修,成立了音乐学校。

父女齐心 克服困难

起初,吴章义是只身前往印尼,虽说有些远房的亲友,可在教民乐这件事上,几乎没人能帮得上忙。要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吴章义最先想到的便是自己的3个女儿。

在吴章义的影响下,几个女儿从小开始学习乐器,请她们来当老师是最合适的选择。在听完他的想法后,刚从大学毕业的小女儿不放心父亲在海外独自打拼,决定跟随他来到印尼。

学校刚成立时,吴章义忙于管理和宣传,小女儿便帮着开展校内的教学。对于一所新成立的学校,招生成为了摆在眼前的一个大问题。吴章义回忆说:“学校创办的头3个月,只有两个学生前来报名。”他决定“主动出击”。

吴章义认识到,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对中国民乐不了解。由于没有钱在媒体上投放广告,他就自己印制广告,到街头、小区分发给路人。他联系当地的中小学,去免费演出,希望更多人看到后能产生兴趣。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下来,报名的学生增加到几十人,学校总算能运行下去。

几年下来,学校的运营有了起色。2012年,在吴章义的动员下,两个女儿也先后辞去国内的工作,来到了印尼。想起当初的决定,大女儿感慨道:“其实纠结了很久,毕竟国内的工作稳定又有保障,但父亲对民乐的热爱和坚持打动了我。”如今,他们的父女组合在印尼的华人音乐界传为美谈。

教学摸索 坚守传承

由于文化差异,印尼的教学方式与中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作为学校的老师,就必须适应当地习惯。

吴章义聘请的老师较多,一些专业老师对当地不熟悉,难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曾有一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有7个学生向学校提出退学申请,这让吴章义感到十分困惑。他找到这些学生,与他们详谈之后得知,任教的老师会在上课时“手把手”教学,这让他们很不习惯。

还有一些老师,平时的教学风格比较严肃,学生们难以适应,也纷纷放弃了学习。“在国内,很多人是相信‘严师出高徒’的,但印尼的学生往往不太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为了防止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吴章义会在老师入职时向他们强调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

吴章义的学生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下至五六岁的孩子,上至八旬老人。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学方法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刚开始办学时,吴章义并没有注意这一点。那时他按照年龄给学生分组,但各组采取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有一些年龄偏大的学生在学习两个月之后相继退出,吴章义后来才了解到,对于高龄的学生而言,他们把学习乐器当作消遣娱乐,但在这儿接受的几乎都是基本功的教学,较为枯燥,并没有达到他们的期待。

吴章义随即调整了教学方案,减少基础练习,转而教大家一些简单的歌曲。他把几位学生请回来,这一次,大家没有再走。

吴章义对推广中国民乐的坚持也渐渐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在吴章义的学生里,有一对70多岁的夫妻。他们是最早的一批学生,从2007年坚持至今,每周一次开车四五个小时来学校上课,这让吴章义十分感动。

知名度逐渐提升后,学校会接到来自各类学校、公司、婚庆活动的演出邀请。除了《彩云追月》《步步高》等经典的民乐曲目,乐队还会根据客人的特殊要求,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当地歌曲。吴章义的乐团在印尼的华侨华人群体中也受到了广泛欢迎。“春节是我们演出的高峰期,最多的一个春节我们演了26场。”吴章义说。

吴章义把学校命名为“弘华”,推广中国民乐是他毕生的追求。谈到未来,吴章义说:“我们正在积极地培养下一代,希望学校能够存续百年,把中国民乐传承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房价失守2.3万!第一省会,难了!

房价失守2.3万!第一省会,难了!

城市财经
2025-09-19 06:13:09
17年前,河南一保安娶26岁美国外教,婚后移居海外,如今却已分居

17年前,河南一保安娶26岁美国外教,婚后移居海外,如今却已分居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7:06:06
“台独”害怕的事发生,董军防长突然通知100多国,美方表态避战

“台独”害怕的事发生,董军防长突然通知100多国,美方表态避战

影孖看世界
2025-09-19 22:30:37
多个哈马斯高层秘密请求以色列,允许其家属安全撤离加沙

多个哈马斯高层秘密请求以色列,允许其家属安全撤离加沙

环球热点快评
2025-09-15 19:14:18
中超最新积分榜:提前保级球队+1,河南队上岸,6队争4个保级名额

中超最新积分榜:提前保级球队+1,河南队上岸,6队争4个保级名额

中超伪球迷
2025-09-19 22:05:48
上海生育率跌破东京,两对夫妻生不出1个娃?小学要成片消失?

上海生育率跌破东京,两对夫妻生不出1个娃?小学要成片消失?

二大爷观世界
2025-09-19 12:38:54
奇葩!乌军烧柴草熏死18名俄军官

奇葩!乌军烧柴草熏死18名俄军官

史政先锋
2025-09-19 13:38:52
北京市唯一千亩梯田景观200余亩农田已被认领

北京市唯一千亩梯田景观200余亩农田已被认领

新京报
2025-09-18 13:36:39
3元果粒橙加点冰卖19元一杯?必胜客回应:确为果粒橙!网友吐槽:这钱太好赚

3元果粒橙加点冰卖19元一杯?必胜客回应:确为果粒橙!网友吐槽:这钱太好赚

扬子晚报
2025-09-19 12:13:59
大清已亡了111年,清东陵为啥还有守陵人,是谁给他们支付薪酬

大清已亡了111年,清东陵为啥还有守陵人,是谁给他们支付薪酬

老谢谈史
2025-09-17 20:14:26
动真格了!劳务派遣新规落地,体制外、编外人员何去何从?

动真格了!劳务派遣新规落地,体制外、编外人员何去何从?

搬砖营Z
2025-09-18 17:52:06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离世:仅40岁、妻子是其人大校友,2个月前被罚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离世:仅40岁、妻子是其人大校友,2个月前被罚

温柔看世界
2025-09-19 16:45:22
对峙升级!百艘菲律宾渔船逼近黄岩岛,052D迅速进入战位

对峙升级!百艘菲律宾渔船逼近黄岩岛,052D迅速进入战位

烽火观天下
2025-09-19 19:23:10
盘点上海团餐企业绿捷:日供60万份学生餐,8月中标20多所学校

盘点上海团餐企业绿捷:日供60万份学生餐,8月中标20多所学校

上游新闻
2025-09-18 18:12:10
降息25基点,特朗普没想到,中方掐准时机,对美下一道“封杀令”

降息25基点,特朗普没想到,中方掐准时机,对美下一道“封杀令”

凡知
2025-09-19 15:32:58
媒体人:王治郅身份特殊无法全职进入国家队教练组,但每次都有召必到

媒体人:王治郅身份特殊无法全职进入国家队教练组,但每次都有召必到

懂球帝
2025-09-19 09:11:06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09-19 14:45:46
梁晓声:半夜愿起身为你倒水的,除了妈妈,也就只有爱你入骨的人

梁晓声:半夜愿起身为你倒水的,除了妈妈,也就只有爱你入骨的人

清风拂心
2025-09-17 13:11:42
中国的“第一仗”,可能要在黄岩岛打响了!

中国的“第一仗”,可能要在黄岩岛打响了!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19 19:18:52
英超点球戴帽!小克鲁伊维特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英超点球戴帽!小克鲁伊维特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直播吧
2025-09-19 19:22:01
2025-09-20 05:31:00
人民网 incentive-icons
人民网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427559文章数 11803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旅游
手机
数码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气候传播?南方转向?这俩可以合在一起说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手机要闻

iPhone17系列零售版验机防骗、防扯皮攻略| 验机细节拉满「科技美学开箱」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