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
通讯员 彭妮 向玲
7月16日,武汉市江夏区法院联合“调解委员会”运用“委托调解+司法确认”解纷新模式,5天内一揽子化解19件涉企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在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助力企业零成本化解纠纷,切实为涉案企业发展纾困解难。
2023年4月底,某建筑公司因施工不当,致使王女士等19户业主房屋所在楼栋承重墙损坏,楼栋内公共区域出现多处裂纹,某建筑公司多次主动与业主磋商,协调赔偿方案,但均因意见差异过大而未达成一致意见。今年7月,19户业主将某建筑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某建筑公司赔偿修复费用等损失每户各10000余元。
武汉市江夏区法院立案庭承办法官经审查认为,该批案件法律关系明确,权利义务清楚,双方对损害事实并无争议,如进入诉讼程序,当事人可能面临着房屋司法鉴定等程序问题,既增加了诉讼成本,又延长了诉讼周期,不利于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实质性化解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在了解到双方当事人均有调解意向的基础上,承办法官引入驻院调解委员会开展诉前调解。
调解员在收到案卷材料后,详细查阅了证据材料,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立即组织了19户业主及公司负责人就房屋修复费用进行了一一核算,草拟调解方案,最终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多次耐心调解、分析利弊和释法明理下,双方各退一步,确定了赔偿金额,约定由某建筑公司于8月4日前向19户业主各支付室内损失6000元。
调解协议达成后,经业主和公司共同申请,承办法官对上述协议审查后予以司法确认,并出具了民事裁定书,为调解协议及时履行上“保险”,给双方当事人吃了“定心丸”。至此,该系列涉企纠纷圆满化解。
“‘诉前委托调解+司法确认’是多元解纷的一种新模式,是指人民法院在正式立案受理前将案件委托给调解委员会或行业组织先行调解,调解成功后由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经审查后由法院出具相关法律文书,赋予调解协议予以强制执行力,该种纠纷化解模式无需进入复杂的诉讼程序,从而经济、便捷、高效解决纠纷,妥善化解矛盾,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承办法官介绍道。
近年来,武汉市江夏区法院始终坚持诉源治理做“加”法,解纷合力做“乘法”,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做优、做全诉前调解方式方法,推动“委托调解+司法确认”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群众提供更为简便快捷、优质高效、经济实惠的司法服务。下一步,武汉市江夏区法院将继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继续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促进涉企案件矛盾纠纷前端化解,以最小成本、最高效率、最优方式安民护企,为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