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开局就是冯保打死周云逸,周云逸作为钦天监的监正向皇帝进言,冬天一直不下雪,是皇帝无德,触怒了上天。
结果周云逸被冯保打死,之后清流和严党开始了争斗。
整部剧铺垫了四十集,海瑞上《治安疏》,气得嘉靖开始说胡话。
但朝臣心中无不钦佩海瑞的做法,嘉靖派了几波大臣来审问他,最终两人进行了一场朝堂辩论。
最终嘉靖没有杀嘉靖,决定留给儿子。
这两位直臣都是谏言,为什么结局不一样,一生一死?
周云逸来自上天的谴责
皇帝无德,触怒了上天,这口锅可是非常大的,为什么呢?
周云逸官位不高,但作为钦天监的官员,这是与上天对话的官员,并且这种官员是世代传承的,代表权威。
天象在古代就是神的意志体现,对地上的皇帝及其政权来说,有着极为重大的政治意义。
那么钦天监作为朝廷命官,负责察看天象,并没有解释的权力。
周云逸的进言触犯了嘉靖帝的统治根基,与上天对话的官员居然敢指责皇帝?
嘉靖原本就是多疑的性格,不得不想到周云逸的进言背后,是不是儿子裕王要逼宫,皇家父子之间经常是竞争关系。
天象不仅有政治意义,还是皇帝投向臣子的石头,你要是接石头的姿势不正确,那就要倒大霉!
杀直臣的并不都是昏君,嘉靖昏不昏不好评论,但智商绝对绝顶。
周云逸的行为表面看是犯上直谏,实则比一般的直臣更加胆大妄为,别人都是有事说事,顶多骂皇帝个人修为,你倒好,直接升维打击,拿天象说事。这不等于挑战皇帝的权威吗
周云逸不是六部官员,却把朝廷的用度说得一清二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背后的人是何居心,会不会是自己唯一的儿子急着上位开始抢班夺权?
周云逸的死也并不是嘉靖的原意,冯保急功近利,一下子搞大了。
海瑞讨论人间问题
同样是直臣,周云逸的这种做法,海瑞还瞧不上,觉得这人是只是党争的棋子,做法欠妥。
同样的直臣海瑞给嘉靖上书,将道长气得发抖,为什么没有被嘉靖处死,而是将他留下了呢?
其实这海刚峰骂皇帝骂得再狠,那也是说人间的事,并没有代表上天来批判皇帝,他也承认皇帝君父的地位,没有动摇嘉靖的根基。
嘉靖这时年纪大了了,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事。
他并不是一个昏君,只是想着自我享受,修仙,可修了一辈子,最终还是迎来了生老病死的问题。
海瑞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员,甫一出场去浙江办案,给嘉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嘉靖认为海瑞有雷霆手段,是个能人,在铁板一块的浙江撕开了口子。
等到海瑞在六必居题字,皇帝也奇怪,锦衣卫十三太保中,就有两个替他说话。
并且海瑞作为一个从基层干到京官的实力派,他在指出问题的时候是实打实的,他将问题归结于皇帝。
但是海瑞非常尊重君父,但希望皇帝能好好履行自己的职责。
嘉靖看了海瑞的《治安疏》一百多遍,心中觉得裕王上台后改革,需要海瑞这把利剑,嘉靖最后认定了,海瑞无党,是直愚之人,所以也就不讨厌了,要将他留下。
周云逸是一个没有头脑的直臣,海瑞则国之利器,两者对比,高下立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