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11日报道 成立3年,完成从0到1的“筑基”。
如今的深蓝汽车,背靠新长安集团,正站在从1跨越到100的关键阶段。
在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稍有迟疑便可能错失先机、满盘皆输。为此,华为荣耀老将姜海荣加入深蓝。
按照深蓝董事长邓承浩的说法,他希望,深蓝内部可以进行一场彻彻底底的“颠覆式创新”。
归根结底,是摆脱“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认知刷新。
深蓝要学习华为的IPD和IDMS,利用ICT思维找捷径,在AI、市场营销和全球化领域破局,助力“奔跑”。“而姜海荣就是(能帮助深蓝)这样的人。”
根据集团为深蓝制定的目标,2025年,深蓝要达成36万辆。数据显示,8月深蓝销量2.82万辆;1-8月累销19.86万辆。这意味着,在未来4个月,深蓝必须达成月销4万辆以上。
“这个目标,非常有机会达成。”邓承浩信心满满。而他的信心,来自2025深蓝汽车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
9月8日,全新深蓝S07预售发布,深蓝S09超长续航超充版上市,深蓝L06全球首发亮相,以及DEEPAL S05、DEEPAL S07也在欧洲正式上市。
邓承浩直言,深蓝要将S05和S07孵化为全球大单品,“S05要做到(月销)2万台,S07要做到(月销)1.5万台左右。对于L06,我们认为它也有机会打开全新需求,成为规模比较大的产品。”
“我们要通过这一轮产品的投放,让深蓝成功站在3万台以上乃至达到4万台。到4万台,我们是有机会的。”
在汽车产业大洗牌最关键的未来五年,如何拼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是深蓝的课题。而深蓝这一轮向新、向上、向外的“奔跑”,也将以全面出击的姿态,“开最大的花,结最大的果”。
“海荣这个名字,仿佛注定了他与华为荣耀、深蓝的缘分。”邓承浩的话,为姜海荣加入深蓝增添了几分宿命感。
从华为到荣耀,姜海荣20年的职业生涯中,10年深耕技术产品研发,10年主导全球市场营销,这样拥有ICT思维且横跨技术、软件、营销、海外等多领域的复合性人才,正是邓承浩眼中深蓝亟需的“拼图”。
“我是纯技术出身,擅长把产品做扎实,但市场和全球化是我的短板。”邓承浩毫不避讳。
2022年,深蓝品牌创立初期,他带领团队以“小米加步枪”的劲头打开市场,凭借S07等车型在中型智能电动车领域站稳脚跟,但随着汽产业竞争白热化,“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营销困境逐渐显现。
而姜海荣,有望成为深蓝加速跑的“关键先生”。
作为华为荣耀老将,他懂得ICT行业的“快鱼吃慢鱼”法则,深谙全球市场的运营逻辑,熟悉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IDMS(集成开发管理系统)等体系化方法论。而这些,也将成为深蓝汽车讲好故事、进一步突破的关键变量。
“邓总带‘电’,我带‘智’,我们要做的就是‘智电双全’。”
事实上,在“狼性长安”基因的赋能下,深蓝汽车已经跑起来了,应了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所说的“边走边干,边看边干,边学边干,边干边善”。
一口气上新5款产品,其中2款还是在欧洲同步发售。下半年的深蓝汽车,吹响产品全面进攻的号角。
邓承浩用“十月临盆”形容此次5款新品的集中发布。全新深蓝S07预售、S09超长续航超充版上市、全球首发深蓝L06,以及深蓝S05和S07欧洲同步上市,每一款产品都承载着不同的战略使命。
“2023年S07上市时,我们引领了中型智能电动车的风潮,如今面对激烈竞争,必须以‘焕新’保持优势。”
邓承浩介绍,全新S07从设计、智能、动力、底盘四大维度全面升级,标配华为乾崑智能系统与8295座舱芯片,同时让续航更长、能耗更低,增程油耗更低,解决用户核心痛点。“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重新定义中型SUV市场的标杆。”
如果说S07是“守擂者”,那么S09超长续航超充版就是“补位者”。针对用户对增程车型续航的焦虑,其搭载宁德时代的骁遥电池,支持5C超充,彻底补齐增程的纯电续航短板。
“很多用户一直在等这款电池,今天终于能给大家一个交代。”除了电池升级,S09还同步发布了ADS 4智驾系统,内饰也进行了优化。
第三款产品是全球首发的L06。“大家别觉得6比7低,有时候6比7更有惊喜。”邓承浩强调,L06将凭借“独特技术”提供“独特价值体验”,无论是在深蓝内部还是行业层面,都具备不可替代性。据悉,L06的详细技术与产品信息,将在10月专项发布会上揭晓。
深蓝S05在欧洲的上市,则是深蓝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S05在哥伦比亚月销三四百台,埃及一个经销商还在催货,泰国工厂也在加班加点生产。”据悉,这款车在海外的目标是成为深蓝“全球粮仓型产品”,未来将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
以上产品是深蓝为了冲击月销3万、4万辆打出的“弹药”,而为了冲击月销5万、8万甚至10万辆的目标,还要靠深蓝的下一轮产品。“在ICT领域,做产品,绝对不能做水桶而要做长板,我相信汽车领域也同样如此”,姜海荣说到。
“未来五年,是汽车行业大洗牌的关键期,最终能留下的只有5-7个品牌。”
邓承浩和姜海荣共同的判断,是深蓝汽车立志加速跑的深层原因。对深蓝而言,要在这场“生死战”中胜出,必须提升效率,“边干边上”,并将技术优势转化为销量,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产品品质。
“长安人最看重效率,深蓝也要把‘效率’打造成核心竞争力。”邓承浩表示,依托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产业链协同优势,深蓝在降本增效和协同创新上有了更多机会。
一方面,通过大单品上量形成规模化优势,降低管理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遵循“双20原则”,以技术创新驱动成本优化,“相比上一轮技术,新一轮技术的性能体验至少要提升20%,成本下降20%。”“深蓝产品的性价比,一定是建立在规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而不是低价低质。”
对于全球化,邓承浩则直言,“绝对不能再小打小闹了。”他透露,深蓝汽车海外单月销量峰值已接近1万台,明年海外销量或将突破10万辆。
自2023年长安汽车发布“海纳百川计划”,深蓝汽车也因此加速全球化,如今已覆盖70个国家,未来将快速拓展至150个国家和地区。
姜海荣的加入,将为深蓝汽车的全球化注入了新动能。
他曾在欧洲呆过三年,见证了荣耀超越三星成为俄罗斯第一手机品牌,并在法国、意大利、沙特等市场长期进入Top5行列。不同于国内市场的“内卷”,海外市场更注重品牌认知与本地化服务。未来,深蓝汽车也将针对不同区域的用户习惯,优化产品配置与服务体系。
他提到,“无论在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我们要喊出来:深蓝是可以的。”
在百年一遇汽车产业大变革的关键洗牌期,单一领域的优势不足以支撑品牌长远发展。姜海荣能否带领深蓝汽车补足营销、海外甚至产品长板的拼图,也或将决定了深蓝汽车能够留在牌桌之上。
无论如何,深蓝汽车已经在奔跑,“在激烈的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竞争中,深蓝是绝对敢于跑出态度,跑出速度,跑出结果的企业。”邓承浩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