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常州前首富,正在申请公司重整来避免债务违约。
红星控股的“断臂”动作确实为车建兴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但遗憾的是,情况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好。
车建新,前常州首富,依旧艰难。
这位六年前还坐拥将近400多亿元财富的“家居首富”,目前最缺的却是钱,是现金了。
6月12日,红星美凯龙第二大股东红星控股发布公告:因自身债务清偿困境已于6月7日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申请进行重整。本次重整的对象仅为红星控股其自身法人主体,不包含红星控股的子公司及参股公司。
红星控股的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便是车建新,他也正是红星美凯龙的创始人。
2017年,红星美凯龙全国商场数量达到256家,总资产达到千亿规模;2018年,红星美凯龙成功登陆A股,作为国内最大的“A+H”上市家居企业,红星美凯龙迎来了高光时刻。
同年,车建新的财富也一度达到了385亿,稳居常州首富之位。
2018年那一年,车建新在接受吴晓波采访时,被问到那么有钱了,钱都花到哪里去。
车建新口出狂言道:“我这个衣服就买了100套,都是定做的。我的车子是劳斯莱斯,我喜欢买别墅。”
而如今沦落到这番境地,就有网友戏称:“买了100套衣服,结果还是光着上法庭了。”
为了摆脱困境,车建新已经想尽了办法,包括但不限于卖了红星美凯龙、出售旗下子公司、减持套现等手段,可实在是堵不住几十亿的债务窟窿,为了避免债务风险恶化,只能选择申请重整。
目前,根据天眼查显示,红星控股的重整申请已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受理。
只是,这位家具大佬恐怕也没有多少时间能够停下来喘一口气。
百亿债务压顶,账上只能拿出1亿
车建新一直有一个财富的传奇故事,那便是“从600元白手起家做到了385亿身家”。
颇有一种与许家印“39亿元撬动2.5万亿债务”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以前,有多少小作坊通过负债加杠杆成为独角兽、百亿千亿级大企业。
车建新也不例外,他从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小木匠跻身百万富豪的位置,实际就是通过“负债”走出来的!
他最开始是租场地卖家具,后来也买地自建场地,开了一家家居卖场,把它运营起来了之后,就通过抵押的方式,去买地,然后再自建下一个商场。
商场开起来了,土地价格也上涨了,便继续抵押,继续扩张。
可以发现,这套高杠杆扩张的办法,其实和那些无序扩张,最终暴雷的房地产企业的扩张手段如出一辙。
说到底,曾经的红星美凯龙,其实更像是一个伪装成家居经销商的地产商。
车建新对房地产的热情可谓是来势汹汹,红星美凯龙A股上市之后,成为了行业大佬,车建新的野心也就越来越大了,他不甘心只在家居行业。
于是,2018年,他就带领红星美凯龙在全国范围内疯狂购地,仅仅一年的时间就花费了1800亿囤积了20块地皮,这也导致了企业负债率一路飙升。
有市场对此表示质疑,但是车建新却回应:
“我们并不是急于扩张,而是太晚了!当初听从专家建议,专注于家居行业。现在看来,如果我们早些时候进入房地产市场,我们早就突破千亿了。”
只不过,疯狂举债,总归会出事,房地产高速发展了那么多年多,泡沫也总会被戳破。
房地产频频暴雷,破产的破产,跑路的跑路,负债的负债,红星美凯龙也遵循了这种趋势。
红星美凯龙港股财报数据显示,2012年红星美凯龙的总资产才610.59亿,到2021年已经扩张到了1351.88亿,同期红星美凯龙的负债也从278.75亿飙升到2021年年末的776.56亿元。
其实,早在2020年的时候,红星美凯龙刚上市两年的时间,就出现了流动性吃紧的情况,为此,当时红星美凯龙还首次增发拟募资40亿,其中11亿用于还债,结果增发只募集了37.01亿。
于是,意识到危机的车建新,2021年开始“断臂求生”了。
他先是将红星企发70%的股权作价40亿卖给有央企背景的远洋集团及远洋资本,同时又发行了一笔规模达30亿的公司债。之后又以25亿价款将所持的7家物流公司100%股权卖给了天津远川投资。
瘦身卖资产、发行债券,很显然车建新非常缺钱,他在筹集巨额资金。
尽管暂时回了一点血,但依然是杯水车薪,手头里已经没有多少优质资产的车建新,只能无奈把控制权摆在货架上。
2023年6月,车建新将自己在红星美凯龙的控制权拱手让人,把自己三十多年来的奋斗结果,交给了更有能力的买家。
车建新忍痛将持有的公司10.43亿A股股份过户至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将持有的公司2.61亿A股股份过户至联发集团。
这也意味着,红星美凯龙的控股股东从车建新变更为建发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建发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厦门国资委。
尽管甩掉了红星美凯龙这个包袱,但是车建新自己的债务危机仍然没有解决。
根据红星控股的2023年度审计报告,红星控股2023年度发生净亏损271.85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红星控股负债合计325.25亿元。而其账上的不受限货币资金仅剩下1.1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被执行20亿,家具大王跌落神坛
在卖掉了自己多年的心血后,从去年12月,红星控股还多次遭遇股权冻结,冻结数额达4800万元。
因此,车建新想通过减持套现的方式进行还债的计划也被终止,自2024年以来,红星控股已新增五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近20亿元。
负债一点没有变少,反而欠的更多。从此前的16亿上升到了如今的20亿元。
如今在2024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也找不到车建新的名字了。不仅财富大缩水,现在连被称为“富豪”的资格都没有了。
2023年还能看到,2024年直接找不到
曾经的常州首富沦落到今天的地步,还是有些唏嘘的。
这其中固然有大环境的影响,毕竟房地产火热的时候,谁都能大口吃肉。
然而伴随着口罩事件的震荡,房地产行业不仅持续低迷,也同时拖累了家居行业。
但是,车建新本人不专注主业,也是为之后他的困境埋下了祸根。
车建新个人的债务可以发现实际上都是来自红星控股公司的,车建新就是通过这个公司建立起来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就像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板一样,都会有这么一个“后花园”作为投资来用,账面上看着公司运作得很顺利,实则频繁进行股权质押来获得流动资金。
公开信息显示,车建新通过红星控股投资了超过60家公司,涉及多个行业。据悉,车建新投资的60多家公司如今已有10多家注销。
一家以家具发家的企业,却没有想着专注主业,提高消费者的体验,而是不断涉足毫无关联的领域,只想着做大市值,却没有想到在本业上站稳脚跟。
在主业发展遇到困哪的时候,副业也没有捞到多少利益,最后的结果就是亏多赚少,让债务越累越多。
毕竟,很多人都把时代红利当做了自己的能力,不断涉足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结果就是砸了自己的脚。
该何去何从?
不止是车建新本人,红星美凯龙如今的处境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据红星美凯龙2023年年报数据,2023年红星美凯龙无新开自营商场,关闭5家商场。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8.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16亿元,同比下降了496.78%。
被国企建发股份收购之后,红星美凯龙没有更好,和业绩一直摆烂的还有线下门店的暴雷。
不少地方的红星美凯龙已经处于被拍卖或强制执行的状态,旗下的多只债券也早已停牌。
为了摆脱困境,红星美凯龙还入局了汽车、金融等行业。只不过根据最新的年报来看,这些试水的项目还没有掀起来什么阵仗,是否能盈利也还要打个问号。
车建新曾在自己的书里写到祖父因病去世后,全家抱在一起哭,觉得天都塌了。
不知道这一刻,车建新是否还会有天塌了的感受?
这位曾身价400亿的富豪,能否走出困境,迎来新生?而他白手起家的心血“红星美凯龙”,在易主后,能否走向新的时代?
这一切答案都仍未知,还要等待时间验证。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