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1亿年左右的白垩纪中期,恐龙是我们这颗蔚蓝星球上的统治者。地处中国东南的浙江省,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蕴藏了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今天(7月10日)上午,扬州博物馆联合浙江自然博物院举办“龙行浙里——浙江出土恐龙化石特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90件套恐龙蛋化石、恐龙骨架复原模型和标本翻制模型等展品。浙江白垩纪时代的恐龙主要分为蜥脚类、兽脚类和鸟臀类等种类。这两头丽水浙江龙和缙云甲龙同属鸟臀类甲龙,它们四足行走,吃植物维生,这种恐龙虽然身体低矮,但长度超过4米,宽度可达1.5米。
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馆员郑文杰介绍,丽水浙江龙和缙云甲龙的身体背部和两侧都覆盖了厚厚的甲片,而后者的尾部则多了一个长达1.4米的尾锤,是那个弱肉强食年代的防身“杀手锏”,遇到危险时,它们会甩动巨大的尾锤进行有效防御。
近年来,浙江还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出土于浙江天台的西峡巨型长形蛋长度超过45厘米,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恐龙蛋之一。而这窝立在地面的棱柱蛋,主人是小型兽角类恐龙——伤齿龙,这种恐龙翅膀上长有羽毛,和现代的鸟类一样孵化鸟蛋,被专家公认为是鸟类的始祖。
恐龙化石特展也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打卡。“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恐龙骨架,感觉很震撼。没想到连恐龙的足迹也可以做成化石,甚至还有粪便化石,真是太奇妙了。”和父母来扬州旅游的辽宁营口小学生姜依诺兴奋地表示,来扬州博物馆邂逅“恐龙世界”,真是大开眼界,回家后自己一定好好学习自然知识。据了解,本次展览位于扬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展期从今天开始一直延续到9月10日。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
编辑:陈星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