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排工期、优化工序
恢复重建“先行官”
连点成线、改造提升
建设一方“畅通路”
2024年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昌平公路分局工程管理科以“实干争先年”活动为契机,以群众获得感为检验标准,以攻坚姿态跑出项目建设“昌平速度”,攻克交叉施工多、作业时间短等客观困难,第一季度提前实现全区6项普通公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主体完工通车。同时推进京藏高速北辅路改扩建、自行车专用路东拓等重点工程,持续提升慢行系统品质,服务群众多元化出行需求,获评昌平区2024年5月份“通办榜样”。
去年,全区26条公路因强降雨不同程度受损,16条公路发生交通阻断。面临恢复重建交叉施工多、作业时间短的挑战,昌平公路分局工程管理科除了依靠市政专班机制形成内部合力外,还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与水务局、电力公司等相关单位提前对接,互相配合创造施工作业面,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在施工过程中,科内人员轮流驻守现场一线指挥,及时调配充足人员物资和机械设备,施工作业24小时不间断多点位展开推进。
自今年2月起抢抓春季黄金施工期,通过倒排工期、优化工序,第一季度即实现6条灾后恢复重建道路主体建成通车,较计划提前两个月。2024年5月,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整体完工,过水点位新增涵洞10座、临河路段修建混凝土挡墙1789米、弯道处护栏等级提升31处,昌平公路分局工程管理科将提高韧性水平和“平急两用”能力融入工程建设中,为保障周边群众日常出行、加快区域整体灾后重建、再现美丽山水资源优势、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增添强大助力。
作为一支业务精、结构优、战斗力强的工程建设队伍,今年,昌平公路分局工程管理科聚焦区域“主动脉”,完成京藏高速北辅路(南辛路至西关环岛段)改扩建工程,将路宽由原有的12米拓展至21.5米,沿线设有3条机动车道、1条非机动车道、1条人行步道,均拥有由绿化带分隔开的相对独立通行环境,道路承载能力、交通安全系数和慢行系统完善度得到显著提升。
在施工过程中,结合12345市民热线反馈的周边居民诉求,同步实施了西关环岛至蜡像宫天桥慢行系统改造工程,新建一条长384米、宽2.5米的西向东非机动车道,并设置砼护栏与机动车道分隔独立,打通非机动车出行“断点”,缩短绕行距离1.5公里。今年以来,邓庄涵洞掉头处加装红绿灯、改造拓宽旧县跨线桥梯道等点位优化,也成为昌平公路分局工程管理科践行“以人为本”交通发展理念的缩影,在工程推进中解决群众出行的断点、痛点、难点,将为民服务理念融入建设环节优化。
昌平公路分局工程管理科以加强非机动车、步行系统建设作为优化交通出行结构新的着力点,逐步构建“成网好用”的慢行交通系统,力争达到“线贯通、点覆盖、增体验”的绿色出行效果。促进昌平区与中心城区、昌平新城与周边区域的有机融合,为实现老城蝶变、推动“四区”建设、服务首都发展提供交通力量。
记者:王凯琳
微信公众号:beijingshichangping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