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青海省委高官子嗣凶暴杀人,审判过程却屡遭减刑,邓公大怒:“严惩不贷!”
1979年,青海省委家属大院之内,突发一场杀人血案。25岁的省委高官之子,无情残杀了一位年仅17岁的男孩。
被捕之后,原定死刑的高官之子不断减刑,很快逃离死亡威胁。而受害者家属散尽家财。四处上访,却在6年时间内屡屡碰壁。
新华社记者数次内参中央,最终引得邓公大怒,要求严惩不贷!
杀人案件的真相究竟如何?最终事件又走向何种结局呢?
点个关注,一起走进青海杨小民案件。
嚣张杀人
1979年,青海省委高官子嗣凶暴杀人,审判过程却屡遭减刑,邓公大怒:“严惩不贷!”
杨小民,彼时20出头,正担任着青海铝制品工厂的工人。虽然看起来他与旁人无异,但其父亲乃是时任青海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的杨国英,家世十分显赫。
而此案之中的另一主角王强,彼时仅有17岁,还是个待业人员,同住在省委家属院中。
虽然,杨小民与王强同住一院,却性格迥异。
杨小民自恃家世显赫,行事嚣张跋扈;而王强则为人谦和,与世无争。然而,命运却偏偏让这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产生了交集。
1979年2月26日清早,杨小民起床外出去挑水,却不料与王强在门口发生了冲撞。
原来,同住一院的王强,也在同一时间外出倒水。在其倒水之时,一着不慎将水溅到了杨小民的裤子上。
原本这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从小娇生惯养的杨小民却因此大发雷霆,对王强恶语相向。
王强虽然心中不满,但想到大家都是邻居,且平日里杨小民便嚣张跋扈惯了,便忍气吞声地离开了。
不成想,他的软弱退让,反而让杨小民凶性大发,杨并未打算就此罢休。
在王强离开之后,他当即选择回到家中。在四处搜寻后,他找出墨镜、口罩、卫生帽等物品,将其全部戴上。
此外,他还将自己平日里珍藏的一柄5尺长的藏刀拿出,随即推门而去。显然这一次,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决定要给王强一个惨痛的教训。
在离开家后,他直冲王强卧室而去,根本没有丝毫犹豫。彼时,王强正在卧室中休息,毫无防备。
杨小民突然便夺门闯入,手持藏刀朝他猛戳数刀。王强惊恐万分,一面求饶呼救,一面奋力挣扎夺门而逃。但杨小民却紧追不舍,继续猛刺,直到邻居赶来敲门才被迫停手。
案发之后不久,王强便在一众邻居们的帮助下,被送往医院抢救。但可惜的是,他因为躲避不及时,腰、背、胸等区域遭受多次刺伤。最终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杨小民在事发后不久,也顺利被警方依法逮捕。可他在被捕后,态度却是十分嚣张,声称自己不怕法律制裁。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父亲乃是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是主管青海一省保卫工作的重要领导,有办法摆平一切。
但显然,如此恶劣的杀人案件,处理起来根本没有杨小民想的那么简单。
很快西宁中区人民法院,便就此事展开审理。在法院的审理之下,相关人员一致认定杨小民犯有故意杀人罪,且手段极其残忍、情节极度恶劣,必须被判处死刑。
西宁中区区委、西宁市法院,最终也同意了案件的判罚。
眼看着该那件便要尘埃落定,将犯罪凶手惩处之际,一切却突然发生变故。
1979年10月,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此案上报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
不成想,在此后不久省高院却推翻了此前的结论,改判杨小民死缓。省委领导层,在得知该情况后,更是全体表示支持。
就这样,杨小民顺利逃过一劫,从死亡边缘逃过一劫。
这样的判罚结果,显然不可能得到被害人家属的认可。他们认定这样的结果,与杨小民的父亲存在直接关联。司法系统判罚十分不公,乃是用权力来直接干涉、甚至压制法律的正常运行,包庇杀人凶犯。
于是,他们四处告状,变卖家具筹集资金,在街头演讲、控诉杨小民的罪行。他们的行为引起了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同情,但也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
是非曲直
1979年,青海省委高官子嗣凶暴杀人,审判过程却屡遭减刑,邓公大怒:“严惩不贷!”
青海省委组织对此次案件的无视,让全省人民为之震动不已。谁也无法接受“官员子嗣蓄意谋杀”这样的罪行,最终竟无法宣判死刑。
尤其是在受害者家属,将此事彻底闹大,让数万青海民众得知此事后,省委依旧我行我素,实在令人失望。
作为民众的喉舌,相关媒体机构第一时间便关注了到了此次事件,并开始进行调查报道。
新华社驻青海记者站的成员,在道德和责任的共同推动下,开始积极调查案件细节。
为了保密,他们平日里绝口不提所作所为的目的。即使前往各处调查,他们也都是临时告知司机,不多牵扯其他。
作为一方父母官,青海省委本应对省内事务关切异常。这样的大案,怎么说也该主动了结冤情。
但他们不仅擅自更改了对杨小民的判决,让他逃过死亡的威胁。在受害者家属公开申诉之时,他们也是充耳不闻。
最令人感到寒心的是,这实际上并不仅仅是省委几位领导的做派。青海省内绝大多数的领导干部,在遭遇此事后也都持有着类似的态度。
如此明显有着错漏的案件,不仅没有很快被推倒重审,反而还在嫌疑人父亲杨国英的推动下逐渐得到“解决”。
杨小民从死刑改判死缓,入狱后两年又以各种理由改判为无期徒刑。在监狱中,杨小民甚至开始接受医疗培训。在一年的训练后,他更是成为了狱中的“医生”,担任牢房的医药看管。
从实际情况而言,他仍旧享受着一定程度的自由,拥有着一般犯人无法获得权利。
在这几年里,青海省遵照中央严打指示,对过去重大刑事案件进行“再回头”审查。最终,省委批示处死了十余位案犯,却唯独漏掉了杨小民。
要说犯罪的行为恶劣程度,杨小民远胜过这十余人。但他却凭借其父亲的身份,顺利逃脱惩罚。
而被害人的家属,在这几年时间里散尽家财,只为四处上诉。他们光是前往省委鸣冤便有十余次之多,上访北京都有7次,其余行动更是数不胜数。
可自案发之后,青海省历任多位省委书记和领导主官。这些人,却没有一位愿意去帮助不断鸣冤的王家人,全部选择视而不见。
参与重新审理杨小民案件的法官,全部升职,在仕途上再进一步。而作为案犯的父亲,杨国英更是从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升任为省委副秘书长兼任省委办公厅主任。
按理说,其子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他的仕途也应该就此止步才对。更遑论,他在案发后为防止被害人家属报复,违规获取了一支手枪,明显违背了组织纪律。
可就是这样一位干部,却在案发之后数年时间,屡屡遭到省委推荐,职位不断晋升。
显然,彼时的青海省绝大部分干部,乃是沆瀣一气,共存于一张关系网上的无良、无德之人。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案件发生后,新华社记者曾经多次报道此事。但最终这些文章,在送审中央之时都被打回,要求不能公开报道。
但新华社记者们锲而不舍的精神,显然也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
1984年,以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元老习仲勋、薄一波等人为代表的领导人纷纷批示,要求一定要严查此案,改判杨小民死刑。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中央很快派出以原中组部副部长乔明甫为首的10余位同志,组建出“中央调查组”,详细查办此案。
中央调查组的到来,会为案件带来怎样的改变?最终此案件又将如何收场呢?
认罪伏法
1979年,青海省委高官子嗣凶暴杀人,审判过程却屡遭减刑,邓公大怒:“严惩不贷!”
1985年1月,在乔明甫同志的带领之下,“中央调查组”顺利进驻青海。但刚到青海,作为领军人物,已经年老体弱的乔明甫便在高寒环境下出现严重不适。
可他并没有就此罢工,反而一边在医院接受治疗,一边指导调查工作。甚至他在医院“挂水”之时,还同新华社的记者们了解多年来的调查情况。
在一个多月的走访调查、问询谈话之后,中央调查组已经基本掌握了此案的相关情况。最终,调查组结合新华社记者几年来的探访过程,完成了一篇足有8500余字的调查报告。
报告中不仅详细罗列了案件过程,还将这几年来受害人家庭遭遇和涉案官员的境况阐述的一清二楚。
5月,这份报告被呈递中央讨论。6 月13日,中央书记处亲自讨论认定:“此案必须要实事求是严肃处理!”
10日后,中央办公厅转发下达了要求处死杨小民的意见。
1985年7月,在中央工作组的监督之下,经历调整后的青海省委在西宁火车站对杨小民执行死刑。
行刑当日,超过万余西宁市民走上街头,敲锣打鼓为杨小民这位凶犯的送行。不少西宁市民更是直接欢呼:杨小民这个如今的“高衙内”终于伏法了!
这件耽搁数年时间的大案,这才最终得到解决。
此次案件之重大,惊动中央、震动全国。1986年,邓公更是特意就此案,在政治局常委会上做出了相关总结指示。
在邓公看来高级干部在对待子女违法犯罪的问题上,一定要坚决、明确。青海的案子解决了,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只有查处这样的案子,才会产生震动。
实际上,青海案件之所以会如此难办,几任省委书记拖了几年都没有办好。这并非因为历任领导缺乏能力或智慧,而是案件背后隐藏着一张错综复杂的党政关系网。
而这张关系网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青海解放初期,我党我军因为在当地没有相关发展历史,因此存在严重的干部匮乏现象。
为了解决中下层干部缺乏的问题,组织最终将一批来自四川的高中学历女青年被招聘到了这片土地。
她们年轻、漂亮且有文化,是中下层干部的首选。但同时,她们也很快就成为了当时掌权的陕北干部的新宠。
这些干部中,许多人甚至为了她们而与原配离婚,成为了四川的女婿。因此,青海的许多领导干部家庭都形成了“四川婆姨陕北汉”的独特格局。
因为这个缘故,青海地区的领导干部们,无论是从哪方面来看,相互之间都是沾亲带故。在短时间内,便形成了一张以情感为纽带的关系大网。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张关系网逐渐发展壮大,不仅涉及党政干部,还渗透到了法官、检察官等司法领域。
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共同的利益关系,又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乡音。这使得这张网在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方面表现出惊人的速度和效率。
平日里,他们依托着这张大网共享政治和生活资源,一同“升官发财”。一旦遇到任何难题,他们便沆瀣一气,保护自身的利益。
在张小民案件的调查过程中,许多涉案人员都与这张关系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利用这张网进行策划密谋、通风报信、压制正确意见甚至暗中串通作弊。但最终,在民众和中央的一同努力之下,还是揭开这张网、还原了案件真相,还青海一个清朗的政治生态。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