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二所:在社区建起“家庭教育指导站”
近年来,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二所)积极主动与清镇市委政法委、市妇联等部门沟通对接“家庭教育指导站”相关事宜,积极协调清镇市辖区相关学校和社会志愿者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充分利用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优势资源,协同社会各方,共同推动社会基层治理的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平台。
驻站民警加心理咨询师,就是省二所“家庭教育指导站”的最佳工作搭档,心理辅导疏导,家事纠纷化解,就是省二所“家庭教育指导站”为群众把握正确人生航向,重新扬起生活风帆的有力法宝。6月23日,笔者在省二所“家庭教育指导站”见证了工作人员的耐心与艰辛。
“家庭教育指导站”挂牌
构建亲子关系 呵护心灵健康成长
2022年7月,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与青龙山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了青龙山街道“专地融合”工作站,同时挂牌贵州司法行政系统首家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
“我侄儿要自杀,被救回来了,但娃娃情绪特别不稳定,不晓得咋办,现在请民警帮助。”这是“家庭教育指导站”心理咨询师接到居民骆某某的求助电话。当事人骆某13岁,其在3岁时父母离异,与其父一起生活,父亲因工作原因很少在家。骆某8岁时父亲再婚,搬出随爷爷居住。
此次骆某产生轻生举动,是因他13岁生日前,其父答应和他一起过生日。父子俩很少见面,骆某满心期待,当天下午4点就开始准备父亲爱吃的菜。然而直到晚上11点他父亲都没出现,给父亲打电话联系不上,与继母联系又遭拒绝。骆某黯然神伤,想到最亲的爷爷也离世,内心孤单的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他看着爷爷的照片,内心处于绝望边缘,便爬上楼顶,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
经分析评估,心理咨询师立即启动“1+N”工作模型对骆某开展帮扶。首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引导他寻找其生命故事的积极面,引领其从第三视角去“了解自己,看见自己”。同时对其家庭成员开展访谈,劝说其生母暂时回到孩子身边,做好24小时陪伴;与其父沟通,唤醒其做父亲职责;指导骆某的姑姑做好家庭协调;指导其继母如何与骆某友好相处。
经过四次治疗,骆某脸上有了笑容。“1+N”工作模型启动一年后,骆某融入父亲的新家庭,与母亲保持每周电话联系,假期还到母亲的新家住上一段时间,骆某已走出心理阴霾。
“在‘专地融合’工作中,我们重点关注‘两社’人员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我们在长期工作中发现,有孩子的家庭对心理健康干预需求极大,因此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站’。完成主责主业同时,深入群众为他们带来更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省二所民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激说。
指导站现为“2+1”工作结构,即两位驻站民警加一位心理咨询师。省二所现有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16位,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合理统筹,对青少年群体进行一对一、一对多辅导。截至目前,已为未成年人解决心理困惑近20人次,“个案定制解决+群体辅助”为未成年人撑起心理保护“阳光伞”。
实施多元指导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今年6月初,“家庭教育指导站”接到办事处工作人员反映,家住青龙山街道的李某,因情感问题产生轻生念头,急需心理辅导。
李某30岁左右,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今年2月底,李某因感情被骗,并有财产损失,一向积极生活的她一时无措,没有了生活的动力。她消极的情绪严重影响了两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大女儿,在学校里变得沉默寡言。
“家庭教育指导站”心理咨询师先对其极端情绪做临时处理,然后教会李某回家自行处理极端情绪的方法,随后又为其两个孩子做心理辅导。李某极端情绪得到缓解后,心理咨询师结合情绪舒缓法,助李某打开心结,如今李某已逐步恢复健康生活状态。
“这种比较极端的情绪自陷案例,我们目前已处理6起17人次。这种心理变化的成因不易被发现,除了当事人主动寻求帮助,更多的是需要细心摸排。省二所与街道办事处通过举办社区活动、传统文化教育等方式加大摸排,掌握辖区群众心理健康状态,以便更好地帮助群众及时抒发情绪,解决亲子问题、生活工作问题、情感问题等,将问题解决在源头。”省二所副所长李孟洋说。
近年来,省二所完善优化“家庭支持”“亲子关系”“我爱我家”三大系统,制定修复“两社”人员家庭工作体系,切实帮助他们重塑亲情观和家庭观,全面修复家庭关系;针对青少年成长期特点和家教错位等问题,全面培养父母与孩子间亲密关系,改善家庭氛围;以家和万事兴为主线,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会、社区共读一本书文化沙龙、最美家庭幸福分享会等形式,构建家庭人员和睦互助的家风。截至目前,共进行家庭教育宣传7场,直接受益近千人,开展家庭团体辅导6场,直接受益200余人。
善用空中课堂 拓宽信息传播渠道
清镇三中向指导站定制了主题为“化解孩子情绪管理”的空中课堂;红枫六小定制主题为“关爱学生,从心开始”的教师专题培训……近年来,“家庭教育指导站”大力发展线上“空中课堂”,除建立“两社”人员爱心陪伴线上内容外,还通过与辖区学校开展有效定制讲课服务,根据在校师生实际需求,及时解决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建设“空中课堂”,省二所积极发动社会各方资源,聚集具有禁毒戒毒、法律服务、医疗服务、新闻宣传、特殊教育、心理咨询、社会服务等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充实指导站,聘请20余名家庭教育专业人士夯实师资力量。同时,还向社会广泛征召志愿者,仅清镇职教城就有在校学生千余人作为“专地”储备力量,在禁毒宣传、心理辅导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指导站”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等传播形式,已将授课内容分点分节制作,成功覆盖辖区全体群众。下一步,省二所将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不断强化心理辅导工作的人才保障和培训工作;充分总结经验,不断拓宽思路、扩展区域,切实为戒毒工作开辟新的工作路径,担当更多社会责任。
省戒毒康复医院:打造戒毒人员服务管理新模式
开展中医九维通经调脏疗法的专题培训,充分发挥中医药诊疗的优势和作用,促进中医康复理疗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开展危急重症患者转运实战化演练,持续推进岗位大练兵成果转化,提升危急症病人转运的能力;
召开医疗业务及临床实操培训工作动员部署会,规范执业行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作为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唯一的综合医疗机构和集中收治特殊病戒毒人员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近年来,省强制戒毒康复医院围绕主责主业,不断探索戒毒医疗新路径,创新病残吸毒人员教育戒治新模式,实现了收得下、治得好、管得住目标任务,维护了场所持续安全稳定,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质量能力提升和专业化队伍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场所搬迁,升级建成二级综合医院。
探索戒治实践新模式
5月17日,省强制戒毒康复医院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两名专家到住院部对顽固性高血压和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的两例疑难病例开展教学查房及院际会诊。
这是该院持续开展临床医疗实战,深化建设与社会医院沟通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服务的一个缩影。
省强制戒毒康复医院通过加强医疗基础建设、建立协作机制、提升医疗保障能力、院校合作成果运用转化等方式,创新建立“医联体”“医共体”,在贵航三〇三医院、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设置专用病房。
积极引入社会医疗资源,构建专科联盟。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开展危急重症疾病诊疗,先后在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金阳医院等社会医院开通“绿色通道”。
在规范及时有效开展疾病诊疗的基础上,持续深化与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协作,开展中医药(民族医药)戒治、HIV戒毒人员心理矫治路径探索等重点课题研究,推进药物戒治合作,实现病残吸毒人员应收尽收,维护场所持续稳定,助推戒毒医疗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
实现戒治效能新提升
开展“知行讲堂”暨“讲政治强业务铸忠诚”典型案例(事例)剖析集中讲评活动。10名讲述者立足自身工作实际进行讲述,鲜活生动的分享了在戒毒医疗各项工作中的学习、思考、探索和履职情况,营造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浓厚氛围;成功开展升级建成二级医院以来的第一例增强CT,为一位原发性肝癌患者提供了精准的影像诊断,为疾病的良恶性鉴别及疾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近年来,省强制戒毒康复医院以满足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工作需要,推进戒毒医疗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抓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抓队伍管理为突破口、以抓业务能力提升为关键环节,强化源头治理。
初步形成了医疗人才队伍梯次结构,队伍专业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现有64名医疗技术人员中,其中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17人。同时,动态调配机关与基层警力,形成“小机关大基层”工作格局,并积极鼓励民警专业技术学习提升,形成比、学、赶、超工作氛围,既满足了戒毒医疗工作发展需要,又激发了民警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为病残吸毒人员应收尽收,维护持续安全稳定提供人力保障。
搭建科室设置合理、功能齐备的二级综合医院架构,病残吸毒人员疾病甄别、诊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可开展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等诊疗及抢救诊治,对腹部疾病和四肢骨折可开展手术治疗,对体内异物病患可开展探测取出术,对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可开展心肌酶和头颅CT检测,为疾病诊断和外送抢救做好前期支撑。值得一提的是,自成功升级二级医院投入使用至今,该院已开展近数千例CT平扫检查,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以及病变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水平,最大程度上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宽广而确切的诊治信息。
展现戒治成果新作为
3月15日,省强制戒毒康复医院邀请省戒毒局心理矫治实验室老师,为戒毒人员开设“手碟音声疗愈”特殊课程,帮助戒毒人员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通过开展此类丰富多样的教育矫治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戒治质量、巩固戒治成果,帮助戒毒人员坚定戒治信心,明确戒治目标,为其回归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省强制戒毒康复医院通过“四强化”抓牢抓实医院建设,不断巩固提升戒治成果,充分发挥戒毒医疗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作用。
强化基础设施保障,投入资金200余万元,解决新院区给排水、供电等项目建设问题,为病残吸毒人员集中收戒收治做好充分保障。
强化科技力量保障,以实战化应用为导向,立足戒毒医疗高质量发展需求,升级搭建智能高效和“实用、有用、管用”的医疗信息HIS系统,利用全数据链条化业务数据库,编写完善病残戒毒人员“疾病谱”,为做好吸毒人员疾病诊疗提供保障。
强化禁毒戒毒宣传保障,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利用先锋笃行禁毒戒毒宣传队,通过出所人员回访等形式,开展禁毒教育、疾病防治宣传,传递健康优先、绿色无毒的良好生活理念,传播禁毒戒毒“好声音”。
强化安全服务保障,在扫黑除恶、禁毒“大扫除”等工作中,持续全方位、常态化开展信息排查收集,发挥戒毒场所信息资源库作用,为建设平安贵州、健康贵州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贵州法治报
局新闻中心转载
2024年第841期(总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