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SNEC热闹非凡,有喜也有忧。过去一年,光伏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礼,行业出现了‘量增价跌’的现象”,“时隔一年再见面,光伏产业变化两重天。行业遭遇史上最强内卷,供需严重错配,产业步入冰河期”。
6月11日,在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下称SNEC光伏展)前夕的全球光伏大会上,多名行业领袖发出了上述感慨,业内聚焦于全球化面临新挑战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话题。与此同时,光伏行业严峻的内卷状况依旧是讨论的热点话题,业内对于光伏行业还需要多久才能走出这轮周期底部并没有明确预期。
不过,这并未影响业内的参展热情,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本届SNEC光伏展移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展览面积超38万平方米,全球超3600家企业将参展,预计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展出内容则包括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光伏电池、光伏应用产品和组件等。
无序竞争亟待破局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围追堵截”,在上述大会上,一位行业专家的描述或许是当下光伏产业的生动写照。作为“新三样”和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光伏产业亟需一场浴火重生。
据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介绍,目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基本上跌破现金成本,全产业链集体承压。“光伏产业本轮震荡周期内,整体产能扩大了约3倍,但利润率下降了70%左右。欧美贸易壁垒导致外需收缩、出口下滑,加剧全球光伏供需失衡。”
在朱共山看来,光伏上演超级内卷的外因是供给侧同质化竞争、资本盲从、跨界挤压、地方政府招商以及代建驱动、需求端唯低价中标等因素叠加,将产业带入“局部最优”而非“全局胜利”的陷阱。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也提到了“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资,资本市场过度逐利,推波助澜,地方政府过度招商、一哄而上,金融机构无序投放、遍地开花”等乱象。
地方政府盲目的招商引资被视为引发这轮内卷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在接下来行业破局中,政府部门仍有机会发挥关键作用。“光伏行业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各方要下定决心,破除行业无序竞争的乱象。”
高纪凡建议,中央政府要统筹规划,地方政府不能一哄而上,要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避免招商以后留下一堆“烂摊子”,给当地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同时,要进一步压实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才能形成健康有序的营商环境,促进地方经济、保障金融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生态环境部等14个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对此,朱共山表示,希望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实施力度,引导光伏应用端招标采购主体,彻底改变最低价中标模式,以低碳论英雄,对“低碳优等生”正向激励。特别是,对于引领全球的重大科技迭代技术、碳减排指标全球优势突出,在全球脱碳技术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绿色低碳科技产品,给予保护性、扶持性支持。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记者注意到,在提到如何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时,多名企业负责人均提到了技术创新的作用。例如,朱共山就认为,当前内卷加剧与行业触碰固有技术的天花板致使准入门槛不够等不无关系。“科技上限决定产业上限,行业现有技术溢价和发电增益边际减小,局部技术改善不足以抵抗供应链失衡的趋势变化,才是产业链被迫内卷的关键。”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过去三四年,光伏行业并不缺乏技术创新,从改良西门子法块状硅到颗粒硅,从小尺寸硅片到大硅片、超薄硅片,从PERC电池到以TOPCon、HJT、xBC等为代表的N型电池技术,技术创新比比皆是。
那又是什么造成了技术创新的边际效应快速递减?高纪凡提到的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大行其道,跨界跨行的企业和原有公司的高管出去创业。“随意侵犯其他公司的知识产权能够成功的话,哪一个企业有动力投资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投入从事技术创新和研发?如果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不能得到严惩,就不可能走出‘以创新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此,高纪凡建议,应全力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高纪凡也分享了天合光能目前的一些做法,即将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核心专利授权给第三方企业,这些企业在专利授权下与天合进行产能合作,“这样既能构建创新资产保护和产业协作的新格局,也能逐渐打破各自为战、过渡投资的状态。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吁也得到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的响应。一方面,钟宝申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即光伏行业核心是创新驱动,无论是过去的硅料冷氢化技术还是金刚线切割技术,都促进了行业规模不断壮大、成本不断降低,而成本降低的最核心的还是技术驱动。
另一方面,他也指出,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有所缺失,导致先进技术扩散太快,行业信奉拿来主义。“有些创新企业引领了技术进步方向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有些企业创造了不错的技术,但在经营上遇到种种问题,被更多的企业取代,因此,行业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应对全球化布局新挑战
今年SNEC光伏展前夕,国内光伏企业遭遇的最新变故是设在东南亚的工厂面临停产危机。而在这之前,东南亚工厂主要承担向美国市场出口光伏产品的角色,由于美国方面的政策限制,这些工厂的产品现阶段已经很难再向美国出口。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大会上,多位业内人士提到了对下一阶段出海的思考。例如,朱共山提到,去年全球光伏吉瓦级市场国家达到32个,今明两年将沿着“一带一路”拓展到50多个。“欧美、印度等国愈发重视本国的产业链自主性与可控性,不断挥起的‘关税大棒’,倒逼中国光伏从取道东南亚的‘曲线出海’向全面出海转变,从单一的技术、产品出海,向包括设备、原材料等在内的产业链抱团出海转变。”
朱共山预计,三到五年内中国光伏行业将完成第一阶段的全产业链出海,面向美国、欧洲、东南亚、印度、中东、北非、南美等全球重点区域,汲取第一阶段的出海经验教训,合理利用WTO规则,建立全球化运营新优势。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石永红指出,欧美国家连续对以光伏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发难,印度等国也在全球竞争中试图替代中国的市场份额,这是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新的格局,一项数字很能体现这一变化,2024年1-4月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量23.09亿个,同比增长22.5%;但同期太阳能电池出口金额119.2亿美元,同比下降31.9%。
石永红认为,光伏行业基本面五年面临一次调整,这次调整可能引发新的大洗牌,有些企业被兼并重组。不过,在知识产权、创新方面具备优势的企业能够更快地适应欧美市场对于足迹等新的要求,并在全球合理布局。他也强调了走出去要进一步主动谋划的重要性,“东南亚产能过于集中,受到美国调查的影响很大,证明这种模式不可行,企业应思考下一步全球化要采用何种模式,与此同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事实上,在东南亚市场出现变故后,已经有多家企业公开发声,重申全球化布局的策略。例如,天合光能表示,公司前瞻性地布局了美国的组件产能和印尼的电池组件产能,均处于在建状态,其中,印尼工厂预计2024年三季度投产,且该项目的合资方是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并表态将以更广、更深的全球化布局和本土化运营来提高海外市场竞争力、应对国际贸易风险。
此外,不少中国光伏企业将目标瞄准中东市场。去年以来,包括协鑫科技、TCL中环、天合光能等企业纷纷宣布中东投资计划,规划产能涉及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和辅材等。
责编:彭勃
校对:王锦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