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我曾一度盲目地将观看吃播视频的行为归类为“人类史上最无聊行为”之一。按照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到底是怎样一群无聊的人在为吃播贡献着流量?
直到有一天,我自己点开了一个吃播视频,然后从头到尾看完了它……好吧,原来我也是这么无聊的人。从那之后,我时常会“有意无意”地点开一些吃播视频看上一会,不得不为之前的自大狂妄而感到抱歉。
“吃播”一词源于韩语词汇“먹방”,是由“먹는(吃)”和 “방송(广播)”两个韩语单词组合而成的。吃播于2014年兴起于韩国,已经存在了大约十年的时间。目前,在YouTube上,也有不少主播靠吃播积累了数十亿浏览量,获得了数百万订阅,而且许多吃播视频的点击量都超过了 1 亿次。
所以,看别人吃东西到底有什么魅力,以至于有这么多人喜欢观看吃播呢?像吃东西这样一件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之所以在拍摄成视频后能够吸引如此之多的观众,其背后存在一个心理学原因。
如果你曾经看过这种视频,你可能会发现吃播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吃的食物数量惊人。大多数的吃播视频中,吃播们可能一下子吃掉普通人一天甚至几天都吃不完的食物。当然,就像观众在视频下方评论的那样,视频可以剪辑,吃播们大多数不是真的把眼前那一堆食物全都吃下去了。
在一部文献中,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吃播视频受众庞大的潜在因素。最终他们找到了一大堆原因,从提供娱乐到逃避现实生活,甚至涉及到帮助弥补社会需求这样严肃的原因。
从娱乐方面来讲,吃播视频确实有一定的趣味性。他们一边吃东西一边分享故事、讲笑话,甚至对于一些观众来说,仅仅是吃东西时发出的声音和观看进食的画面,就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愉悦感。
像有的吃播,他们会在视频中会有意突出食物滋滋作响、咀嚼、吸食和混合等声音,这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会产生类似静电的刺痛感,这可以用内啡肽来解释。这是大脑在受到安全可靠的刺激后释放内啡肽的一种表现。内啡肽反过来会触发多巴胺和催产素的释放。
多巴胺是一种与欲望和动机相关的神经递质,它使人能够专注于生活中那些引发内啡肽释放的事情。催产素也被称为“爱情药物”或“结合激素”,它通常在关系密切的两个人之间释放。例如情侣之间,或者父母与婴儿之间。这种激素的释放会提高满足感、信任度,减少恐惧。
总有你不知道的事,有时候看吃播也能满足一个人的饥饿感。这听起来可能很不可思议,但研究表明,在视频中看到别人吃披萨或巧克力豆后,观众对吃披萨或巧克力豆的渴望会大大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替代进食。
另外,吃播视频可能有助于缓解许多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所遭受的压力。同时,它还可以帮助观众摆脱与体重相关的内疚感和压力。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娱乐的地方。对许多人来说,它提供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渴望的东西,而这可能恰恰是他们在线下生活中缺失的东西。有了社交媒体,互联网及其丰富的内容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归属感。
在心理学著作中,这被称为“补偿性互联网使用模型”。它指出,那些无法满足线下需求的个人可以利用在线媒体来弥补不足。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模型可能大家都有所耳闻,他把人类需求描述为金字塔内的层次结构。层次结构中较低的需求更为原始,必须在满足更高、更复杂的需求之前得到满足。在马斯洛的模型中,对爱和归属感的需求凸显了社会联系的重要性。
所以,上述这些观看吃播的与原因,哪一个可以引起你的共鸣呢?假如你从不看吃播,也对观看吃播的行为感到不能理解,在读完鹿角网这篇文章后,起码能够稍微理解一下这部分人群了。生活中有太多无法逃避的事情,所以只是在网络世界中短暂地逃避一下现实,也没什么不可以。
更何况看吃播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可以帮助一个人对抗孤独,给他提供归属感,创造快乐,在身体和灵魂两个方面给他带来双重的奖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