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战略预警雷达遭袭引多方焦虑

0
分享至



遇袭受损的两部“沃罗涅日-DM”雷达

本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陈 山

就在俄军罕见举行战术核武器演习的敏感时期,用于防范北约洲际导弹袭击的俄军“沃罗涅日-DM”雷达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受损。这一消息立即在俄罗斯和西方都引起了高度关注。俄罗斯和美国媒体都不无焦虑地警告称,对俄战略预警雷达的袭击“将让俄罗斯有了使用核武器的理由”。

多方确认雷达站受损

美国彭博社25日称,乌克兰情报人士透露,乌克兰近日对“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地区的一个战术军事目标”发动了无人机袭击。该消息人士透露,位于俄罗斯南部阿尔马维尔雷达站的“沃罗涅日-DM”远程战略预警雷达于23日被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发射的无人机命中。

乌克兰独立新闻社25日也报道称,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战略超视距雷达“沃罗涅日-DM”在无人机袭击后失去了功能。“位于阿尔马维尔雷达站的天线被摧毁后,俄罗斯失去了一个完整的雷达系统。”报道称,“沃罗涅日-DM”雷达于5月23日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目前俄罗斯共有10座具有不同工作频率范围的超视距“沃罗涅日”系列雷达,建立这样一个超级雷达系统可能需要2-2.5年的时间。

美国“动力”网站25日称,卫星照片显示,俄罗斯西南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阿尔马维尔雷达站“沃罗涅日-DM”雷达天线基站周围有大量碎片。随后网络上出现的从地面上拍摄的相关照片,也证实了该雷达站的两座“沃罗涅日-DM”雷达均遭到严重破坏,“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这些巨型雷达遭到多次袭击”。报道提到,这样的大型相控阵雷达通常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即使是相对有限的损坏也可能导致其长时间无法正常运行。值得注意的是,“乌军过去曾使用自杀式无人机袭击过亚速海对面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多个地点”,这也证明了俄军防空系统对于己方重要战略目标的防御存在严重漏洞。

“沃罗涅日-DM”雷达遇袭受损的消息尽管没有得到俄国防部证实,但俄罗斯《生意人报》25日引用俄国家航天集团前总裁、前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的说法称,乌克兰袭击了位于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沃罗涅日-DM”雷达,这是俄罗斯战略核力量作战指挥系统的关键要素。

“沃罗涅日-DM”雷达为何重要

《生意人报》称,这次遇袭的“沃罗涅日-DM”雷达属于超视距雷达“沃罗涅日”系列,主要用于探测太空和空中目标,包括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这一雷达站于2009-2016年开始服役。根据公开消息,它由两个巨型雷达天线组成,其中一个监测从非洲北部海岸到南欧的西南方向,另一个面向土耳其和中东。该雷达能跟踪在6000公里外的500个空中目标,并对8000公里外的太空目标进行监视。

对于乌军为何会袭击“沃罗涅日-DM”雷达,“动力”网站的分析认为,可能因为担心该雷达有能力对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近程弹道导弹的袭击提供预警。今年以来,乌克兰频繁使用“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发射ATACMS导弹对俄罗斯空军基地、防空系统和其他目标进行有效攻击。最新接收的一批ATACMS的射程也比之前交付给乌克兰的型号更远,这使得它们能够攻击更多危险目标。但据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24日报道,由于俄罗斯在战场上加大了电子干扰力度,包括“海马斯”在内的美制精确制导武器命中率大降。有分析认为,俄军可能会根据预警雷达的探测信息,及时激活ATACMS导弹飞行方向的电子干扰装置,以影响导弹接收的导航信息。

不过报道也提到,部署在阿尔马维尔雷达站的这两座巨型雷达探测区域确实覆盖了克里米亚半岛,但“沃罗涅日-DM”作为远程超视距雷达,能否在如此近的距离搜索到战术弹道导弹还是未知数,“要知道,这些雷达的主要设计目的是用于探测从更远的地方发射的中远程弹道导弹”。

后果可能很严重

“动力”网站称,无论阿尔马维尔雷达站是否与俄乌武装冲突有直接关系,或者它本来就是乌军确定的攻击目标,此次事件都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外界担心此次袭击将影响俄罗斯整体战略预警网络评估威胁的能力,并削弱俄军在相关方向判断导弹误警误报等意外情况的能力。

尤其让西方紧张的是,俄军从5月21日在与乌克兰接壤的南部军区开始战术核演习,并表示这是“针对某些西方官员对俄罗斯联邦的挑衅性言论和威胁的回应”。此次战术核演习重新引发关于俄罗斯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的讨论。法军在俄战术核武器演习开始的第二天试射了一枚空射核巡航导弹“作为加强法国核威慑的一部分”,更加剧了外界对于俄罗斯与西方发生核冲突的担忧。

在此背景下,“动力”网站警告说,乌军对阿尔马维尔雷达站的袭击很可能满足俄罗斯2020年宣布的“可能引发核报复攻击”的行动条件。根据“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政策原则”,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条件包括“敌方对俄罗斯联邦关键政府或军事场所的任何攻击,其破坏效果将影响核力量的反击行动”。而“沃罗涅日-DM”超视距雷达本身就是俄罗斯庞大战略预警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

俄罗斯方面的激烈言论也证明了西方的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俄军事政治分析局局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夫称:“如果(阿尔马维尔雷达站遇袭的)消息得到确认,这实际上是触发俄罗斯核反应的条件。我们应该立即召集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并发表一项非常重要的声明,即局势正在失控,俄罗斯可能会使用核武器。这一事件不仅威胁到我们的国家,而且威胁到全人类。”俄军事观察员弗拉德·施列普琴科认为,乌克兰对俄预警雷达的打击实际上是对包括预警系统、导弹和核弹头在内的俄罗斯核盾牌的攻击。

罗戈津评论称,美国是乌军无人机袭击行动的幕后黑手。他在社交平台上写道:“自从苏联拥有核载具以来,美国从未放弃在军事战略领域取得优势的企图。鉴于美国深度卷入了俄乌冲突,美国完全控制了基辅的军事计划,美国不可能不知道乌克兰计划打击俄罗斯的这一系统。美国必须为疯狂的乌克兰领导人过去和未来的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果不阻止敌人采取这种行动,核大国的战略安全将开始不可逆转地崩溃。”

延伸阅读

媒体:乌军对俄战略预警雷达下手 俄有了使用核武理由

就在俄军罕见举行战术核武器演习的敏感时期,用于防范北约核袭击的俄军“沃罗涅日-DM”雷达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受损。这一消息立即在俄罗斯和西方都引起了高度关注——原因很简单,根据俄罗斯的核武器使用原则,对俄战略预警雷达的袭击“将让俄罗斯有了使用核武器的理由”。



外媒报道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军“沃罗涅日-DM”雷达

其实开始的时候,乌克兰方面是把这件事当成重要战绩来汇报的。乌克兰独立新闻社25日报道称,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超视距雷达“沃罗涅日-DM”在无人机袭击后失去了作用,据说建立这样一个超级雷达系统可能需要2-2.5年的时间。

这一消息很快也得到美国媒体的集中报道。美国彭博社25日称,乌克兰情报人士透露,乌克兰近日对“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地区的一个战术军事目标”发动了无人机袭击。该消息人士透露,位于俄罗斯南部阿尔马维尔雷达站的“沃罗涅日-DM”远程战略预警雷达于23日被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发射的无人机命中。美国“动力”网站25日称,卫星照片显示,遇袭的“沃罗涅日-DM”雷达周围有大量碎片。从地面上拍摄的相关照片也证实了该雷达站的两座“沃罗涅日-DM”雷达均遭到严重破坏。





两座“沃罗涅日-DM”雷达均遭到严重破坏

遇袭的“沃罗涅日-DM”雷达属于 “沃罗涅日”系列超视距雷达,主要用于探测太空和空中目标。根据公开消息,它由两个巨型雷达天线组成,其中一个监测从非洲北部海岸到南欧的西南方向,另一个面向土耳其和中东。该雷达能跟踪在6000公里外的500个空中目标,并对8000公里外的太空目标进行监视。

简单地说,只要想想美国是如何看重部署在夏威夷和东欧的预警雷达,就能理解 “沃罗涅日-DM”雷达在俄罗斯心中的地位。

那么为什么乌克兰突然要对这些战略预警雷达动手呢?“动力”网站给出了一种解释——可能因为担心该雷达有能力对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近程弹道导弹的袭击提供预警。今年以来,乌克兰频繁使用“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发射ATACMS导弹对俄罗斯空军基地、防空系统和其他目标进行攻击。由于俄罗斯在战场上加大了电子干扰力度,包括“海马斯”在内的美制精确制导武器命中率大降。有分析认为,俄军可能会根据预警雷达的探测信息,及时激活ATACMS导弹飞行方向的电子干扰装置,以影响导弹接收的导航信息。

但俄罗斯方面的想法则完全不同。俄国家航天集团前总裁、前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表示,“沃罗涅日-DM”雷达是俄罗斯战略核力量作战指挥系统的关键要素。他表示,美国一直在想尽各种办法削弱俄罗斯的核能力,鉴于美国深度卷入了俄乌冲突,美国完全控制了基辅的军事计划,因此“美国不可能不知道乌克兰计划打击俄罗斯的战略预警系统”。

换句话说,在俄罗斯眼里,乌克兰袭击“沃罗涅日-DM”雷达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美国大幅削弱俄罗斯的战略预警能力。俄军事观察员弗拉德·施列普琴科认为,乌克兰对俄预警雷达的打击实际上是对包括预警系统、导弹和核弹头在内的俄罗斯核盾牌的攻击。



俄军事观察员认为,乌克兰对俄预警雷达的打击实际上是对俄罗斯核盾牌的攻击 图为资料图

然而根据2020年公布的“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政策原则”,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条件包括“敌方对俄罗斯联邦关键政府或军事场所的任何攻击,其破坏效果将影响核力量的反击行动”。“动力”网站警告说,乌军对阿尔马维尔雷达站的袭击很可能满足俄罗斯2020年宣布的“可能引发核报复攻击”的行动条件。俄军事政治分析局局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夫称:“如果(阿尔马维尔雷达站遇袭的)消息得到确认,这实际上是触发俄罗斯核反应的条件。我们应该立即召集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并发表一项非常重要的声明,即局势正在失控,俄罗斯可能会使用核武器。这一事件不仅威胁到我们的国家,而且威胁到全人类。”

让各方焦虑的是,随着俄乌冲突双方的自我约束越来越少,未来战局会升级成什么样,已经越来越无法预测了……

责任编辑:李曦_NN258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网传两地“倒查30年”,企业面临巨额补税直接停产,大V辟谣:不存在

网传两地“倒查30年”,企业面临巨额补税直接停产,大V辟谣:不存在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7 12:31:40
国家统计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7 11:50:45
曝曹县翰林府业主出轨女销售,7分29秒视频曝光,女方生活照被扒

曝曹县翰林府业主出轨女销售,7分29秒视频曝光,女方生活照被扒

飘飘视角
2024-06-17 21:13:14
游客发帖称海南潜水遭弃海中2小时游回岸边,万宁文旅局:经调查确有问题

游客发帖称海南潜水遭弃海中2小时游回岸边,万宁文旅局:经调查确有问题

上游新闻
2024-06-17 14:29:42
奥地利0-0法国!姆巴佩乌鸦嘴,本届欧洲杯最大冷门诞生

奥地利0-0法国!姆巴佩乌鸦嘴,本届欧洲杯最大冷门诞生

体育世界
2024-06-17 19:27:22
叶县冷藏车事故:家属称遇难8人均为女工,车厢被指载有货物和干冰

叶县冷藏车事故:家属称遇难8人均为女工,车厢被指载有货物和干冰

澎湃新闻
2024-06-17 17:54:26
被包围俄军陷入弹尽粮绝,罗马尼亚拒绝俄与白俄参加欧安会议

被包围俄军陷入弹尽粮绝,罗马尼亚拒绝俄与白俄参加欧安会议

史政先锋
2024-06-17 21:14:49
女生的那层膜,到底什么样?(高清图认识一下)

女生的那层膜,到底什么样?(高清图认识一下)

水白头
2024-06-17 00:35:02
新华社快讯:据克里姆林宫新闻局17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6月18日至19日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快讯:据克里姆林宫新闻局17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6月18日至19日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
2024-06-17 19:16:04
安徽宿州公示:拟录用一名斯坦福大学博士为所辖县乡镇公务员

安徽宿州公示:拟录用一名斯坦福大学博士为所辖县乡镇公务员

澎湃新闻
2024-06-17 17:46:44
专家:对俄战争已然失败

专家:对俄战争已然失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4-01-22 15:13:11
多家上市公司陷入补税风波,税务系统严查正在进行,一切可能只是刚启幕

多家上市公司陷入补税风波,税务系统严查正在进行,一切可能只是刚启幕

互联网大聪明
2024-06-17 22:22:57
6月17日俄乌最新:今年以来最关键的一战

6月17日俄乌最新:今年以来最关键的一战

西楼饮月
2024-06-17 17:27:31
复旦教授称95%的数学专业学生写不出姜萍那样的答卷,校方回应“她考621分为何上了中专”

复旦教授称95%的数学专业学生写不出姜萍那样的答卷,校方回应“她考621分为何上了中专”

极目新闻
2024-06-17 10:50:44
Shams:克莱准备试水自由市场 对所有外部选项持开放态度

Shams:克莱准备试水自由市场 对所有外部选项持开放态度

直播吧
2024-06-17 23:46:14
三年前应当送达的通知书三年后“摆拍”,甘肃一烟草局被指伪造证据,回应:纪委介入

三年前应当送达的通知书三年后“摆拍”,甘肃一烟草局被指伪造证据,回应:纪委介入

潇湘晨报
2024-06-17 21:17:13
38岁博尔特现状:与1米55女友生了3孩子,每年领400万美元至终身

38岁博尔特现状:与1米55女友生了3孩子,每年领400万美元至终身

十点街球体育
2024-06-17 17:25:31
每月工资仅两三千!金融从业者举报某证券公司:暗地修改其薪酬数据,工资变为负数

每月工资仅两三千!金融从业者举报某证券公司:暗地修改其薪酬数据,工资变为负数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7 21:22:29
国窖1573、五粮液等跌破价,618白酒价格“杀疯了”

国窖1573、五粮液等跌破价,618白酒价格“杀疯了”

南方都市报
2024-06-17 18:34:11
时机已到,扣押拘捕!中国海警发声: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制措施

时机已到,扣押拘捕!中国海警发声: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制措施

大风文字
2024-06-17 18:03:01
2024-06-18 01:00:49
环球时报国际
环球时报国际
纵览军情,聚焦热点
32500文章数 3249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解散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健康
手机
军事航空

永不过时的高级感,这个风格已经美了20年了

家居要闻

研己实景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手机要闻

Omdia:2024 上半年中国可折叠 OLED 面板出货量将首超韩国三星

军事要闻

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解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