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天,台北马场町纪念公园的风吹得人心头发沉。十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围着纪念碑,颤巍巍地唱起《青春战斗曲》。歌声不大,甚至有点跑调,但每一句都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他们中间,有“邮电支部案”活下来的周淑贞,“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案”的林金成,还有烈士李苍降在牢里生的女儿李素慧。这些名字可能没几个人听过,但他们都是吴石、朱枫牺牲后,在台湾默默“战斗”了七十多年的同志,是那段黑暗岁月里没灭的火种……
![]()
图片
说起吴石和朱枫,现在因为《沉默的荣耀》热播,越来越多人知道了他们的故事。1950年那个冰冷的6月,穿着碎花旗袍的朱枫被押到刑场,双手被绑却站得笔直,目光望向大陆的方向,从容赴死时才45岁。
这位从浙江镇海富裕家庭走出的女战士,为了传递台湾的军事情报,告别亲人潜入宝岛,被捕后受尽酷刑,硬是把金手镯咬碎吞下,用最决绝的方式守护了党的秘密。而潜伏在国民党心脏部位的吴石中将,顶着参谋次长的头衔,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为地下党输送情报,最终也和朱枫一起倒在了马场町的刑场上。
很多人以为,随着吴石、朱枫的牺牲,随着叛徒的出卖,台湾的地下党组织就彻底瓦解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那场席卷全岛的“白色恐怖”中,还有一批同志活了下来,他们有的被关进绿岛监狱十几年,有的隐姓埋名藏在市井之间,有的甚至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却始终没放下心中的信仰,一直战斗到今天。
张晓霖的父亲张敏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张敏生出生在1928年的山东平度,那个年代军阀割据,他小时候常听人说“有饭吃时是军阀,没饭吃时是土匪”,老百姓日子苦不堪言。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他跟着一支游击队躲战乱、读书,后来才知道,这支打着国民革命军旗号的队伍,其实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里的人待他好,护着他完成学业,让他打心底里觉得“谁对老百姓好,就跟着谁走”。
这种朴素的认知,成了他后来坚守一生的信仰根基。
抗战胜利后,张敏生经人介绍到青岛警察局做外事警察,因为会点英文,主要负责给外国人和警察做翻译。可这段经历,让他彻底看清了国民党的腐败和美军的暴行。那时候青岛驻着美军,他们喝醉酒开吉普车撞死路人、奸污妇女是常事,就像后来震惊全国的沈崇案那样,国民党为了讨好美军,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让他愤慨的是,美军把过期军粮偷出来卖给老百姓,被长官检查时,竟然杀了无辜百姓冒充小偷顶罪。这些亲眼所见的黑暗,让张敏生坚定了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也让他走上了一条危险的路。
内战爆发后,美军怀疑青岛警察局里有共产党人,把所有人都抓了起来。张敏生每天晚上都能看到一批批人被带出去,后来才知道,那些人都被绑上石头丢进了青岛外海,连名字都没留下。直到青岛解放,他才捡回一条命,可没等喘口气,又被撤退的国民党强行押上了去台湾的军舰。这一去,就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二次生死关头。
在台中的军营里,国民党特务天天恐吓他们“知道你们的底细,别搞小动作”,张敏生和同乡李国萃(后来证实是共产党员)吓得连夜逃跑。李国萃跑到台南重新联系上地下党,张敏生则躲到高雄,靠着山东老乡给的军人补给证,竟然混到了临时身份证件,还考上了无线电技师学校,拿到了毕业证书。
可命运还是没放过他,后来他北上探望游击队时期的同学于凯,没想到因为这次探望,暴露了行踪,被国民党抓了起来,扣上了“参与叛乱之组织”的罪名,一关就是15年。
在绿岛监狱的那些日子,简直是人间地狱。张敏生和其他狱友没放弃信仰,偷偷坚持学习红色思想,结果被狱警发现,刑期又延长了三年。18年的牢狱之灾,没磨掉他的骨气,反而让他更坚定了一个信念:老天留他一命,就是要让他把那些牺牲者的故事传出去,把他们的爱国精神传承下来。
1969年出狱后,他没有选择隐姓埋名过安稳日子,而是接过了受难友的嘱托,开始四处找寻牺牲烈士的遗骨,想让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魂归故里。
![]()
图片
解严之后,张敏生更是没闲着,他和其他“白色恐怖”幸存者一起,成立了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每年都在马场町举办秋祭活动,这一办就是35年。他们顶着岛内浓厚的“反共”氛围,一次次站出来讲述那段被刻意掩盖的历史,为两岸统一事业发声。
张晓霖说,在台湾,这段和左翼、共产党有关的历史被称为“消失的左眼”,教育、媒体都在刻意遮蔽、扭曲,互助会人少声音弱,可他们从来没放弃过。
张敏生5年前去世了,但他的旗帜被儿子张晓霖接了过来。现在担任互助会副秘书长的张晓霖,天天忙着收集“白色恐怖”受难者的资料、组织秋祭活动、接受采访,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那些有名无名的英雄不是传说,那段历史不是编造的。
2025年的秋祭,因为《沉默的荣耀》热播,终于有更多人关注到了马场町,有人带着凤梨酥来祭拜吴石,有人在网上搜寻相关资料,这让张晓霖既欣慰又感慨,他们坚持了这么多年,终于有更多人愿意倾听这段被尘封的往事了。
其实像张敏生这样的坚守者,还有很多很多。那位在墓地隐身4年、被称为“潜伏时间最长的地下交通员”的刘青石,以商人身份为掩护,往返台海传递情报,叛徒叛变后,他躲在墓地躲过了一次次搜捕,成为最后被捕的中共地下党员。
还有“义民中学案”的范荣枝、参加过抗美援朝后来被遣送至台的赵英魁,他们都曾在“白色恐怖”中受尽折磨,却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初心,晚年依然积极参与两岸交流活动,为统一大业奔走。
这些老同志的“战斗”,和吴石、朱枫当年的潜伏不同。当年的他们,是在枪林弹雨中传递情报、在敌人眼皮底下周旋;而如今的他们,是在市井巷陌中守护历史、在舆论迷雾中传递真相。他们要对抗的,是时间的侵蚀、是历史的遗忘、是岛内别有用心之人的抹黑。
他们收集受难者的口述史,整理烈士的遗物,组织纪念活动,就是想告诉后人:七十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国家统一抛头颅洒热血;七十多年后,还有人在为这份初心坚守。
![]()
图片
现在的台湾,“反共”氛围依然存在,很多年轻人因为课本和媒体的误导,对那段历史一无所知,甚至对大陆充满误解。但这些坚守的老同志和他们的后代,从来没停下脚步。
张晓霖说,他做这些事,不只是为了替父亲完成使命,更是想让民众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思考两岸关系的走向,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出一份力。他们就像暗夜中的守灯人,虽然光线微弱,却始终照亮着回家的路。
今年秋祭,十几位白发老人唱《青春战斗曲》时,眼里都含着泪。很多人走不动路、说话也慢了,但一开口唱歌,腰杆立马挺直了。这歌声里,有对战友的想念,有对信仰的执着,更盼着两岸能早点统一。
吴石、朱枫他们用命点燃的火种,没因为牺牲就灭了,而是被这些幸存者和他们的后代,小心翼翼地守着、传着,一直烧到今天。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多年了,他们这样“战斗”还有啥用?答案肯定是有用!历史不能忘,英雄不能被埋没,两岸统一这事儿,也正是靠一代代人这么守着,才越来越近。
这些在台湾坚守的同志,可能没干过啥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用一辈子证明了:信仰这东西,能跨得过时间;爱国的心,能一代代传下去。
![]()
图片
要是吴石将军和朱枫烈士泉下有知,看到还有人守着他们的信仰,看到越来越多两岸同胞盼着统一,肯定会很欣慰。我们这些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更该记住这些“沉默的英雄”,记住那段黑暗里的坚守。
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看清历史真相;正因为他们一直“战斗”,两岸统一的希望才越来越亮。这份守了七十多年的初心,值得我们所有人记在心里、敬他们一辈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