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18年,施一公砸200亿打造西湖大学,扬言5年超过清华,结果怎样

0
分享至

“我举办的这个学校,将会在五年超过清华北大。”

随着中国的崛起,人才问题也越发引起重视。如何才能够为中国腾飞培养起更多人才?

这是国内教育大家们普遍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有些人已开始了尝试之路。



有一个学者扬言:将建设一所在5年内赶超清北、15内赶超世界一流名校的民办大学。

此话一出,迅速引起媒体热议。谁人有如此胆量挑战清北呢?他,就是清华大学原副院长——施一公。



施一公的学术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擅于科学研究的学者真的能够顺利转型成为校长吗?

他又真的能够建设一所在5年内就超过清北这等百年名校的学校吗?如今,5年过去,让我们一起看看施一公是否实现了当初之抱负。

有家学,有天赋

施一公,是眼下中国科研界的顶流支柱。

人到中年,就已在科研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科研成就不胜枚举。

或许有人会好奇,施一公的成才之路究竟是怎样走的呢?他的成才之路,虽经过坎坷,但走的还算顺利。



施一公,出身于人口大省河南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能够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省份中脱颖而出,努力与天赋都是施一公不可或缺的必备品质。

幼年时,施一公就随下乡的父亲来到乡村生活。虽然身处教育条件较差的农村,但施一公接受到的教育一点也不比城市学生更差。

这一切,都需要感谢施一公的父母。



施一公的父亲与母亲都是从中国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接受过高等的教育。

施一公的祖父母,也都是有智慧有学识的人。施家的门庭,可谓是真正的书香门第。

因此,施家人一直都非常清楚教育的重要性,也具备为施一公提供良好教育引导的能力。

尽管生活在农村,但施一公的父母从不要求孩子负担家务,而是鼓励孩子竭尽全力去读书。



也许是因为天赋,又或许是因为努力,施一公少时便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中学时,施一公被选拔出参加数学竞赛,取得了极好的名次。在天才光环和努力的加持下,施一公的成绩不仅在学校里名列前茅,更是在当地的竞赛圈打下了不小的知名度。

高中毕业后,施一公成功被保送至清华大学继续深造。

在挑选专业时,施一公选择了生物学方向。生物学不仅承载着施一公的无限热爱,也见证了施一公的学术荣耀。



在施一公的成长道路上,他的父亲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就在施一公渐渐长大了,学术能力也越发出众的时候,他的父亲却突然车祸去世。这给施一公造成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一度让他无法继续面对熟悉的场景。

为了继续学业,施一公决定赴美留学。在美期间,施一公的学术能力不断增长,学术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

像施一公这样的顶尖学术人才,美国是不愿意轻易放手的。经过美国高校的多番游说,施一公最终选择了留美任教。



年仅40岁时,施一公就坐到了正教授的位置。如果他继续留在美国,那么他一定会成为美国社会的高层人士,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

不过,施一公却有别的想法。他并不愿意一直留在美国,而是想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哪怕这个想法遭到了同事与好友们的强烈不满、不理解,施一公仍旧是义无反顾的做了。

有能力,有理想

一国之壮大,人才是根基。这一点,世界各国皆有共识。

一定意义上来讲,大国竞争,也就是一场人才竞争。哪一个国家掌握了更优势的人才力量,哪一个国家就会更为强大。



恰如美国,其强国之象就离不开国内人才的“添砖加瓦”。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

施一公意识到,他是一位中国人,理应为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为祖国培养更多人才。因此,40岁的他,放弃了美国给出的优厚待遇,毅然决然的回到了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施一公回国的决定得到了他妻子的大力支持。施一公的妻子,与他同为清华人。二人结婚之后,共育有一子一女。

施一公确定回国后,他的妻子也放弃了国外的事业,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回到了中国。毫不夸张的说,施一公的妻子当得起“贤内助”之称。



归国后,施一公回到了母校任教,并担任了生物研究院的院长。

因在西式教育中侵润多年,所以施一公的教育方式也更为开放。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中注重的“讲授式”教学,施一公更注重“自由式”的培养。

他认为学生已具备了基础的研究能力,所以鼓励学生大胆自行探索学术问题。

与此同时,施一公也不忘时常召开学术会议,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引导。



在清华任教期间,施一公发现了中国的人才流失问题。

很多学术的“潜力股,要么为了更为丰厚的待遇,要么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总是倾向于前往国外发展。长此以往,人才流失越发严重,必然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考虑到此,施一公决定亲自创建一所大学,并将这所大学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人才培育平台,为中国留住更多人才。

首先,摆在施一公面前的,就是资金问题。一所大学的落成,耗资不会是一笔小数目。

因是民办大学,所以政府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所有的募资压力,一时都落到了施一公的身上。



为了筹措到足够的建校资金,施一公几乎发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凭借着过人的口才和渊博的学识,施一公顺利得到了诸多商界人士的赞助,募集到了近200亿资金。

建设一所大学,仅仅有钱也是不够的,还需要优秀的老师。

施一公认为,大学之大,也正是在于大师之大。为此,他动员了身边的很多朋友、同事,以百分百的诚意聚集了百余名科研大佬。



万事俱备,学校即成。

2018年,一所位于西湖水边的大学诞生。该校因位于西湖附近,从而得名“西湖大学”。

彼时,施一公成为了中国最高学府的副校长,但他却放弃了这份光鲜亮丽的职位,成为了一个从零开始的学校的“顶梁柱”。



在建校仪式上,施一公做出承诺,宣称将在5年内将西湖大学推入国内顶尖大学之伍。

一所民办大学能有如此野心,着实让人们感到惊讶。5年已过,西湖大学是否让施一公得偿所愿了呢?

“西大”仍在成长中

经过5年经营,西湖大学虽尚未达到与清北比肩的高度,但也成为了国内高校中的“佼佼者”。

借助于筹措而来的数百亿资金,施一公为西湖大学的科研事业提供了一片切切实实的“沃土”。



在西湖大学,科研人才不仅能够得到等同于国外的优厚待遇,也能够使用国际最为先进的研究设备、得到国内顶尖专家的指导。

可想而知,西湖大学的科研成果不断丰收,学校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在施一公的一力主推下,西湖大学坚持别具一格的人才选拔方式。施一公强调,选人才要注重人才本身,而不仅仅只是考虑科研项目的价值。

人才,就如同科研之源头,而项目仅是“锦上添花”之物。只有着重于招收人才,留住人才,才留住了产生无限项目的潜在力量。



今年,在生命科学领域认可度颇高的吴瑞奖学金颁发仪式上,就有2名来自西湖大学的学生获奖。

而以往常常获奖学生最多的北京大学,这次也仅只有2名而已。

在这一刻,西湖大学确实是与北京大学“并肩而立”了。此情此景,未尝不是施一公昔日承诺的一种实现方式。



不可否认,西湖大学在施一公的领导下,是飞速成长的。但是,就综合实力而言,西湖大学目前仍是比不上清北这等国内顶尖名校的。

因为教育就是一件长久积累的事情,而西湖大学是一所“初生”的学校,清北却都已有百年底蕴。

就招生方面而言,西湖大学也算是刚刚起步。

在西湖大学创建的那一年,仅仅只在全国招收的十多个研究生。成立4年后,西湖大学才开始在学校所在地的省份内招收本科生。



招收本科生的第一年,一切都处在“萌芽期”。

施一公并没有大量招收本科生,而是注重于选拔科研苗子。虽然西湖大学只是一所民办大学,但第一年本科招录分数还是超过600分。

这个成绩放在全国,是足够上许多老牌名校的。西湖大学能够招到高分数的学生,足以见得人们对该校的认可。西湖大学的未来,必然可期。

结语

学校,是培养青年学生的重要基地、人才育成的重要平台。一个学校的好坏,是与领头人密切相关的。

西湖大学能够得到施一公的倾囊而助,必然会在教育领域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桃李满天下。



施一公能得西湖大学这个施展平台,一身本领、毕生学问也将会发挥最大价值。

西湖大学与施一公,注定会彼此成就,共同成长。让我们一起期待西湖大学更为繁盛的未来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回顾:安徽男子相亲,红发女郎热情似火:老实人,我喜欢!

回顾:安徽男子相亲,红发女郎热情似火:老实人,我喜欢!

雅清故事汇
2024-06-16 16:26:09
夫妻结婚7年决定离婚,妻子戴小发夹穿短裙离去:谁还不是小姑娘

夫妻结婚7年决定离婚,妻子戴小发夹穿短裙离去:谁还不是小姑娘

星辰故事屋
2024-06-17 21:10:44
兆头不好!同志国家突然和中国叫板,需防着他们玩阴招!

兆头不好!同志国家突然和中国叫板,需防着他们玩阴招!

新财迷
2024-06-17 10:28:48
中国女排2项大奖到手!蔡斌袁心玥领奖,MVP另有其人,却不是朱婷

中国女排2项大奖到手!蔡斌袁心玥领奖,MVP另有其人,却不是朱婷

嘴炮体坛
2024-06-17 00:24:09
绝美身材,意味无穷

绝美身材,意味无穷

阿芒娱乐说
2024-06-03 21:35:12
中专生姜萍被质疑作弊,复旦大学教授对姜萍高评价,决赛见分晓!

中专生姜萍被质疑作弊,复旦大学教授对姜萍高评价,决赛见分晓!

鬼菜生活
2024-06-17 18:50:38
气势5:加代去找军哥了

气势5:加代去找军哥了

金昔说故事
2024-06-17 21:14:27
出大事了,A股竟然把大家的养老金给跌没了

出大事了,A股竟然把大家的养老金给跌没了

流苏晚晴
2024-06-16 21:24:32
直击/暴动!华莎OL装辣疯「胸前扣子全开」 坐粉丝大腿霸气喊老婆

直击/暴动!华莎OL装辣疯「胸前扣子全开」 坐粉丝大腿霸气喊老婆

ETtoday星光云
2024-06-17 11:38:05
总决赛赛程出炉!冤家路窄:中国女排又遇日本队 复仇战 万众瞩目

总决赛赛程出炉!冤家路窄:中国女排又遇日本队 复仇战 万众瞩目

草根体育
2024-06-17 00:09:07
取关勇士后首次更新!克莱晒骑行照&高尔夫&爱犬Rocco

取关勇士后首次更新!克莱晒骑行照&高尔夫&爱犬Rocco

直播吧
2024-06-17 20:21:09
21年父亲宠娃举高高失手儿子摔进ICU,父亲:一辈子不会原谅自己

21年父亲宠娃举高高失手儿子摔进ICU,父亲:一辈子不会原谅自己

百事所谈汇
2024-06-17 06:00:59
从夜景灯光图看浙江省11座城市发展现状

从夜景灯光图看浙江省11座城市发展现状

辽宁打工者谈城市发展
2024-06-17 16:35:58
再次弯道超车!江南造船厂内13艘战舰同时动工,美国已被甩在身后

再次弯道超车!江南造船厂内13艘战舰同时动工,美国已被甩在身后

笔墨V
2024-06-17 20:58:29
国家级暴雨预警升级,南方局部特大暴雨!权威预报:5省是重点

国家级暴雨预警升级,南方局部特大暴雨!权威预报:5省是重点

中国气象爱好者
2024-06-17 12:05:29
保时捷,跌下神坛?

保时捷,跌下神坛?

中国新闻周刊
2024-06-16 20:32:34
7000台胞赴陆协商统一,赖清德叫嚣“拒统”,马英九回应1句话

7000台胞赴陆协商统一,赖清德叫嚣“拒统”,马英九回应1句话

美食阿鳕
2024-06-17 17:52:02
刚刚确认,是张艺谋!

刚刚确认,是张艺谋!

天津人
2024-06-17 18:40:58
凌晨战斗突然打响!16名指挥官被斩首,几十个城市爆发大规模骚乱

凌晨战斗突然打响!16名指挥官被斩首,几十个城市爆发大规模骚乱

凝心斋时代
2024-06-13 09:09:46
首签,来了!AC米兰正式签下皇马新星!“打包”签约蓝军两大射手

首签,来了!AC米兰正式签下皇马新星!“打包”签约蓝军两大射手

头狼追球
2024-06-17 15:37:13
2024-06-17 22:10:44
墨羽智慧树
墨羽智慧树
每天分享真实故事!
1014文章数 4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泽连斯基:乌方从未说过中国是敌人 希望和中国做朋友

头条要闻

泽连斯基:乌方从未说过中国是敌人 希望和中国做朋友

体育要闻

豪华阵容,原始战术 英格兰10亿天团就这?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家居
亲子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教育要闻

多校划片!成都金牛嘉祥的入学方式确定了

家居要闻

研己实景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亲子要闻

笑死,现在小孩的年龄就是个谜!网友:看着挺帅可惜戴着红领巾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