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历时12年,“地狱级”大柱山隧道开通,它的战略价值你可能没看懂

0
分享至

云南大柱山隧道的建设堪称工程奇迹,其极端的施工环境和技术难度,就连资深的西方专家都惊叹不已,评价为"地狱入口"。

这条隧道的完工不仅彰显了中国基建实力,更将为我国战略上突破马六甲海峡瓶颈扫清障碍。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 具体链接赘述在文章结尾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 请理智阅读 仅供参考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与挑战

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它是连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承载着中国近80%的能源进口和大宗商品运输。一旦发生封锁,将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毁灭性打击。

当前,亚太地区地缘博弈加剧,某些势力企图控制资源,对中国施压。如果马六甲海峡遭受封锁,中国工厂将原料枯竭,能源供给中断,社会运转停摆。届时,国家安全和发展将承受巨大冲击。



另外,马六甲海峡还是全球最繁忙的航运通道之一,一旦阻塞将引发世界范围的贸易危机,能源紧缺,粮食短缺等严重后果,进而加剧大国博弈,引发更大区域动荡。

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安全,规避马六甲海峡风险,中国在构建陆上新通道方面早有布局,中缅铁路就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战略大通道。



起点位于云南瑞丽,途经缅甸密支那、仰光,最终通往缅甸皎漂港。皎漂港区位优势独特,紧邻马六甲海峡,背靠印度洋,是中国在印度洋上的战略支点。

从这里,原油和商品可直接运往中国,绕开马六甲海峡。同时,为保障能源安全,中缅两国已建成世界最长的陆上输油管道,从皎漂港一直延伸至中国云南。



届时,中缅铁路和中缅油气管道的联通,将形成从印度洋到中国内陆的能源和物资大通道。即便马六甲海峡遭受封锁,能源和物资仍可畅通无阻运送至内陆。还有一个重点工程,那就是令人生畏的大柱山隧道。



大柱山隧道的建设背景

大柱山隧道,处于横跨云南大瑞铁路保山至大理这一最为艰险的路段之中,大柱山隧道建设难度极大,需突破多项世界级技术挑战。

首先,隧道需在近60米深的海底掘进,远超过迪拜隧道21米的世界纪录。这一巨大水压,给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



其次,隧道需要穿越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海底存在一层近200米厚的夷平层,岩层疏松多变,还常见溶洞和裂缝,一旦施工不当极易塌方。

此外,隧道全长50公里,直线距离也达20多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如此工程量和难度空前,对建设团队的技术实力是极大考验。



建设过程中的技术与环境挑战

其中最严峻的就是用水问题。由于隧道下方存在大面积的岩溶带,孔隙裂隙遍布,地下水极为发育,一旦施工不慎开挖出涌水口,将有大量地下水涌入隧道。

当初,在鲁茅段施工时就曾突遇大量涌水,瞬间漫过10米高的拱顶,工人仅仅来及逃生。最终导致该工区被迫放弃,重新启用另一线路。



现在隧道展陆段仍有近30处隐患点,一旦爆发类似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除此之外,隧道内部的高温环境也是一大挑战。地下40多米的环境,温度高达55-60摄氏度,湿热难耐,空气污浊。

长期在这种恶劣环境中工作,工人们易中暑、脱水和患上各种疾病。有些工人入洞仅一两个小时就会身体不适,强烈头痛、恶心呕吐。



正是由于种种环境和安全隐患,施工现场一直"生命垂危"。作为隧道工人,他们除了面临高薪风险,工作环境本身就是一场持续的煎熬。

隧道内空间狭小,温度极高,空气污浊,工作两小时就得休息一次。30多米的深处,就像在地狱里办公,视线也很差,光线黯淡。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就会葬身于此。



虽然,隧道工人们薪资较高,但背后的艰苦,实在是常人难以想象。工人们长期在高温、高危环境中施工,极易引发中暑、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状况。

除此之外,他们还得随时警惕涌水事故、隧道坍塌等严重风险。生命安全时刻遭受威胁,身心健康无法保障,这就是隧道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他们用鲜血和汗水,为国家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社会反响与误解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海底隧道工程,大柱山隧道自开工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和质疑。很多人对工程拖延多年深感失望,认为效率太低,资金投入大量浪费。

事实上,工程进度缓慢并非施工队伍"拖拉"所致,而是来自这一工程艰巨无比的客观环境和安全隐患。



40多米的地下温度高达60摄氏度,工人每次下井只能坚持1-2小时;隧道遍布岩溶裂隙,涌水、塌方风险时刻存在。

"安全第一"是大家的共识,因为一旦出现重大事故,付出的将是无数宝贵生命。因此,不得不牺牲进度,确保万无一失。即便如此,依然有不计其数的意外伤亡发生。

面对质疑和艰难环境,工程人员并无怨言,他们明白这是世人难以理解的。在岁月磨难中,他们只是默默前行,用生命和勇气一点一滴筑起这项震撼世界的工程奇迹。



隧道的最终贯通与意义

经过十余年的艰辛施工,2020年4月28日,历时12年,大柱山隧道终于正式贯通!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再一次震惊世界的重大工程奇迹。

当最后一道混凝土浇筑完毕,两个隧道掘进面在黑暗中会师时,现场无数工人流泪、拥抱、欢呼。十余载的执着和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一个曾被认为"无法实现"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全长达14484米,隧道贯通后,将极大缩短欧亚大陆与岛国之间的距离,有力促进两岸经贸和人员往来。

除此之外,隧道连通了福建沿海和内陆发达城市群,成为东南沿海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将有助于打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为两岸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隧道正式通车后,粤港澳大湾区与环渤海经济区之间的运输时间将缩短20多个小时。往返岛国的旅客可节省数小时航程。货运成本和时间大幅下降,区域经济必将受到极大的促进。

长期来看,隧道的贯通将极大提升福建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战略位置,成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级和创新高地。同时也将为两岸工业转移和人员流动提供便利,推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经过十余载的等待,大柱山工程终于完工,不仅标志着中国基建事业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也必将成为拉动区域发展、带动两岸融合的重要引擎。这一切,都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和梦想。



结语

大柱山隧道的顺利贯通,不仅是中国基建技术的又一巅峰力作,更将成为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增进两岸交流的重要纽带。这座伟大工程的诞生,将为祖国的发展崛起写下浓重的一笔。

作为世界上最长、最深的海底隧道,大柱山工程始终处于不为人知的领域,其攻克的每一个技术难题,都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次胜利。尤其是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无数次危机,更是挑战着人类与自然的较量。



与此同时,隧道的贯通也彻底改变了海西地区原本偏远落后的经济环境。未来几年内,这里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区域新兴经济增长极,进一步缩小两岸发展差距。

更为可贵的是,隧道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无数人的默默奉献。十余年来,上万名工人放弃了家庭生活,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他们用生命般的意志、巨大的勇气和智慧,终于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今天,当列车行驶在大柱山隧道内时,车窗外闪过的岩壁和洞口,就是见证了这些建设者无与伦比的力量与智慧的见证。他们用青春和汗水,铺就了祖国通往复兴的一条伟大之路。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唯一在世的一代领导人,曾任政治局常委,如今107岁

唯一在世的一代领导人,曾任政治局常委,如今107岁

深度知局
2024-06-13 17:41:13
S400又被摧毁?俄军动用王牌武器,才明白,俄对中国留了不止一手

S400又被摧毁?俄军动用王牌武器,才明白,俄对中国留了不止一手

青年的背包
2024-06-17 15:27:23
2017年,为再续前缘,男子将亡妻尸体冷冻,4年后的决定震惊众人

2017年,为再续前缘,男子将亡妻尸体冷冻,4年后的决定震惊众人

全民历史观
2024-06-16 20:41:11
张怡宁手痒了!脱外套和孙颖莎对拉,两代魔王对决,莎莎不留情面

张怡宁手痒了!脱外套和孙颖莎对拉,两代魔王对决,莎莎不留情面

体坛扒客
2024-06-17 14:22:32
塞维利亚官方:38岁拉莫斯合同到期离队

塞维利亚官方:38岁拉莫斯合同到期离队

直播吧
2024-06-17 19:09:10
说几句上海外卖员之死!

说几句上海外卖员之死!

吴女士
2024-06-17 14:11:58
如果以色列敢进攻黎巴嫩!今天各方表态!

如果以色列敢进攻黎巴嫩!今天各方表态!

林林爱天堂
2024-06-17 06:36:39
发现一个迹象,俄乌战争很可能打不了多久了

发现一个迹象,俄乌战争很可能打不了多久了

文雅笔墨
2024-06-17 18:17:39
特朗普抨击拜登的电动汽车政策:如果在11月入主白宫,他将撤销这些政策 拜登和特朗普的首场电视辩论规则公布:禁用道具 麦克风受控 确保文明辩论

特朗普抨击拜登的电动汽车政策:如果在11月入主白宫,他将撤销这些政策 拜登和特朗普的首场电视辩论规则公布:禁用道具 麦克风受控 确保文明辩论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6 20:26:30
终于登船临检了!中国海警强势驱离菲船,菲海警竟说自己没参与

终于登船临检了!中国海警强势驱离菲船,菲海警竟说自己没参与

战域笔墨
2024-06-17 21:00:05
白崇禧逃台十几年,毫无实权,为啥老蒋要在1966年让他死于非命?

白崇禧逃台十几年,毫无实权,为啥老蒋要在1966年让他死于非命?

我是兰兰
2024-06-17 21:00:18
美国顶级预言家再出手!直言2024美日中命运!这个岛最先出事!

美国顶级预言家再出手!直言2024美日中命运!这个岛最先出事!

飞云如水
2024-06-09 21:53:34
刚刚发生的事情!擅闯仁爱礁的菲律宾船只被中国海警依法管控!

刚刚发生的事情!擅闯仁爱礁的菲律宾船只被中国海警依法管控!

文雅笔墨
2024-06-17 14:15:34
张怡宁挑战国乒三大主力,却被孙颖莎拖垮体能,王曼昱吃饭漏一半

张怡宁挑战国乒三大主力,却被孙颖莎拖垮体能,王曼昱吃饭漏一半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4-06-17 10:43:40
2024年,工龄40年、35年、25年、15年,养老金上涨额差距预测出炉

2024年,工龄40年、35年、25年、15年,养老金上涨额差距预测出炉

社保精算师
2024-06-12 14:17:13
正式确定!广东男篮功勋外援重返CBA,场均23+7+5加盟江苏男篮

正式确定!广东男篮功勋外援重返CBA,场均23+7+5加盟江苏男篮

中国篮坛快讯
2024-06-17 13:43:20
黑崎久志:很遗憾输掉比赛,我们还是要尽快适应中超节奏

黑崎久志:很遗憾输掉比赛,我们还是要尽快适应中超节奏

懂球帝
2024-06-17 01:12:09
563支AI队伍和姜萍答了同一份试卷:最高34分,无一入围决赛

563支AI队伍和姜萍答了同一份试卷:最高34分,无一入围决赛

经济观察报
2024-06-15 19:56:17
上海一老汉,利用风水布局,让三十多名妇女主动爱上自己

上海一老汉,利用风水布局,让三十多名妇女主动爱上自己

神奇的锤子
2024-05-17 21:20:43
生育率是怎么崩成这样的?

生育率是怎么崩成这样的?

曹多鱼的财经世界
2024-06-17 09:34:50
2024-06-17 23:44:49
咖啡店的老板娘
咖啡店的老板娘
探讨历史奇闻,关注今日异事
510文章数 4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教育
时尚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家居要闻

研己实景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教育要闻

【地理专题】沙漠中的绿洲,高考地理中的“沙”

永不过时的高级感,这个风格已经美了20年了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