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IPP全球智库纵览|中国仍在崛起:不要低估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0
分享至


IPP评论是国家高端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摘要:

2024年4月2日,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发表了尼古拉斯·R·拉迪的文章。文章认为,当前关于中国可能进入长期衰退的观点,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尽管中国经济的确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包括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美国对某些先进技术的限制以及适龄劳动人口萎缩。

但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时,克服了更大的挑战。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略有放缓,但在未来几年,其增长速度依然可能达到美国两倍,并将继续贡献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

文章提醒美国决策者,中国将继续扩大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如果美国低估了这一点,就很可能会削弱自身与亚洲伙伴深化经济和安全关系的能力。


图源:foreign affairs

*本文作者

尼古拉斯·R·拉迪(Nicholas R.Lardy)现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美国国会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成员,并兼任《中国季刊》《亚洲商业杂志》《中国评论》和《中国经济评论》的编委。

二十多年来,中国惊人的经济表现令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刮目相看,同时也为之震惊。

但自201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乏力,致使许多观察家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已经达到顶峰。 乔·拜登总统 在3月份的国情咨文中表示:“多年来,我听到许多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朋友说,中国正在崛起,美国正在落后,他们搞错了”。

那些怀疑中国是否会继续崛起的人指出,中国的家庭支出疲软、私人投资下降、通货紧缩根深蒂固,因而主张比起超越美国,中国可能更快进入长期衰退,甚至可能失去未来发展的十年关键期。

但这种轻视中国的观点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尽管中国经济的确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包括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美国对某些先进技术的限制以及劳动适龄人口萎缩。但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时,克服了更大的挑战。

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略有放缓,但在未来几年,其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可能达到美国的两倍。

误读数据

对中国经济潜力持悲观情绪者,陷入了几个误区。

首先,人们普遍误认为中国经济不断与美国经济规模靠拢的进程已进入停滞阶段。

诚然,在2021至2023年期间,中国的GDP占美国的比重从76%下降到67%。但截至2023年,中国的GDP也确实比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前夕)增长了20%,而美国的GDP仅增长了8%。

这一观点中蕴含两项明显的悖论,仅两点便可驳斥之。首先,在过去几年之中,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低于美国。去年,中国的名义GDP增长了4.6%,低于实际GDP(5.2%)。相比之下,由于高通胀,2023年美国名义GDP增长了6.3%,而实际GDP仅增长2.5%。


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联储大楼图源:新华社

此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自2022年3月以来,已将利率从0.25%上调至5.5%,上调幅度超过5个百分点,这使得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对全球投资者更具吸引力,并提升了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价值。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从3.70%下调至3.45%。中美利率差距不断扩大,扭转了外国资本大量流入中国的趋势,最终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贬值10%。 在汇率走低的情况下,将名义GDP换算成美元,会导致以美元计算的中国GDP相对于美国GDP的价值下降。

但这两个因素极可能只是暂时情况。 目前,美国利率相对于中国利率正在下降,这也 降低了投资者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资产的积极性。因此,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已经开始逆转。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中国物价将会回升,这将促进以人民币计算的中国GDP增长。几乎可以肯定,中国的以美元计算的名义GDP今年将继续向美国靠拢,并有可能在十年内超过美国。

第二个误解是,中国的家庭收入、支出及消费者信心疲软。

然而,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观点。 去年,中国的实际人均收入增长了6% ,这一数据是正处于疫情封锁状态的2022年的两倍之多;人均消费则增长了9%。如果消费者信心不足,家庭就会减少消费,转而增加储蓄。

但去年中国家庭的做法恰恰相反:消费增长超过了收入增长,这只有在家庭减少了储蓄在收入所占比例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

第三个误解是,通货紧缩已在中国根深蒂固,使中国走向衰退。

诚然,去年居民消费价格仅上涨0.2%,这令很多人担心家庭会因为预期价格持续走低而减少消费,从而降低需求,减缓增长。

但这一情况实际上并未发生,核心消费价格(指除食品和能源以外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了0.7%。用于生产其他商品的工具和原材料的价格在2023年确有下降,这反映了全球能源和其他国际贸易商品价格正处于下降趋势,以及中国对某些工业产品需求相对疲软,未来可能削弱企业投资扩大生产能力的动力。

人们普遍认为,企业与其向业务注入资金,不如利用利润下降来偿还债务。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企业增加了借贷,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占GDP的比重。制造业、矿业、公用事业和服务业的投资都有所增加,并未出现衰退。

另一个误解是房地产投资可能会崩溃。

这一担忧并非完全站不住脚。2023年的房屋开工率(已开工的新建筑数量)仅为2021年的一半。 但我们必须清楚房地产投资减少所发生的具体背景。在2021至2023年期间,房地产投资仅下降了20%,因为开发商将更大份额的投资用于完成早年开工的住房项目。


北京北五环外某新楼盘售楼处 图源:新华社

2023年,竣工面积扩大到78亿平方英尺,首次超过了住房开工面积。这得益于政府政策鼓励银行专门向即将完工的住房项目提供贷款;如果政策放宽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贷款的限制,则会加剧房地产供应过剩的问题。

最后,还有一种误解,认为中国企业家已经心灰意冷,将资金转移出国。

毫无疑问,从2020年底开始,政府对大型民营企业,尤其是阿里巴巴的打压并未收到预期效果。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10年代中期,中国私人投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有企业投资。到2014年,私人投资几乎占全部投资的60%,而1978年这一比例几乎为零。

由于私人投资通常比国有企业的投资更具生产效率,因此私人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份额的不断扩大,对中国在此期间实现高速增长至关重要。

但这一趋势在2014年后发生逆转,中国政府不断将资源转向国有部门。 起初私人投资放缓幅度不大,但截至2023年,私人投资仅占总投资的50%。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民营企业家们会继续减少在中国的投资,转而选择将财富转移出中国。 但在这一问题上,这种悲观情绪同样没有得到数据支持。

首先,2014年后私人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份额下降,几乎是由民营企业主导的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所致。

如果剔除房地产,2023年私人投资将增长近10%。虽然部分知名民营企业家离开了中国,但仍有3000多万家民营企业在继续在中国投资。此外,未被官方归类为公司的家族企业数量在2023年增加了2300万家,总数达到1.24亿家,雇用员工约3亿人。

未来的真正挑战

尽管中国面临许多问题,包括强化经济控制所带来的问题,但夸大这些问题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面对中国给西方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挑战,夸大这些问题甚至会导致自满情绪。对美国来说尤其如此。

中国很可能继续贡献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并扩大其经济影响力,尤其是在亚洲的影响力。如果美国决策者低估了这一点,就很可能会高估自身与亚洲伙伴深化经济和安全关系的能力。

★本文编译:

刘佳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副研究员

编辑 | 陈静萍


IPP全球智库纵览|美智库:西方对华“去风险”面临重重挑战


IPP全球智库纵览|美国智库:是什么导致了中印关系紧张?

‍ ‍

IPP全球智库纵览|美智库:中国芯片产能的崛起令西方担忧


关于IPP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IPP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东莞一吊车吊臂砸向小车,2人被困!事发时雷雨预警

东莞一吊车吊臂砸向小车,2人被困!事发时雷雨预警

南方都市报
2024-06-16 18:15:13
奇迹出现了!蔡磊走出病房,不用鼻管和轮椅,正常工作气色极佳!

奇迹出现了!蔡磊走出病房,不用鼻管和轮椅,正常工作气色极佳!

小咪侃娱圈
2024-06-15 11:18:56
专家预测:2025年房价将会是现在的4-5倍!

专家预测:2025年房价将会是现在的4-5倍!

帝都观日记
2024-06-14 23:31:02
刘涛直播卖沙发太敬业!穿开叉裙赤脚躺沙发上,抬腿下来直接走光

刘涛直播卖沙发太敬业!穿开叉裙赤脚躺沙发上,抬腿下来直接走光

娱记掌门
2024-06-16 23:09:52
潘玮柏宣云婚后首次合体现身,女方颜值超高不输女星,太抢眼!

潘玮柏宣云婚后首次合体现身,女方颜值超高不输女星,太抢眼!

时尚小玥玥
2024-06-11 18:16:20
以军遭受数月来最大单次人员损失

以军遭受数月来最大单次人员损失

新京报
2024-06-16 14:56:07
凯尔特人官方:波尔津吉斯G5出战成疑

凯尔特人官方:波尔津吉斯G5出战成疑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6-17 07:53:05
当叶童同框赵雅芝,终于见识了自然老与“医美老”的差距有多大了

当叶童同框赵雅芝,终于见识了自然老与“医美老”的差距有多大了

时髦范
2024-06-13 09:08:52
尹烨对哈马斯的点评,这是最勇敢的科普

尹烨对哈马斯的点评,这是最勇敢的科普

关尔东
2024-06-06 08:56:59
升学宴用酒指南

升学宴用酒指南

小面姨美食日记
2024-06-15 18:33:46
浓眉:当文班亚马强壮起来后 他会是联盟的大麻烦

浓眉:当文班亚马强壮起来后 他会是联盟的大麻烦

直播吧
2024-06-16 23:36:09
6月前十天销量下滑23%:车都降成白菜价了,为啥越卖越差?

6月前十天销量下滑23%:车都降成白菜价了,为啥越卖越差?

汽车情报
2024-06-14 16:48:07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吃鱼思故渊
2024-05-16 21:48:21
曝林俊贤29岁女儿爱上6旬富商,频繁前往男方豪宅,一脸疲态离开

曝林俊贤29岁女儿爱上6旬富商,频繁前往男方豪宅,一脸疲态离开

开开森森
2024-06-17 07:56:59
毛主席女婿王景清:21年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队送行

毛主席女婿王景清:21年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队送行

春去花还在
2024-06-11 20:14:07
“美女你的臀部这么大,你不怕自己翻过来...”哈哈哈哈~

“美女你的臀部这么大,你不怕自己翻过来...”哈哈哈哈~

小陆搞笑日常
2024-06-17 07:30:13
清华大学“立功”了!中国芯实现换道超车,美企集体“破防”了

清华大学“立功”了!中国芯实现换道超车,美企集体“破防”了

嘿哥哥科技
2024-06-16 17:46:37
四川成都,男子开餐馆不景气,想请房东大爷降点租金,但大爷一口拒绝!

四川成都,男子开餐馆不景气,想请房东大爷降点租金,但大爷一口拒绝!

农村阿祖
2024-06-17 07:35:09
终结3连败!中国莎娃复仇,会师郑钦文,正赛对手确定,1姐翻车?

终结3连败!中国莎娃复仇,会师郑钦文,正赛对手确定,1姐翻车?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4-06-17 06:16:31
无耻!金曲奖取消王力宏对李玟致敬的表演,只因他宣传过中国文化

无耻!金曲奖取消王力宏对李玟致敬的表演,只因他宣传过中国文化

综艺拼盘汇
2024-06-16 12:57:49
2024-06-17 08:42:44
IPP REVIEW
IPP REVIEW
扎根真实世界,回应中国问题
1519文章数 23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枝江酒业的补税单,张道红的下马威

头条要闻

牛弹琴:乌和平峰会结束后 泽连斯基谈及中国改口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乌和平峰会结束后 泽连斯基谈及中国改口了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手机
数码
本地
旅游
教育

手机要闻

618折叠屏销量Top10:vivo超越华为夺冠

数码要闻

苹果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分批上线,重磅功能要等到 2025 年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旅游要闻

@毕业生,江苏这些景区可享免票或优惠

教育要闻

A地到B地,甲15小时走完,乙25小时,甲乙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