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黄菊妈:给毛主席当干妈,5个子女为革命献身,77岁登上天安门

0
分享至

当共和国走过第一个十年,神州大地的人们总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天安门城楼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观礼仪式,那些对革命、对国家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们将会欢聚一堂。

人群中,一位77岁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都亲切接见了她,这足以印证她的不平凡。



她是谁?为何一位山中的普通农妇能得到最高领导人的重视?

当人们将视线重新拉回那一段历史就会发现,她的一切过往,都令人肃然起敬。

天安门城楼上的老妇

国庆是一个全民性节日,承载着沉甸甸的国家记忆。

1959年是与众不同的,共和国经历了十年快速发展,空前盛大的阅兵仪式、举国欢腾的群众游行,都成为了激情燃烧岁月中的共同记忆。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都汇聚在天安门广场,他们兴高采烈地向祖国汇报这10年来在各条战线上取得的成绩,用举国欢腾、普天同庆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的中国再恰当不过。

那一天的首都宛若一个色彩缤纷的大花园,四处都是戏剧、音乐与舞蹈;

夜晚的天安门广场则更像是一个“水晶世界”,150多万民众载歌载舞,人们携带着各种乐器涌入了这片“欢乐海洋”之中。



而这次国庆还有个庞大的献礼工程,名曰“十大建筑”,它们汇集了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尤其是人民大会堂,仅仅10个月便完成了建造过程,可谓史无前例。

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周总理与朱总司令亲切地接见了一位老妇。

回顾过去的革命历史中,她的人生格外令人敬佩,若是没有她,整个中国的历史可能都要被改写。

黄菊妈”是毛主席对她的称呼,她真实的名字为黄菊喜



黄菊妈

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之后,毛主席回到了湖南,领导、发动了那场赫赫有名的秋收起义。

这一年对于中国革命是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历史的分水岭,从年初至年尾、从南方到北方,都发生了很多影响非凡的大事:势如破竹的北伐军原本象征着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可背叛了革命的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却再度引来血雨腥风。

共产党人则经历着大革命、大屠杀、大起义,逐渐转向土地革命的伟大转折,在此过程中,毛主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共两党之间本就是性质、宗旨完全不同的党派,原本合作的基础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可合作的不平等也为失败埋下了伏笔。

因为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工农群众之间的利益,而蒋介石则代表着买办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利益。

那时,淳朴的黄菊妈不会想到,她的家庭将会被卷入革命的战火之中。

过去的一二十年,以童养媳出身的黄菊妈因丈夫过早离世,只好通过乞讨的方式将3儿5女拉扯成人。

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还没有享福,就赶上了烽火狼烟的时代,没有大家,又哪来的小家呢?

1927年,毛主席来到黄袍呆了半个月时间,这次他碰巧住在了黄菊妈家里。



当地老人李连海还记得那次双方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他说:

“毛主席当时与黄菊妈的长子吴朝义长得很像,黄菊妈觉得这是一种缘分,于是就想要让毛主席当她的义子,毛主席很高兴地就答应了,这就有了‘黄菊妈’的叫法。”

黄菊妈虽不会读书识字,可她有正直的是非观。

2年后,红九大队进驻黄袍,黄菊妈看出红军是一支为了穷苦大众的队伍、是一支人民的队伍,因此她二话不说,回家就动员自己的长子朝义参加红军。



朝义十分懂事听话,听到母亲的表述,他立即收拾行囊参加了红军。

临行时分,这位伟大的母亲拉着儿子说:

“朝义,咱在家也没有好日子过,你只有参加红军,到了部队里好好听从首长的安排,干一个好样子出来!”

朝义点了点头,她永远没有忘记母亲的叮嘱。

彼时红军的局势也很被动,红九大队也接连转战湘鄂赣三省之边界地带,朝义上了战场便是英勇无畏,短短半年便立下功勋无数,经常受到部队嘉奖,当消息传回黄袍,母亲也为他而骄傲。

遗憾的是,朝义最终牺牲在了江西铜鼓。



当噩耗传回黄袍,黄菊妈落泪了,她当然知道战争是残酷的,可流下眼泪的那一幕,她还是不愿让子女看见。

面对其余的子女,黄菊妈还是镇定地说:

“哥哥就是你们的榜样,他是为了穷人翻身而死的,死得值得。”

就这样,她的次子朝丙、三子朝福、女儿凤桂、满桂接连被送到红军队伍之中。

在黄袍当地,黄菊妈的名气一下就大了起来,大家都知道这位英雄妈妈的伟大事迹,战场上的伤亡数字,落到每一个家庭身上都是难以接受的白发送黑发,可黄菊妈却选择将所有子女都奉献给了革命。

那时,年近半百的黄菊妈自己也投身进去,她总是帮忙护送红军干部,也会以农妇的身份掩护传递情报,她的家都成为了红军的一处交通站。



红十六军的主要领导者钟期光、傅秋涛、陈寿昌等人总是在她家中聚集开会,在黄菊妈眼中,这些指挥着战斗的领导者也是农民家的孩子,她也总是会关心与照顾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般。

自己的孩子也没让她失望,朝丙接连立功、朝福当上了赤卫队长、满桂成了交通员、凤桂是县苏维埃妇女部长。

1933年9月,毛主席第三次来到黄袍,黄菊妈的心里十分激动。

可没想到,因反动派何亚军的告密,毛主席陷入了危险之中,反动派军队把所有村民都给集合起来,他们挥动着手中的大刀与长枪,凶狠地喊道:

“要是不把共产党员给交出来,那就血洗黄袍山。”

情况已是万分危急,黄菊妈知道,若是那位“义子”在黄袍出了什么三长两短,将会对革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恰巧朝丙已经回家,此时也站在人群之中,黄菊妈当着所有村民的面指向自己的儿子:

“他是刚进村的,我们都不认识他。”

顿时,鸦雀无声,朝丙已然知道结果,他心领神会。

反动派拖走了朝丙,直接将他枪杀,鲜血混着泥土在地上流淌,黄菊妈一滴眼泪都没流下。



为了革命,这位母亲的选择,竟能如此坚决。

此时,黄菊妈仍有3位子女依旧在参加革命,可她没能想到,几十年后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只剩她自己了。

满门忠烈,一腔热血

就在朝丙牺牲后不久,又一个噩耗传回黄袍:凤桂在江西的一场战斗中光荣牺牲。



接连失去了三位子女,黄菊妈万分悲痛,她没有被击倒,反而坚定了革命的意志,她对朝福、满桂说:

“你们一定要奋勇杀敌,为哥哥姐姐们报仇,为穷苦人民打天下!”

朝福在红军中的名气也很大,他是大名鼎鼎的战斗英雄,仅仅加入红军2年就当上了独立连的连长,令敌人闻风丧胆,还有人这样评价道:

“只要有朝福在的地方,就有捷报传来。”

1934年的一天,朝福率领独立连七十多位战士在望湖洞被国民党保安大队包围,朝福在分析了局势后,意识到已是凶多吉少。

于是,他立即指挥部队突围,自己却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到了此时,黄菊妈已经没有儿子了,只剩下了一个女儿,她依旧坚持着革命必胜的信念,让女儿坚持革命活动。

没想到,乌云还是压住了黄袍的天空。

1937年,国民党联保主任吴云岩勾结保安大队葛皇甫等人将满桂抓住,他们还专门将人拖到了黄袍村前枪杀。

女儿被杀害时,黄菊妈就在一旁,当年她的儿子就倒在这片土地上。

葛皇甫的用意很简单,就是想要“立威”,他凶神恶煞地咒骂道:

“土匪婆子,我留你一条狗命去乞讨,让大家看看送孩子去参加红军的下场。”

其实,由于时局发生了变动,红军早在1935年就从黄袍撤离了,黄菊妈始终坚持在这里。



当地的国民党军队、保安队、土豪劣绅经常把黄菊妈抓去,这位英雄母亲已经受过三十多种毒刑,每一次都奄奄一息,反动派总是给她留一口气,目的便是让她当“反面教材”。

待到子女全部牺牲后,黄菊妈离开了家乡,她先后去了崇阳金竹坪、修水县桃花洞,在这些地方,她只能住在石岩、草棚与山洞之中,每天都过着原始人般的生活,与世隔绝,无人问津。

5个子女,却没人能给她一个幸福的晚年。

这位母亲的心中依然是充满希望的,她曾对每一位子女强调过“革命必胜”,她自己也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牺牲也从不意味着革命的停止,所谓革命,正是一群有信仰的人做着同一件事,谁抵达了胜利的彼岸都代表着结果落定,只要是我们,那就都一样的。

在原始山林之中,黄菊妈度过了十余年。

熬到了1949年,通城人民载歌载舞,他们终于迎来了解放。



黄菊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此时的她已是热泪盈眶,回望过去,孩子们牺牲在自己面前时,她强忍悲痛不让泪水落下,如今的她,终于能毫无顾忌地释放真情实感。

此时的黄菊妈已年过六十,她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不用再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而当初的那位义子,已是共和国领袖。

可这位英雄依然没有停止,她将继续完成孩子们没有完成的事业。

在清匪反霸、土改等运动中,黄菊妈依然参与其中,她总是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人们知道她的故事,都会投来敬佩的目光。

她唯一的孙子吴时斌回到了身边,吴时斌也是老人家中仅存之后。

谁都没想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菊妈立即动员孙子参加了志愿军,唯一的后代再度离自己远去,那时的黄菊妈,依旧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那几年,她则在家中靠纳鞋为生,还将积攒下来的一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了志愿军,让他们购买飞机大炮。

老人家并不知道飞机大炮具体值多少钱,可她却知道:再昂贵的价格,都是一块一块积攒而成的。

在新中国的建设阶段,老人依旧是最积极的,她还多次被评选为省、地、县劳动模范,再度全县闻名。

1959年的天安门城楼上,她再度见到了那位义子,“母子”俩时隔多年再会,有太多的话想说,话到嘴边,双手也紧紧握在一起。



1971年,89岁的英雄母亲黄菊妈与世长辞,湖北省省长张体学亲自撰写了挽联:黄袍山山山为革命圣地,吴菊妈妈妈是英雄母亲。

黄袍人乃至通城县的干部群众都不会忘记这位伟大的母亲,每到清明节与革命烈士纪念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黄袍山,向英雄母亲及儿女敬献花圈,表达着无限的哀思与敬仰之情。

她的墓地旁边,正是那5位子女的烈士墓。

若现在再去黄袍,便能看见年逾七旬的吴时斌一家八口人,他们就住在墓群附近,负责这里的卫生与管理。

当有外人前来扫墓时,吴时斌则会热情地赶来端茶倒水,讲述祖辈、父辈的光辉事迹,这是老人毕生的骄傲。

一片丹心照日月,五腔碧血写春秋。



舞台剧《黄袍母亲》的上演,也是对这位英雄母亲的追思,如今的黄袍风景秀丽,是湖北十大名山之一,这位从大山中走出的母亲,更是有着大山般博大的胸怀。

黄菊妈离去了这么多年,她的精神就像烧不尽的火,照亮着来人的前进方向。

若是回到过去,英雄母亲能提前洞悉孩子们的结局,她还会作出相似的选择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小啾咪侃侃史
小啾咪侃侃史
历史解说 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 欢迎关注
7354文章数 41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理想车友聚会多车连环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 车距较近

头条要闻

理想车友聚会多车连环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 车距较近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教育
手机
军事航空

伊姐周日热推:电影《沙漏》;动漫《眷思量2》......

旅游要闻

@毕业生,江苏这些景区可享免票或优惠

教育要闻

高考志愿怎么报?人民日报发布填报技巧→

手机要闻

消息称苹果计划为 iPhone 17 系列开发一款更薄的机型

军事要闻

以军宣布在加沙南部实行"战术暂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