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是妥妥的“水中霸王”,连毒蛇都不放过,肉质却比螃蟹还要鲜美

0
分享至

在广袤的大自然中,有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生物,它们常年隐匿于水草丛中,静静等待猎物上钩。

它们扁平的身体,锋利的前足,无一不展现着捕猎者的气质。

当你还在为它"昆虫"的身份感到惊讶时,它已经潜入水底,准备发起致命一击。

这就是活跃于我国南方的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杀手——田鳖。



本文内信源来自(观察者等),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田鳖,这个半翅目昆虫界的特立独行者,隶属于蝽亚目,负子蝽科。

它有个文雅的别名"桂花蝉",但这名字可不要被其所迷惑,它的本性可一点也不"文雅"。

田鳖常栖息于池塘、沼泽、溪流、稻田等浅水域中,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它们的身影。

这些看似平静的水域,实则暗流涌动,时刻上演着这位"水中霸王"的残暴统治。

说到田鳖的体型,它们在昆虫界中绝对是佼佼者。

雌性个体的体长可达60至82毫米,雄性个体稍小一些,体长在48至70毫米之间。

即便在昆虫纲中,这样的体型也属于大型级别了。



昆虫学家将昆虫按照体长划分为5个等级:微型昆虫(<2mm)、小型昆虫(3-14mm)、中型昆虫(15-39mm)、大型昆虫(40-99mm)和巨型昆虫(>100mm)。

可见,田鳖在昆虫界中称得上是"巨无霸"了。

田鳖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为它们的捕猎行为提供了有力保障。

它们那宽大扁平的身体,背面覆盖着坚硬的几丁质外骨骼,宛如一副天然的盔甲,抵御外界的伤害。

与蝗虫、螳螂等昆虫不同,田鳖并没有发达的翅膀,这使得它们失去了在天空翱翔的能力,但也让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水下环境。

两对粗壮有力的步足,既是田鳖高速游动的"桨",也是它们擒拿猎物的"铁钳"。



潜伏和伪装,是田鳖捕猎的看家本领。

它们喜欢躲藏在水底的枯枝烂叶中,或是附着在水生植物的根茎上。

暗棕色的体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斑纹和突起,让它们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为一体。

静止时,田鳖几乎与泥沙、碎石别无二致。

就连警惕性极高的小鱼、虾蟹,也很难察觉到它们的存在。

这种超强的隐蔽能力,让田鳖在捕猎时占尽先机。

一旦猎物游到田鳖的伏击范围内,它们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

只见田鳖前足一伸,锋利的钩爪瞬间刺入了猎物的体表,牢牢地将其钳制。

猎物越是挣扎,钩爪就陷得越深。

此时的田鳖,犹如一个训练有素的格斗高手,紧紧地抱住对手,不给其一丝反击的机会。



接着,田鳖会用口器刺破猎物的表皮,将自己的唾液注入其体内。

这种唾液富含多种高活性的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猎物体内的肌肉组织、内脏器官等溶解成一滩"肉汁"。

田鳖再用口器将这些液化的"营养液"吸入体内,饱餐一顿。

整个捕猎过程,快速、残暴、高效,堪称昆虫界的"完美猎手"。

田鳖的食谱之丰富,在昆虫界中也属罕见。

鱼、虾、蟹、贝、螺、蚌,稻田和池塘中游曳的各类小型水生动物,都是它们的潜在猎物。

就连体型相对较大的蛙类,也常常难逃田鳖的魔掌。

一些性情凶猛的小型毒蛇,如银环蛇、尖吻蝮等,也会成为田鳖的盘中餐。



面对这些猎物,田鳖不但毫无惧色,反而更有一种"以毒攻毒"的狠劲儿。

它们首先会用前足死死箍住蛇的七寸要害,使其动弹不得。

然后,田鳖会从蛇的腹部下口,一点点将其体内的组织液化,直至尽数吸食殆尽。

有研究表明,田鳖体内含有多种抗蛇毒因子,可有效中和蛇毒的毒性。

这赋予了它们与毒蛇抗衡的底气和勇气。

除了以上这些常规猎物外,田鳖在捕食对象的选择上似乎并不挑剔。

它们秉承着"有机会就下口"的原则,连同类也不放过。

田鳖之间的同类相食现象十分常见,尤其在食物短缺或种群密度过高的情况下。

年长的田鳖会毫不留情地捕杀和吞食幼小个体,以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

这种"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虽残酷,但也在客观上起到了调节种群数量的作用,使得田鳖种群能够长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于生活在田间地头的农民朋友来说,田鳖这种凶残的习性无疑是个"灾星"。

不少农民在下田劳作时都曾不小心踩到过田鳖,结果换来的是一阵钻心的疼痛。

田鳖锐利的口器会刺破皮肤,注入消化液,导致伤口红肿发炎,严重者还会留下终身残疾。

此外,田鳖还会通过捕食青蛙等益虫,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

众所周知,青蛙是稻田害虫的天敌,它们以蚊蝇、蚂蚱等昆虫为食,在控制病虫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只青蛙一天可以捕食100多只害虫,一年累计下来,可以为农民减轻大量的农药施用量和劳动负担。

然而,田鳖却成为了青蛙的"克星"。



它们以青蛙为主要食物来源,甚至连青蛙的卵和蝌蚪也不放过。

在田鳖活动频繁的水田里,青蛙的数量往往会大大减少,有时甚至难觅其踪。

青蛙数量骤减,必然会导致稻田害虫数量激增。

农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防治病虫害,施用更多的农药,既增加了种植成本,又带来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隐患。

久而久之,稻田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粮食产量和品质也难以保证。

农民和田鳖的矛盾由此愈演愈烈。

可田鳖依靠自身出色的伪装能力,总能逃脱农民的捕杀。

对于农民来说,这真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俗话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人类的眼光总是容易落在哪些华而不实的表面,忽略了生机勃勃的生活在身边的小生灵。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美食文化的创新发展,田鳖这一曾经被人类视为洪水猛兽的生物,如今竟也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原来,在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田鳖早已跻身美食之列。

它们不仅是当地人餐桌上常见的佳肴,更是招待贵宾、外国游客的特色菜品。

当地人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田鳖菜肴。

比如在老挝,人们喜欢将田鳖与竹笋、辣椒等食材一起烹制成汤羹;在柬埔寨,人们则偏爱将田鳖炒制成辣味十足的下饭菜;在缅甸,人们常将田鳖与各种蔬菜、豆类煮成浓稠的咖喱。



这些菜肴虽然做法各异,但都充分利用了田鳖的鲜美肉质和独特风味,展现出东南亚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据品尝过田鳖美食的食客描述,经过厨师的巧手烹制,田鳖的肉质鲜嫩润滑,富有弹性,完全不输给螃蟹等海鲜。

它的肉质口感细腻,没有过多的肌腱和腥味,吃起来十分舒爽。

尤其是田鳖的腹部,饱含着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味道尤为鲜美。

一些食客还发现,田鳖肉中还带有一种独特的清甜味,回味悠长,令人难以忘怀。



这种清甜味被认为是田鳖体内富含的某些氨基酸和矿物质在烹煮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是其他食材难以替代的。

食材学专家对田鳖的营养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它的确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动物性蛋白来源。

研究表明,田鳖体内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5-20%,而且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例非常合理,接近人体需求的最佳比例。

这意味着,人体对田鳖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极高,食用后更容易将其转化为肌肉、细胞等身体组织。

除了蛋白质,田鳖体内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人体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矿物质如钙、磷、铁等,对维持人体骨骼、牙齿健康和造血功能至关重要;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则参与人体多种代谢过程,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健康。



综合来看,田鳖可谓是一种全面均衡、营养价值极高的食材。

随着田鳖营养价值的不断挖掘,它在东南亚国家的市场需求也水涨船高。

许多餐馆将田鳖作为招牌菜品,吸引大量的本地食客和外国游客。

一些高档餐厅甚至推出了以田鳖为主题的套餐,每一道菜都以田鳖为核心食材,并搭配各种时令蔬菜、水果和香料,令人目不暇接。

在泰国曼谷的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主厨特别推出了一款"田鳖三吃"套餐,将田鳖分别制作成炸物、汤羹和沙拉三道菜,每一道菜都各具特色,让食客大呼过瘾。

在越南胡志明市的一家网红餐厅,厨师则发挥创意,用田鳖制作出了披萨、寿司等西式和日式菜肴,将传统食材与现代烹饪技法完美结合,令人耳目一新。

消息一经传开,田鳖瞬间身价倍增。



它们从稻田边的"害虫"摇身一变,成为了餐桌上的"上等货"。

因其体型硕大、肉质鲜美,加之营养价值突出,田鳖的市场价格水涨船高。

据调查,在泰国和越南等国,田鳖的活体零售价高达每只8至10元人民币,相当于普通昆虫的数十倍。

在一些高档餐厅,一道田鳖主菜的价格更是高达数百元人民币。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田鳖美食虽然价格不菲,但对营养和口感的追求令他们趋之若鹜。

一顿4人份的田鳖大餐,价格动辄上千元,但仍有不少食客慕名前来,只为尝一口鲜。

然而畅销的背后,田鳖的生存现状却令人堪忧,大量的捕捞和消费,使得野生田鳖资源濒临枯竭。

加之生境污染、农药使用等人为因素干扰,田鳖种群数量持续下降。

即便是人工养殖,也面临着饲料配比、疾病防治等诸多技术难关,养殖成本居高不下。

如何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之间寻求平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上海人那么好辨认?网友:身上有上海味!

为什么上海人那么好辨认?网友:身上有上海味!

开玩笑的水母
2024-06-20 19:15:50
报道称理想汽车北京工厂堆放大量MEGA

报道称理想汽车北京工厂堆放大量MEGA

DoNews
2024-06-20 14:21:10
民调:英国工党将赢得百年来最大胜利

民调:英国工党将赢得百年来最大胜利

参考消息
2024-06-20 14:32:07
中国逆袭!ASML震惊:近百台光刻机横空出世,谁主沉浮?

中国逆袭!ASML震惊:近百台光刻机横空出世,谁主沉浮?

嘿哥哥科技
2024-06-20 15:40:06
王思聪女儿王闪闪变“国民公主”,一天涨粉5位数,评论区炸锅!

王思聪女儿王闪闪变“国民公主”,一天涨粉5位数,评论区炸锅!

郑丁嘉话
2024-06-20 16:24:31
全球排第一的行李箱:去年比LV还要受欢迎,在中国市场增幅达88%

全球排第一的行李箱:去年比LV还要受欢迎,在中国市场增幅达88%

柳先说
2024-06-20 12:11:27
昨晚,阿里曝出一个大消息,风向彻底变了!

昨晚,阿里曝出一个大消息,风向彻底变了!

悠闲葡萄
2024-06-20 10:13:05
河南女学霸2次高考查分,从627分变成335分,到底怎么回事?

河南女学霸2次高考查分,从627分变成335分,到底怎么回事?

莉雅细细谈
2024-06-17 20:44:48
紧急提醒全体股民,A股即将迎来超级大变盘,明天A股一定这样走!

紧急提醒全体股民,A股即将迎来超级大变盘,明天A股一定这样走!

奔走的股市
2024-06-20 12:23:08
金融圈突发!李一平,被查!

金融圈突发!李一平,被查!

中国基金报
2024-06-20 19:37:35
歪戴警帽、休闲裤、休闲鞋、叉着腰,这是警察吗,警容警貌何在

歪戴警帽、休闲裤、休闲鞋、叉着腰,这是警察吗,警容警貌何在

附允历史观
2024-06-20 16:37:12
本来想辟谣,但看了江西女婴的死亡率,真是残酷的事实沉默的真相

本来想辟谣,但看了江西女婴的死亡率,真是残酷的事实沉默的真相

开玩笑的水母
2024-06-20 12:56:12
“骗”了我们30年,韩红父亲竟是家喻户晓的他!难怪没人敢得罪

“骗”了我们30年,韩红父亲竟是家喻户晓的他!难怪没人敢得罪

蜉蝣说
2024-06-19 21:41:10
荷兰首相吕特宣布担任北约秘书长,国际安全局势或迎来重大改变!

荷兰首相吕特宣布担任北约秘书长,国际安全局势或迎来重大改变!

影视解说阿相
2024-06-20 06:32:55
城市资本力丨新一线城市武汉A股一季报:净利润超10亿元企业数不如长沙、苏州,九州通营收领跑,天风证券成“亏损王”

城市资本力丨新一线城市武汉A股一季报:净利润超10亿元企业数不如长沙、苏州,九州通营收领跑,天风证券成“亏损王”

时代商学院
2024-06-20 10:00:29
“中国首次将核弹头置于高度战备状态”

“中国首次将核弹头置于高度战备状态”

枢密院十号
2024-06-17 23:44:53
震惊!旁边的同事,猝死了

震惊!旁边的同事,猝死了

蚂蚁大喇叭
2024-06-19 09:44:52
电动车因颜值高4天内被盗3次!警方:3人到手后疯狂驾驶2小时,仍意犹未尽

电动车因颜值高4天内被盗3次!警方:3人到手后疯狂驾驶2小时,仍意犹未尽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20 10:50:27
乔治:交易来哈登增强了进攻,但脏活都我和莱昂纳德来干了

乔治:交易来哈登增强了进攻,但脏活都我和莱昂纳德来干了

懂球帝
2024-06-20 13:17:09
创新低,人民币闷声下跌!

创新低,人民币闷声下跌!

暴财经
2024-06-20 11:56:34
2024-06-20 21:34:44
青栀伊人
青栀伊人
围绕历史的瞬息,看世界之变化
833文章数 2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被保险人"呼吸心跳骤停"死亡 保险公司以猝死为由拒赔

头条要闻

被保险人"呼吸心跳骤停"死亡 保险公司以猝死为由拒赔

体育要闻

绿军的真老大,开始备战下赛季了

娱乐要闻

叶舒华参加柯震东生日聚会,五毒俱全

财经要闻

深圳一网红学位房14万/平跌到4万/平

科技要闻

小米SU7流量泼天,富贵却被蔚来接住了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旅游
数码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小孩多大才可以掏耳朵?守护宝贝听力,掏耳知识不可少!

本地新闻

2024·合肥印象|用崭新视角对话城市发展

旅游要闻

铁路儿童票新规 已有超4900万小旅客免费出行

数码要闻

双塔双风扇8热管!超频三泰拉巨风RZ820风冷散热器图赏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