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寺庙功德箱里的钱,最后都花哪去了?看完这些以后,你还想捐吗?

0
分享至

大家每次去寺院烧香的时候,是不是都会虔诚地,向佛祖磕头?顺带捐点香火钱,替家人和自己求个好运、平安什么的。

可是佛家戒律里,和尚是不准接触,金钱财物的。

那这么多寺院里的善款、香火钱,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们又最终花在了哪呢?

估计看完下面的内容后,你就再也不想,随意往寺庙功德箱里,捐钱了。



功德箱造型有讲究?

古往今来,香火钱、善款、功德箱,一直都是佛门寺院,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从物理结构来看,功德箱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开口朝上的和开口朝前的。



开口朝上的功德箱,俗称"铁匠钱"箱,表面只有一个硬币投入口,基本上常人无法轻易打开。

这类箱子通常由,当地政府或景区统一管理,定期进行"开箱"收割。

通常来讲,这些钱主要用于,寺庙的日常运营,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而开口朝前的功德箱,则方便寺庙僧人,自主掌控善款的使用。

理论上这部分钱,同样应当用于修缮庙宇、供奉膳食等。

但由于普遍意义上,缺乏外部监管,被寺庙僧人私自贪污、挥霍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除此之外,近年来还出现了,"移动支付功德箱"的概念。

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现金不再流通,而推出的扫码捐赠方式。



这种做法,除了感官上缺乏了,一丝丝仪式感外。

在事实上给予了,布施者更多的便利,但这些善款的使用途径,照理说也应该是,并无二致。



捐的钱都去哪儿了?

虽说功德箱钱财,理论上是属于寺庙所有,但其实在法律层面上,这笔钱是归属于,宗教活动场所的,非个人或集体私有财产。

在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的,《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中有明文规定。

宗教的一切收入,都得按照国家会计法,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按时合规的入账



同时,但凡设有捐款箱的寺庙,都得明确指定三人,管理钱箱。

并且开箱取钱的时候,一定得是三人同时到场,当面清点数额。

这也就从根上杜绝了,个人贪墨香火钱的可能性。

那么,既然个人僧侣不能使用,这些钱被取出后,又真正用到了哪些地方呢?



从理论上来讲,功德钱主要用于,以下的几个方面:

最大头的就是,维持寺庙的日常运营开支。这里面主要包括,全寺僧人的伙食费、工资,水电气开支等。

毕竟,如今不少寺院的住持和僧侣,都是高薪应聘进来的。

这些高学历的“人才”,可是按月、按年拿收入的,这笔钱自然要靠,寺庙里的香火钱出了。



还有一个花钱的“大户”,那就是,寺庙建筑物的修缮与维护。

像是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刹,是经常需要,对建筑群和塑像,进行修缮维护的。

什么重塑金身,什么庙门刷新,这些动到土木的活,那也是没钱不行的。



当然了,光是修修补补也是不行的,一般大的寺庙,通常会隔段时间,就会搞次重建扩建工程。

就比如,如今一些走入规模化运营的寺庙,他们会利用功德钱,来开展扩建新院落工程。

当然了,这些土地和附近的树木,都是国家划归他们管理的资产。

这其中的佼佼者,就当属我们耳熟能详的少林寺了,而如今的方丈释永信大师,更是管钱的一把好手。



除了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外,寺庙也会搞些,公益慈善活动。

就像是,传统寺庙会定期举办,施粥等公益活动。

而这些所需支出,也是要依赖,功德箱收入的。



而一些大家不常见的,应酬招待开支,也是比不菲的支出。

不可否认,现状下寺庙也难免,要应酬一些上级领导和贵客。

而这些钱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自然也要从香火钱里出了。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些其他名目的花销,也成为了支出渠道,就如同寺庙也需要,营销推广费用。

这里面就包括,出版书籍、发行光盘、拍卖文物等等。

当然了,从上文列举的用途不难看出,一些大寺院事实上,已经呈现出,半商业化运作的态势。

别的不说,光是那笔"应酬开支",就透着股浓浓的,商业投资气息。



“变味”了的,佛门净地

除此之外,我们在报章媒体上,也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新闻:

某寺院斥资数亿,打造了一处旅游景区;某处千年古刹,因过度商业化运作,而饱受诟病...

种种迹象都在说明,越来越多的寺院,已经把过多精力,放在了经济利益的追逐上。



有的寺院更是对功德善款,赤裸裸加以牟利。

就比如,他们会推出售卖,种种所谓"开光"饰品,或定制木鱼、佛珠等;

还在在寺内开办,有偿素斋或上供祈福酒家;



更是举办一系列节目,吸引游人,让来往信众无所不捐;

甚至出现了,圈地自建"道观寺院"的,奇葩现象。

这一切的一切,在曾经虔诚的信众们看来,自然感到非常的不适。

也有理由怀疑,寺院是否已经彻底叛离了,佛门该有的本心。



就在不久前,著名导演陈凯歌,在微博上公开炮轰了,一处寺院的商业氛围。

他直言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给寺院捐钱,因为寺院已经完全是,“商人”了!

这番狠话虽然直白了些,但却道出了,不少老游客和善信们的,心里话。



按理说,信众布施并非等价交换,功德箱钱的奉献,原本就是一种无私的,慈善捐赠行为。

可当看到捐赠的善款,被如此肆意糟蹋、玷污了佛法精神之时,人们自然就会对布施,产生猜疑和反感。

反而宁可把钱捐给,其他公益慈善团体。



世界宗教的布施与捐献

其实,不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佛教、道教,在世界各地的寺院教堂,接受信众的布施捐献,都是一种惯例

比如,在耶路撒冷的教堂,你会看到许多虔诚的基督徒,将钞票塞进去布施箱。

再比如麦加的清真寺,富有的穆斯林,也会在这里慷慨解囊,奉献自己的祷告钱财。



在西藏,藏传佛教的寺院游人如织,过去也曾一度,因为过多的商业化营销,而受到诟病。

不过近年来,达赖喇嘛和很多高僧大德,都公开呼吁过,寺院要反过来限制,来自游客的布施,把精力重新放在修行上。



如今的拉萨大昭寺、哲蚌寺等,已经不再主动向游客募捐。

取而代之的是,每年两次向附近藏族同胞"化斋"——接受当地僧侣和居民的供养。

这些来路清白的供养,才是维持寺院运作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佛教戒律中,和尚出家人是不允许,接触钱财的。

为了避免从事,任何与金钱相关的活动,从而玷污了出家人的清净身份,佛教有"不执受金银财物"的戒规。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寺院都设有,"俗家""化主人"一类的职位。

目的就是为了,由在家信众来主持寺院的,收支和理财事宜。

而真正僧人们,只负责教化,宣讲佛法。



不过,现代社会毕竟注重法治,为了基本生活上的需求,有些地区的寺院,也允许僧人拿有工资。

而寺院日常活动,所需的香火钱、功德箱捐赠等,理应也归俗众管理。

总的来说,佛教的本源教义,还是倡导"离群索居"、返璞归真的清苦生活。

只是随着时代变迁,有些开放程度不同。



坚持不收钱的寺庙有哪些?

尽管商业寺院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已经相当普遍。

但我国幅员辽阔,到底还是存在一些,坚持不收钱、回归传统的净地。

比如说,在四川峨眉山,当地政府就曾下令,禁止在金顶、报恩等道观内,设置各类"功德箱",以净化风气。

访客们上香,完全不需要给钱,就连化斋的机会,都被干脆取消。



福建也有很多,这样的小寺庙,如天游、南华等

游人可以在寺门口,白白领取香火,无需给钱。

而寺院的维护费用,则由当地信众长期供养,从不向游客伸手要钱。



此外,我国至少还保留着,行脚僧人的习俗。

这类云游四方的僧人,靠化缘为生,但绝不向游人索钱,他们只会郑重叩谷,接受路人最朴素的供养。



罕见的是,浙江普陀山的佛教文化遗产公园,就聘请了几十位这样的行脚僧。

只要看到他们,就能感受到传统僧人,应有的清贫淡泊之风。

对于现代化都市里的百姓来说,这份返璞归真也许正是,重新启发虔诚之心所需要的。



加强监管,减少铜臭气

撇开个别的例外不谈,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寺院确实存在着,一些管理和监管的缺失。

比如,开口朝前功德钱箱的管理,就缺乏有效监督。

再比如,寺院大规模上市上项目,就免不了会产生,一些利益纠葛和管控疏漏。



专家指出,要遏制佛门不正之风,最根本的还得从源头入手。

一方面要加强,宗教组织的自我净化、自我约束。

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保证功德善款用在正道上。



终归来说,佛教的慈悲精神,是不应被商业氛围所冲淡的,回归到佛门的初心本怀才是正途。

只有这样,功德箱才能重拾,其原有的神圣意义,佛门也才能为,人们所信赖和景仰。



后记

最后,分享一段禅语以作结尾。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升半合,恒念勿踌躇。

唯愿寺院功德不被蒙尘,永葆佛门正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实在想不明白!一个球队替补,拿着300万底薪,为什么都叫他巨头

实在想不明白!一个球队替补,拿着300万底薪,为什么都叫他巨头

球毛鬼胎
2024-06-15 15:10:53
“难度直线飙升,堪比高考”!上海中考作文题公布,进来挑战→

“难度直线飙升,堪比高考”!上海中考作文题公布,进来挑战→

上观新闻
2024-06-15 18:19:51
秦岚带火了一种美拉德新穿法:夹克+短裙+乐福鞋,时髦洋气又减龄

秦岚带火了一种美拉德新穿法:夹克+短裙+乐福鞋,时髦洋气又减龄

蓓小西
2024-06-16 09:42:23
52岁大姐与57岁大哥,搭伙2年,大姐:他什么都好,就一点受不了

52岁大姐与57岁大哥,搭伙2年,大姐:他什么都好,就一点受不了

夫妻谈资局
2024-06-13 19:50:35
申花17岁前锋刘诚宇连续3场梅开二度,9球登顶U21联赛射手榜

申花17岁前锋刘诚宇连续3场梅开二度,9球登顶U21联赛射手榜

懂球帝
2024-06-15 21:34:10
10.61万亿经营贷,要爆了!

10.61万亿经营贷,要爆了!

说故事的阿袭
2024-06-14 17:35:56
又上当了!老美急哭:我只是想吓吓你们而已,不要当真啊

又上当了!老美急哭:我只是想吓吓你们而已,不要当真啊

芯怡飞
2024-06-10 10:49:06
浙大数学教授向姜萍发出诚挚邀请,与招生办唱起了对台戏!

浙大数学教授向姜萍发出诚挚邀请,与招生办唱起了对台戏!

娱乐的宅急便
2024-06-15 19:15:30
还记得上海电视台的主持人和晶吗?

还记得上海电视台的主持人和晶吗?

综艺拼盘汇
2024-06-16 07:25:09
小米SU7被曝电机故障率高,是英飞凌的锅,还是特斯拉的旧伤?

小米SU7被曝电机故障率高,是英飞凌的锅,还是特斯拉的旧伤?

路咖汽车
2024-06-15 17:31:12
0比3爆冷无缘4强!日本队头号种子被打懵,还敢放言赢中国队吗

0比3爆冷无缘4强!日本队头号种子被打懵,还敢放言赢中国队吗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16 06:05:03
湖北设4站,这条高铁要来了

湖北设4站,这条高铁要来了

鲁中晨报
2024-06-16 10:35:05
江苏拿下全球三分之一订单,三市联手打造我国唯一集群

江苏拿下全球三分之一订单,三市联手打造我国唯一集群

江苏城市论坛
2024-06-15 21:18:55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吴英杰接受审查调查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吴英杰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4-06-16 11:03:46
黄埔四期胡琏将军个人档案:撇开意识形态,不得不为其人格击节!

黄埔四期胡琏将军个人档案:撇开意识形态,不得不为其人格击节!

小刀99
2024-06-15 14:54:13
1960年,王光美和女儿在北戴河海滩

1960年,王光美和女儿在北戴河海滩

视点历史
2024-06-13 17:33:24
清华本硕,CPA+司考顶配的37岁金融男,被裁后竟然找不到工作,只求能还房贷…..

清华本硕,CPA+司考顶配的37岁金融男,被裁后竟然找不到工作,只求能还房贷…..

毯叔盘钱
2024-06-15 09:10:09
金融圈重磅!杨朝晖,任上被查!

金融圈重磅!杨朝晖,任上被查!

鲁中晨报
2024-06-15 12:11:05
G7发表联合公报要求俄向乌赔偿超4860亿美元损失,俄方暂未回应

G7发表联合公报要求俄向乌赔偿超4860亿美元损失,俄方暂未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4-06-15 14:24:10
144小时过境免签,回国后后遗症集体爆发,文明灯塔如何持续点亮

144小时过境免签,回国后后遗症集体爆发,文明灯塔如何持续点亮

囧囧智说
2024-06-15 14:20:33
2024-06-16 11:18:44
风起云间
风起云间
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共同进步成长。
479文章数 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本地
游戏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中年女性还是穿连衣裙最有气质!裙摆过膝、腰部收紧,巨显瘦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地狱潜者2》确认不会有故事模式:难度如同打造新作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