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伊朗领导人为何爱坐直升机出行?流水的总统,铁打的总统专机

0
分享至

近日,伊朗总统莱希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以及一众政府高官因直升机事故不幸罹难。

当天,莱希率领众多内阁官员分别乘坐三架直升飞机,去了伊朗的东阿塞拜疆省,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共同为两国边境的一个大坝工程揭幕。





归途中,莱希的那架直升机在东阿塞拜疆省茫茫山区的大雾中坠毁。机上9人全部遇难。他们分别是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省省长马利克,一名伊玛目,两名保镖,三名机组人员。

不过,早在最开始报道的时候,新闻中多形容莱希的专机是被迫进行了“硬着陆”,而非“坠毁”。

硬着陆?似乎,在空难前,咱们印象里的“硬着陆”,都是用在房地产领域的。

简单说,飞机的“硬着陆”是指,飞行器未经专门减速装置的缓冲,以较大速度直接冲撞地面的着陆方式。

如果“硬着陆”到平地或者水面还好一点,但是这次,可是掉在大雾弥漫的丛林里了。



而坠毁则为,飞行姿态不可控,直接以旋转或翻滚的姿势冲向地面。

所以,相较于“坠机”,虽然这两种形式的空难都很可怕,但“硬着落”还是更具生还可能的。

甚至,一时间曾有很多真真假假的消息传出,说已经和莱希专机取得联系,总统已找到并被紧急送医等等。

但没多久,伊朗官方就给出了正式定论,包括莱希总统在内的机上9人,确认全部遇难。



其实,但凡有点常识的人,或许也能判断出,直升机+复杂山地+大雾天气,即便是“硬着落”,上面的人,依旧很难活下来。

结果,一时间,各种阴谋论又开始在网上热传。最大嫌疑指向了那两个国家。

持阴谋论者的一大论据就是:

三架飞机同时都在大雾中飞行,为何只有莱希总统的直升机突然出了事故?那两架平安返回的都是俄制米-171;出事的这个偏偏是从美国进口的贝尔-212。

还有莱希总统专机坠毁的东阿塞拜疆省,恰好是和阿塞拜疆接壤的边境地区。而阿塞拜疆目前正跟美国走的很近。



进而有人推论,可能是美国在阿塞拜疆境内搞了一些电子干扰设备,导致这架飞机的电子系统出现了故障。

这,怎么说呢?

猛地听起来好像分析的很专业,但你如果翻回去再看看,或许就对那个“阴谋论”不会太感兴趣了。

本次坠毁的直升机是一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的美制贝尔-212,已经年过半百,严重超龄(正常的直升机的服役年限,多在25年到30年之间)。


机内的画面

据称,这架贝尔-212都没有信息化雷达和地形测绘仪,也没有夜视摄像头,甚至连应急信标都不靠谱,桨叶只有两个(反桨升力不足)。

最致命的还在于,对于直升机而言,发动机一出故障,大概率就是灾难性的了。因为,直升机没有机翼,无法滑翔和缓冲,失去动力后就会像一坨铁似的径直掉下去。所以,直升机本身的事故率向来就不低。

而且,直升机的整个坠毁过程中,螺旋桨、尾桨高速旋转,砸到地面四处乱飞,对机上人员也是极大的威胁。比如,四年前坠机的科比,据说发现时身体已经被螺旋桨切碎,场面相当恐怖。



同理,在坠落过程中直接跳伞的话,人也很容易被切成几段(目前只有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的卡-50/52系列专用武装直升机专门设有弹射逃生系统——在弹射前先炸掉旋翼)。

可以说,一旦直升机下坠,里面的人几乎只能全靠“一身正气”硬扛了。

这就让人感到很疑惑了,伊朗总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为何要给大佬安排这种不靠谱的“坐骑”呢?



很简单,这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大家都知道,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国一直对伊朗保持着全方面封锁。这种情形下,伊朗要想搞工业,特别是军工,除了苏联/俄罗斯方面的进口,以及自力更生搞国产和逆向工程外,就是硬着头皮继续修修补补巴列维王朝时代留下的那些美国货了。

因为难以获得足够的备用零件,伊朗不得不去黑市上去千方百计的“淘”,或者“拆东墙补西墙”,以保持剩下的“美国货”们还能正常运转。

实际上,要说伊朗的飞机员和维护保养的技术人员,他们手艺还是相当可以的。像巴列维王朝后期从美国进口的F-14战机(波斯猫),服役快50年了,至今还有数架保持着随时能上天打的状态;而且,配的还是伊朗的国产导弹。



但搁不住,手艺再精湛,任何零部件它也有个寿命,如此严重超期服役,别说战机了,连伊朗的民航客机也成了空难的重灾区。据统计,自1980年代以来,已有近2000名伊朗人在飞行事故中丧生。

所以,这样的国情下,伊朗总统乘坐超高龄飞机出访,也不算很夸张。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又会问了,那总统做个固定翼飞机不行吗,为什么非要选择直升机出行呢?

其实,这也主要跟他们的国情有关。

相对于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机动性好,尤其适合交通不便的山区地形。



而固定翼战机对机场跑道的要求较高,通常要在平坦的陆地上滑行1000-1500米才能顺利起飞。降落时同样也需要滑行很长一段距离。

伊朗,则正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崎岖的山脉把各种盆地、高原分隔开来,平均海拔在900-1500米之间,境内还有1/4的面积是沙漠。



加之伊朗的基础设施也很差,普通公路总里程不到4.5万公里,高速公路只有2700多公里,铁路不到1.5万公里。

对比之下,咱们的江苏省面积只有伊朗的1/15,但公里历程却是伊朗的近四倍。

所以,他们出访走公路不顺畅;也很难像朝鲜最高领导人那样,把最不容易出问题的火车用作一个主要出行工具。



这可不是普通的“绿皮车”,而是一列“装甲火车”

另外,伊朗的机场数量也很少,一些地区根本无法正常起降固定翼飞机。

那么,面对较差的交通系统,伊朗高层领导们出席不太远的国内活动,坐直升机自然是首选的了。



所以我们看到,伊朗领导人都“爱”坐直升飞机到外地。其实,更准确的说,是他们“习惯”坐,或者更像是不得不“坐”。

典型的就是本次莱希总统出行的目的地,伊朗和阿塞拜疆交界的东阿塞拜疆省。这个飞行环境,显然是固定翼飞机难以胜任的。


莱希总统乘坐的贝尔212起飞时的画面

不过,可能有人还会问,伊朗手里也有上世纪90年代引进的俄制米-171,之前莱希总统曾经坐过很多次(下图);而且,这回去参加活动的三架直升机,除了莱希的那架美制贝尔-212,另外两架没出事的均为米-171。



要说米-171,确实优点不少。除了“年轻”,还非常皮实扛糟,载重量大,价格便宜,维护简单,生产量巨大,零件也很容易搭配。

但论舒适度,这个米-171就明显不如贝尔-212了,特别颠簸(莱希总统也是60多岁的老人家了),噪音及大,据说是类似于拖拉机的那种声音(直升机降噪技术门槛还是很高的)...作为总统公务机,粗大的米-171在外交场合,显得不是很体面。

总之,有关幕后真相咱们还是等待最终官方解释为好,但目前看,这其中或许不一定真有什么惊天大阴谋。毕竟,直升机这玩意本身就容易出事。一旦出事下坠,里面的人大概率会丧命,而且死状极其悲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黄娜老师
黄娜老师
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头像是本人
1111文章数 113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报道称中国或对欧盟乳制品发起反补贴调查 商务部回应

头条要闻

报道称中国或对欧盟乳制品发起反补贴调查 商务部回应

体育要闻

绿军的真老大,开始备战下赛季了

娱乐要闻

叶舒华参加柯震东生日聚会,五毒俱全

财经要闻

日本银行巨头突然爆雷!

科技要闻

小米SU7流量泼天,富贵却被蔚来接住了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游戏
亲子
手机

中年女性穿衣的重点,不在衣服的数量多少,而在于这三个方面

本地新闻

2024·合肥印象|用崭新视角对话城市发展

《EVE Vanguard》Steam页面 暂不支持中文

亲子要闻

9个月宝宝遇见榴莲,表情变化才是亮点

手机要闻

喜大泪奔,华为Pura 70系列总算降价,入手国产自主手机不再是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