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何古代宝刀能削铁如泥,科技进步后,现在的刀反而做不到了?

0
分享至

引言:

在阅读武侠小说之时,观众常常会被其中坚硬锋利的武器所吸引。

比如在《倚天屠龙记》里,两把经常被江湖人提及的武器,倚天剑和屠龙刀,就是传说中成为武林高手的必备武器。

这类武器质地坚硬,削铁如泥,不仅使用起来十分趁手,在面对敌人的进攻时也能强力反击。

小说来源于生活,武侠小说当中虽然有虚构的情节,但是在描写古代的武器上却有着一定的还原度。

古时候的诸多锋利宝刀,在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削铁如泥。



可是到了现代社会,我们的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常见刀具,却没有办法再达到古代那样的锋利程度。

明明科技在进步,为何刀具的锋利度在倒退?古人冶炼钢铁,又有着怎样的亮点?

冶炼技术,不断进步

社会学家曾经说过,人和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够使用工具,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制造工具。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体会到了工具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还不具备制造工具的能力,所以只能简单从自然界中寻找能够用来充当工具角色的物品。

常见的物品是石头,用质地较为坚硬的石头捶打质地较软的石头,以此达到设计形状的目的,这就是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常做的事情。



后来到了新石器时代,群众使用工具的能力显然有着巨大的提升。

如果有幸走进博物馆,我们便能够从远古人类展览中看到一些有着特殊形状的石头,它们就是古人专门锤炼出来当作工具的石头。

比如石锤,石斧,石棍,它们从天然的石头中脱胎而出,因为人民群众的智慧而呈现出工具的特质,并且反过来为人类的生活服务。

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人们已经有了制造工具的能力,但是石制工具显然不足以满足时代进步的需求,对金属的渴望,也就出现在了生活当中。

青铜器,这是从新石器时代进化为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青铜是一种金属,人们利用金属来打造自己需要的容器或者物品,让金属为我所用。



但是青铜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它容易氧化,表面非常容易被破坏。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逐渐找到了铁这一更加完美的替代品,它不仅能够应用到生活当中,还能应用在战场之上,成为士兵手中最锋利的武器。

有了这一需求,冶炼技术自然也就有了发展空间。

只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和时代的局限性,当时的冶炼技术并不成熟。

我们没有相对完善的设备支撑冶炼过程,我们也没有办法使冶炼温度达到金属熔化的标准温度,我们更没有办法使铁水塑性。

所以工匠们发现,不管怎么努力,铁都无法完全熔化成铁水。

他们只能在实践当中不断寻找解决办法,经过数十月的努力,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在铁水当中融入其他杂质,便能够使金属完全熔化。



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解释,其他杂质会使金属的熔点降低,降低冶炼的标准,从而完成制造武器的目的。

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造出来的铁具,它的质地完全不会有生铁那样坚硬,韧性很强,很多时候还容易折断。

铁制的刀具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偶尔能够为我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但是遇到需要砍伐坚硬物品的场景时,这类刀具就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就连日常生活的需求都没有办法满足,刀具更无法应用到战场之上。

试想一下,你的手中拿着一把锻造之后的刀具,而对方手中拿着的是用生铁制作而成的锋利武器。



双方的武器一旦碰撞,很有可能对方会把你手中的刀打出一个巨大的缺口。

战场之上,胜负本来就在一瞬间决定,仅仅是武器之间的差距,就有可能导致整场战争参与双方的实力不断被拉大。

该怎么来解决这一情况呢?随着实践技术的进步,拥有智慧的大国工匠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他们在一次偶然的冶炼过程中,用大锤把铁当中的其他杂质给打了出来。

他们也发现,击打的次数越多,击打的力度越大,杂质的排出情况也就越理想。

这样能够持续不断地对刀面的所有部分进行击打,一把好刀就一定能够诞生。

受力均匀,这是捶打的必要条件。

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的铁匠打铁时的场景,在真实历史上就发生过。



他们一手拿着铁锤,一手握着手中的宝剑或者宝刀,用力地对其进行敲击,一方面做塑形作用,一方面敲出杂质。

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就出了一位经验相当丰富的打铁工匠,他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嵇康。

嵇康因为对现实的政治事情感到不满,选择退隐,低调地生活,他赖以为生的技能,就是打铁。

他的几位朋友来看他时,他都在做着打铁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他能自得其乐。

由此可见,铁匠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职业,而且随着钢铁在人们生活当中的存在感提升,群众也对铁匠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除了需要打出质地更加坚硬的刀具之外,还需要在上边刻上许多精美的花纹。



并且,他们还得考虑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对刀具的形状作出调整。

女人在家务中使用的菜刀,形状相对较小,菜刀的弯曲程度也更符合生活需求,男人在战场上拼杀用的砍刀,质地会更加坚硬,体积也会更大。

打铁必须自身硬,这句流传已久的俗语,在古代社会确实反映着这一行业的基本现实情况。

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古代的宝刀可以削铁如泥,那么在真实的历史战场上,宝刀真的能够产生如此震慑的效果吗?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回溯历史,从战场上找到答案。

武器进步,胜率提升

在刀这种武器还没有完全出现之前,古代的军人在战场上通常会使用长剑作战。



众所周知,兵器的实际情况会对战争的胜负起到最重要的作用,有时候一件趁手的兵器,可以把战争的胜算提升30%以上。

而很显然,在激烈的身体对抗当中,长剑其实并不适用。

汉高祖刘邦带领军队征讨匈奴之时,汉朝的军人就在兵器上吃了许多亏。

所以朝廷意识到,要想获得战争的胜利,首先需要对兵器作出改造。

他们组织全国各地的有名工匠,开始锻造适用于军中作战的大刀,也就是环首刀。

环首刀的体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刚好能够适配汉朝军人的普遍身材,每一位战士拿起一把刀,都能感觉到得心应手,使用起来也干脆利落。



而且经过对武器的逐渐适应,汉朝军人们还发现,他们能够通过对兵器的灵活把控来组建阵法,以碾压式的战术来针对匈奴发起进攻。

有了锋利和坚硬的武器,他们在战场上就不必以防御为主,反而可以主动发起进攻,而且即便是站在陆地上,他们面对骑兵也有着优势。

骑兵虽然动作灵活,但是匈奴骑兵手中的武器威胁力相对较小,只要和环首刀碰上,汉朝人便能够占据上风。

也是通过汉朝长时间的作战,中原民族的民众才逐渐总结出作战武器的使用规律,相比于长剑长矛,大刀会制造出更大的伤害。

到了唐朝,一种改良之后的武器唐横刀又出现了。



走进长安城中的博物馆,我们便能够亲眼看见横刀的模样,大多数观察过其形状的朋友可能会发出疑惑,横刀为什么在外表上与日本的武士军刀如此相似?

这是因为,日本原本就是在学习唐朝文化的基础上做出的对兵器的改进。

以前中原王朝和日本爆发战争,我们拿着最先进的冷兵器,把身材矮小的日本人杀得片甲不留。

他们在力量上无法与我们抗衡,在武器上也无法取得优势,所以对于战争的结果,我们也并不意外。

一向擅长学习的大和民族,在战争中看到了唐朝战士使用的军刀。

他们认为,就算是双方的战斗实力旗鼓相当,唐朝军人也能在这把刀的帮助之下占据上风。



有些能工巧匠,通过记忆力将唐朝军刀的模样复制下来,回国之后,它们便根据记忆中的形状和结构来还原军刀。

由于日本人身材瘦小,所以他们对唐朝军刀的体积做了一定的缩小,如今我们看到的日本武士刀,就是由最开始的军刀发展而来。

中国的钢铁武器,其影响力就是如此广泛,每一次战争中,我们都能通过对宝刀的使用,让对手感受到削铁如泥的威胁。

只是很遗憾,到了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刀,却没有再像以前那样锋利。

大国工匠失去了古代人那样的钻研精神,科技成果也会让制造者产生惰性思维,因此华丽的宝刀,我们也只能在博物馆当中见到。

科技进步,是利是弊

记得有一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打过一个主题,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来说到底是好是坏。



有的辩手在论证过程中,便提出了关于铁和刀的演变。

科技的进步让冶炼和铁具打造变得更加方便,为人类的生产劳动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但是科技的进步也让产品的质量不断下降,至少在现代社会,我们很难看到像古代那样削铁如泥的刀锋。

这一现象便衍生出一个观点,科学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

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为我们创造了更多的可以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工具,在科技的加持之下,我们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多的生产价值。

但是,科技让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也让部分工匠失去了打磨生产成果的耐心。



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抡起大锤,一点一点地捶打铁片,制作一把自己满意的宝刀。

结语:

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提升,钢铁在人们生活当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它能够在生活中发挥价值,也能够在战场上砍瓜切菜。

削铁如泥的宝刀,如今很难再找到。这样的转变,也从侧面反了科技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参考资料:

《史记》

《浅谈冶金工艺》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官宣!保利尼奥告别,或重返中国,身价大幅下跌,2年首发3场

官宣!保利尼奥告别,或重返中国,身价大幅下跌,2年首发3场

小金体坛大视野
2024-06-02 18:26:15
正式登场:乌克兰F-16首次执行任务!乌军收复多块失地

正式登场:乌克兰F-16首次执行任务!乌军收复多块失地

项鹏飞
2024-05-30 19:39:35
矛盾加深!台“陆委”发出逐客令,“两国论”一出口再无转圜余地

矛盾加深!台“陆委”发出逐客令,“两国论”一出口再无转圜余地

谢志传
2024-06-02 14:13:28
这应该是一位女乘客留下来的。写在高铁提供的垃圾袋上,字迹不错

这应该是一位女乘客留下来的。写在高铁提供的垃圾袋上,字迹不错

作家李楠枫
2024-04-23 22:41:54
乌军疑似发起哈尔科夫反击!装甲纵队全灭,俄军5月损失创新高

乌军疑似发起哈尔科夫反击!装甲纵队全灭,俄军5月损失创新高

鹰眼Defence
2024-06-02 17:21:56
记者扮男客潜入采耳店,偷拍服务全过程:女技师、柔式按摩别有洞天

记者扮男客潜入采耳店,偷拍服务全过程:女技师、柔式按摩别有洞天

古今档案
2024-05-07 13:04:58
听到女儿被轮奸,妈妈举刀追3公里,单挑2个强奸犯。终于救下女儿

听到女儿被轮奸,妈妈举刀追3公里,单挑2个强奸犯。终于救下女儿

第7情感
2024-06-02 21:49:18
朝阳这里要拆了!

朝阳这里要拆了!

朝阳通
2024-06-03 15:10:29
两岸或谈妥?大陆代表团赴台,洪秀柱出面促统,岛内改革法案通过

两岸或谈妥?大陆代表团赴台,洪秀柱出面促统,岛内改革法案通过

素年文史
2024-06-03 18:10:02
回顾:钓鱼场变淫窝,“年轻姑娘陪钓,加特殊服务,还有外国妞”

回顾:钓鱼场变淫窝,“年轻姑娘陪钓,加特殊服务,还有外国妞”

五月读书汇
2024-06-03 06:45:35
53年北京拆除大批古建筑,林徽因公开大骂副市长:将来你们要后悔

53年北京拆除大批古建筑,林徽因公开大骂副市长:将来你们要后悔

红色风云
2024-01-06 10:08:08
包拯每年俸禄18000贯,一万八换算人民币是多少?一算“吓一跳”

包拯每年俸禄18000贯,一万八换算人民币是多少?一算“吓一跳”

星辰论史
2024-05-30 09:05:21
雷电黄色预警!北京今日晚高峰交通压力较大,出行请注意安全

雷电黄色预警!北京今日晚高峰交通压力较大,出行请注意安全

新京报
2024-06-03 15:04:18
皇马捧杯日,C罗发文向利雅得表忠心,承诺留队!未祝贺老东家!

皇马捧杯日,C罗发文向利雅得表忠心,承诺留队!未祝贺老东家!

风过乡
2024-06-02 18:40:42
章子怡带儿子与女儿一家三口过儿童节,儿子眉清目秀,醒醒长高了

章子怡带儿子与女儿一家三口过儿童节,儿子眉清目秀,醒醒长高了

阿芒娱乐说
2024-06-02 15:15:49
闹大了!蔡斌私心作祟有预谋雪藏朱婷,敢做敢言却得罪了幕后大佬

闹大了!蔡斌私心作祟有预谋雪藏朱婷,敢做敢言却得罪了幕后大佬

小鬼头体育
2024-06-03 16:27:18
东莞多镇街水浸,小车惨遭泡水!红色暴雨持续生效!

东莞多镇街水浸,小车惨遭泡水!红色暴雨持续生效!

东莞潮事儿
2024-06-03 10:01:56
胡塞刚打击美航母,不到24小时,“反美”斗士内贾德宣告回归!

胡塞刚打击美航母,不到24小时,“反美”斗士内贾德宣告回归!

文雅笔墨
2024-06-03 16:18:34
笑喷!这就是被制裁的俄罗斯吗?网友:中粮这波操作简直赢麻了

笑喷!这就是被制裁的俄罗斯吗?网友:中粮这波操作简直赢麻了

莫将离
2024-05-21 23:36:03
又出事了,这位总统刚宣布和以色列断交,便离奇中毒!

又出事了,这位总统刚宣布和以色列断交,便离奇中毒!

石江月
2024-06-03 18:20:02
2024-06-03 19:28:49
瀚霖学史
瀚霖学史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123文章数 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放宽限制后 乌克兰首次使用"海马斯"袭击俄本土

头条要闻

美国放宽限制后 乌克兰首次使用"海马斯"袭击俄本土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接班100天,宗馥莉急了

科技要闻

特斯拉回应单踏板模式可能被禁止:暂无影响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旅游
手机
家居

房产要闻

12000+起!海口40+楼盘,最新价格曝光!

教育要闻

又到高考季!祝福张桂梅校长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旅游要闻

哈尔滨至香港航线正式开通

手机要闻

小米Redmi 13 4G在海外推出!联发科芯片+1亿主摄

家居要闻

静谧极简 让空间回归本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