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戴相龙、尚福林、吴晓求……百余名金融大咖齐聚深圳,热议这些话题!

0
分享至

5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深圳金融论坛暨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广东深圳举行。

证券时报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本届论坛以“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活动现场,百余名政产学研的金融行业精英大咖与顶尖专家围绕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金融“五篇大文章”等主题,分享精彩洞见。

见证一场校地合作的“双向奔赴”

本届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这座老牌金融强校与深圳这座金融强市强强联手,“双向奔赴”,为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共同贡献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宋春雨/摄)

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由中国人民大学组建,以财政金融学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为依托,将打造立足深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的金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创新高地,助力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和金融强国建设,为中国金融学科发展和培育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贡献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致辞中表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是我国金融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金融创新的先行者,金融市场发达、组织健全、创新活跃,为深化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源头活水和丰沃土壤。“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是深化校地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更是携手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又一创新探索。”张东刚说。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发表致辞(宋春雨/摄)

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为3.46万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6.0%,增速居于国内大中城市前列。其中,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8%,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深圳企业境内IPO募资总额282.6亿元,居全国第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保持亚洲第一、全球前三,债券发行规模首次突破2.0万亿元。一系列成绩,彰显了深圳金融市场的活跃度和吸引力,也进一步巩固了深圳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委金融工委书记罗晃浩指出,四十余年来,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既离不开金融高质量发展,又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遇。“今天,中国人民大学在深圳成立金融高等研究院、举办首届深圳金融论坛,围绕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等主题开展深入研讨,将有力推动学科研究、产业发展。”罗晃浩表示,深圳将大力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的发展,与中国人民大学一道共同构筑金融人才高地,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指出,世界级的湾区必须是世界级的金融科技创新高地。立足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战略支点,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着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金融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强大的金融学科、金融人才、金融智库为支撑,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高质量发展。

共话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本届论坛现场,百余名政产学研的金融行业精英大咖与顶尖专家汇聚一堂,围绕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金融“五篇大文章”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覆盖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建立高质量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等行业前沿话题。

如何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指出,需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建立中国式现代金融体系;二是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货币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保持货币供应适度,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宏观环境;三是着力改善金融业结构,扩大股票融资,逐步改变社会资金“钱多本少”的问题,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四是全力做好提高金融服务质量的五篇大文章,明确五项金融服务的业务性质,由易到难全链条做好五项金融服务,分门别类制定和完善五项金融服务的管理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发表主旨演讲(宋春雨/摄)

“建设金融强国,是一个艰难而伟大的目标。”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表示,我们要建设的金融强国,应当是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体现金融普惠性并且能够为改善国际金融体系作出中国贡献的金融强国。他进一步分析,建设金融强国,一方面必须具备强大的、有竞争力、有创新能力的实体经济基础,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有成长性的资产;另一方面必须抓好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这三个关键环节。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发表主旨演讲(宋春雨/摄)

从去年年底以来,新质生产力成为社会热词,金融业如何更好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一话题,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认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响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他指出,金融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金融体系结构难以满足投融资渠道的需求、金融产品服务难以匹配科技创新的需求和金融风险防控机制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的特点。要在这些薄弱环节开展研究创新,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围绕“建立高质量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这一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有效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需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国债发行的必要性。企业和居民等私人部门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仍是我国当前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的重要挑战,政府需要通过发债来增加支出、弥合需求缺口。二是国债的购买者结构。政府债务发行有极强的货币政策效应,这与国债的购买者结构密切相关。关键要建立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实现预期与经济产出的双向促进。三是债务的可持续性问题。微观层面,债务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债务与息税收入的比例;宏观层面则需要考虑债务和可付息收入流的关系。

“全球债务问题由来已久,四次债务浪潮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并对其经济金融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李扬说。他同时表示,希望人大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就此展开深入研究,为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责编:万健祎

校对:陶谦

" Type="normal"@@-->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END

" Type="norma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
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
606537文章数 2358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头条要闻

欧洲杯-卢卡库屡失良机两进球被吹 比利时0-1斯洛伐克

头条要闻

欧洲杯-卢卡库屡失良机两进球被吹 比利时0-1斯洛伐克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亲子要闻

弟弟用力掐姐姐的脸,姐姐一声不吭看了一眼妈妈,站起来一顿操作

永不过时的高级感,这个风格已经美了20年了

教育要闻

时间越来越少了,还有一道压轴题目,没做完的小朋友手心都出汗了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