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残留1.4万国民党旧部,部下请示杀多少?陈毅的处置令人佩服

0
分享至

1949年5月,上海刚刚解放,办公室里,军管会负责人正在向陈毅请示:“上海现残留1.4 万国民军旧部,咱们杀多少?”

陈毅紧盯着手里的一摞纸,眼里有着毫不掩饰的震惊。

这是一份长长的名单,上面涵盖了生活、水电、交通、治安、商业等各个方面的旧政府官员。

垂手站在一旁的军管会负责人,安静地望着陈毅,内心也是犹豫不安。

只见陈毅在地板上走了无数个来回后,突然站住,胳膊一挥,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军委会负责人瞪大了眼睛,呆呆地看着陈毅,一时忘记反应。

而他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一决定,在不久后发生的危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陈毅到底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后来这一决定又起到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

支持陈毅的老铁们可以在弹幕打上“支持”,向有着英明决断的陈老总致敬!

大胆决定,埋下伏兵

1949年5月28日下午,在市政府大楼会议室里,只担任了7天代理市长的国民党旧官员赵祖康,和昔日的手下们一样坐立不安、内心忐忑地等着新政府人员来交接。



手下们三五一堆的、就近交头接耳,压着嗓音低声议论着,互相安慰着。

赵祖康能理解他们的担心,毕竟身为国民党籍的官员,每个人身上多少都有些不太光彩的过去,这些旧公务员们还能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会不会被新政府清算,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眼下,赵祖康考虑更多的是,一会儿在面对新政府首任上海市长陈毅时的态度。

他事先已经了解到陈毅是一员儒将,能文能武,颇受上海文化界的欢迎。

赵祖康想着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为交接事宜做了充足的准备,且为自己设计好了去处,心下稍稍安定了一些。



两点整,江海关的大钟响了两声,陈毅一行人的车队准时开进了市府大门,由军管会总务处长引导,陈毅踏上台阶,来到二楼的市长办公室。

刚一落座,陈毅就说:“要赵祖康进来。”

久候多时的赵祖康听到召唤,疾步走到门前,又停住脚步,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带,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进了门,走到陈毅面前,他先做了一个90度的鞠躬动作,然后再对其他人鞠躬60度,刚抬起身,只听陈毅问道:“你就是国民党伪市政府代理市长赵祖康吗?”

赵祖康沉声答道:“是”。

陈毅一脸肃然:“军管会的命令你执行得如何?”

赵祖康立刻接道:“条条照办了。”

陈毅又加重了声音:“资产、档案呢?”



赵祖康底气十足:“完整无损,请予查点。”

在一连串的问答之后,陈毅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对这位旧市长处理重要问题的能力和态度表示满意。

他站起身来,和赵祖康握了握手,请他坐下。

赵祖康微微弯腰谢过后,坐到椅子前三分之二处,上半身稍稍前倾,专注地与陈毅聊着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

陈毅看了看表,觉得时间差不多了,站起来说:“好吧,我们去跟旧市府同仁们见见面。”

来到会议室主席台上,陈毅看着面前的众人,声音洪亮:“诸位没有去台湾,很好,我们表示欢迎。”



停顿片刻,环视一周,陈毅又接着缓而沉地说道:”希望大家各安职守,服从命令,办理移交,并听候人民政府量才录用。共产党是决不会埋没人才的……”

台下的旧官员们仔细地倾听着,生怕落下一个字,他们虽然克制着内心的波澜,但眼里却发出光来。

见面会结束后,赵祖康随陈毅回到办公室,又说了说上海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谈话氛围越发轻松和融洽。

赵祖康看了眼认真思考的陈毅,心里酝酿着接下来要说的重点。突然的停顿,让陈毅抬起头来看向赵祖康:“赵先生,还有什么想法?”

“我有个请求,”赵祖康犹豫了一下:“今后我想回交通大学去教书,不知可以否?”

陈毅听后一边笑一边连连摇头说:“国家需要人才,你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然后请他担任工务局局长的职务。



在旧政府官员的资料档案中,陈毅已经了解到,赵祖康是与茅以升、詹天佑并称的中国交通工程三杰,同时,也清楚他内心的忧虑。

陈毅握住赵祖康的手,真诚地邀请:“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很好合作的。”

赵祖康感到震动,把陈毅的这句话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陈毅在安抚过众人、送走赵祖康后,又回到办公室,从一堆文件中抽出一张电文,上面写着:“少念旧恶,放眼长远。”

回想起前些天拿到名单时的震惊和顾虑重重,当时的陈毅内心焦灼,手心出汗,最终,他还是放下了笔,没有勾划一个名字。



那是多达1.4 万余人的国民党旧部名单,分散在上海的各个重要职能部门,遍布文化、经济、政治、金融等领域,一旦大开杀戒,或全部开除,上海将立即陷入瘫痪。

陈毅记得南京曾有过一个国民党将领率军起义、将功补过的先例,这件事在当时曾引起很大震动,是统战领域的绝佳范例。

陈毅要参照南京,做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在给邓小平和中央的请示中建议:“能少杀就少杀,能不杀就不杀。”

中央当即回复:同意陈毅同志意见。邓小平听后,也发出电文表示赞同:“少念旧恶,放眼长远。”

陈毅得到了中央支持,当即签发命令:

“除极少数罪大恶极的旧干部,送交法庭依法审理判决,其余绝大部分予以留用。”



令陈毅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不杀之恩”,不仅改变了这些国民党旧官员的命运,而且为他在不久后遇到危机时,埋下了一支伏兵。

电厂被炸,抢修设备

退走台湾的蒋介石,不甘心破坏上海经济的计划失败,从1949年6月起,国民党空军对发电厂、水厂、交通枢纽等重要基础设施轮番轰炸。

新政府刚刚成立,解放军还没有制空权,只能被动防守,处于劣势。

市内的工厂几乎全部瘫痪,商店关门停业,水陆交通受限,全市的发电量急剧萎缩,从15万千瓦降至4000千瓦,经济损失了三分之一。

1950年2月6日中午,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市长办公室响起,紧接着,巨大的轰炸声此起彼伏。



陈毅跨进办公室,几步到了桌子前,抓起电话,只听到电话里爆炸声、叫喊声,一片混乱。当听到上海主力电厂杨树浦发电厂遭到重创、人员伤亡惨重时,陈毅震怒。

当晚,由于失去电力供应,全市一片黑暗,缺水、缺电、医院的伤员无法得到救治,市民们陷入了恐慌之中。

第二天中午,陈毅带领公用局局长叶进明等一行人,驱车来到杨树浦发电厂,在了解到设备损毁三分之二,而技术人员又多有伤亡时,陈毅心急如焚。

出发来这里之前,陈毅接到了毛主席的电话:争取在48小时内恢复电力。

杨树浦发电厂担负着全市四分之三的电力供应,如果设备不能及时修复,人民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将面临着威胁。

陈毅看向工厂周围,在废墟上,工人们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这些电厂职工,大部分都是国民政府时期的旧人员,其中也包括技术骨干。

工厂被废,家园被毁,这些被蒋介石抛弃、被新政府“赦免”的旧职工们,再次遭到了昔日'旧主'的打击。

此刻,他们都自发地聚集起来,一边翻找抢救还能用的工具材料,一边大骂着国民党。

陈毅大喊一声,将现场的工人们都招呼过来,安抚了大家的情绪后,急忙询问被毁坏的设备能否修复?需要多长时间?

富有经验的职工们开始挥舞着胳膊、七嘴八舌的讨论和研究起来,最后推算出,48小时之内可以修复设备。

经过电厂工人们连续42 小时5分钟的奋战,发电机组抢修成功,上海被重新点亮,市民们一片欢呼。



危难时刻,新政府又一次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陈毅面对赞誉,说道:“因为我手下有一帮‘诸葛亮’在帮我的忙,他们不光是国民军留用的行政干部,还有留用的一大批旧职工。”

他想起刚赴任上海市长时的初衷:“采取宽大的接管政策,团结多数人在我们周围。”

陈毅做到了,当初的大胆留用决定,他赌赢了,并且获得了可以信赖的、一股新的力量。

金融鏖战,伏兵献策

夕阳慢慢落下,五月的气温已经很暖和了,甚至渐渐生热,但这温暖却无法驱散陈毅心里的寒意。



这一年,头开得并不好,寒潮来袭加上民生困苦,截止到1949年1月中旬,因冻饿而死的小孩子就有1300多人。

多年的通货膨胀,令物价飞涨,1斤大米要400万元,民众恐慌无助。

蒋介石撤走台湾,随国民党一起逃离的还有大量资本,军管会接管中央银行时,库存仅剩6180 两黄金,政府库存大米也只够全市市民吃半个月,还有棉纱只够用一个月,煤炭只够烧一个星期。

此时的上海,经济凋敝,市民贫弱,人心动荡,潜藏的特务和不法分子也在伺机捣乱、为非作歹。

燃起一支香烟,陈毅站在办公室的玻璃窗前,心绪纷繁沉重,他在等,等一个结果。

5月27日,也就是昨天,上海解放,跟随解放军一起进城的,还有40辆装满4亿人民币的大卡车,但这个数量还远远不够。



今日一早,军管会便发布公告:

取消金圆券,以人民币为法定货币,规定人民币与金圆券的兑换比例为1:10万,6月1日开始,可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兑换,6月6日起禁止使用金圆券。

就在刚才陈毅与旧官员们见面的时候,解放区印刷厂的干部们带上人民币印钞原版,迅速接管了原国民党中央银行的一个印刷厂,他们此时正在用遗留下来的美国设备,开足马力,加印人民币。

陈毅的想法是,以足够的人民币取代金圆券,用市场规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就可以稳定物价。

然而,他还是想简单了。

在下午和赵祖康的谈话里,陈毅颇有信心地提起这一政策,不料,赵祖康一脸凝重,急切地反对说:这个办法行不通。



赵祖康谈起了民国末年上海的一些金融乱象:两捆钱币只买来一个包子和一根油条,乞丐拒收千元钞票,一碗售价20万的牛肉面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又涨价了。

但赵祖康毕竟不是学经济的,讲不出什么道理,只是凭借以往在上海生活的经验,觉得这样下去,会重蹈国民党金融改革失败的覆辙。

果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反馈回来的消息,从四面八方涌现到了市长办公桌上,这样的信息,不是陈毅想要的结果。

短短5天时间,便收回36万亿金圆券,达成了以人民币换回金圆券的最初目的。

但是同时,又出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早晨人民币出了银行,转了一个白天,晚上又回到了银行,而不是停留在老百姓手中。



陈毅派出侦查员一探究竟,调查的结果是:

老百姓早已厌恶了金圆券,同样也不信任人民币,他们用换回的人民币购得生活物资后,便把余下的钱在黑市换成了银元。

引起陈毅警觉的是,在黑市上,银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从5月27日的1:100,到6月3日已经上升到1:1000,在仅仅一周的时间里,人民币迅速贬值。

更为严重的是,最繁华商业区的四大百货公司用银元标价,拒收人民币。

此时,陈毅眼前闪过那天下午赵祖康对他的警示,照这样子下去,事态的发展将不可控制。

6月5日,陈毅决定向市场投放10万枚银元。



6月6日,又继续追加31万枚,两日共计41 万枚银元。

但让他大吃一惊的是,一夜之间,所有投放的银元全部被消化干净、无影无踪,而银元兑换人民币的比价还在不断攀升,6月8日已经到了1:2000。

作为身经百战的大将,陈毅意识到了事情的反常,嗅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这是一场战争,一场针对人民币的阻击战。

又一次接到陈毅电话的赵祖康不敢耽搁,在市长办公室里,陈毅直奔主题,坦言困境,要他出主意,想办法。

在赵祖康的建议下,陈毅召集起原财政系统的旧公职人员,商讨对策。

作为经济行业里的老手,这些昔日的旧官员们,早已将事态看得一清二楚,但出于某些顾虑,大家都沉默着,不敢直言。



在一片沉闷的气氛中,只有一两个人偶尔抬头看一眼陈毅、看一眼赵祖康,欲言又止。

这时,赵祖康鼓励地朝其中一个看向他的官员点点头,然后,这名旧同僚终于放胆开口道:“有一个办法……”。

他提起当年,蒋经国来上海进行金融改革“打老虎”,用了四年时间,就是要打掉市场上操纵货币比价的洋行买办、金号经理、银行大班们,可惜,由于蒋介石的插手,中断了这个计划,以至于功亏一篑。

这位旧官员又说,现在,新政府面对的是同样的敌人,只要铲除这些投机倒把分子,问题将迎刃而解。

说完,他又看了看陈毅:军队暴力干预金融市场,这需要新政府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

听完财政人员的一番话,多日来积压在陈毅心头的肝火和焦躁一扫而空,这是他熟悉的战场。



一个完整的计划已经在心里酝酿,他决定孤注一掷,要打一场仗,抓一批人,杀鸡儆猴。

派出的侦查员们,顺着街头的银元贩子,摸到了投机分子们最后的窝点。

看着眼前这座宏伟的建筑,侦查员们惊呆了。

这是有着“远东第一证券交易所”之称的证券大楼,在这栋大楼里,现在却策划着一场银元之战,目的是搞垮人民币,而藏在这里操控一切的黑手,就是遗留下来的国民党特务。

6月10日上午10点,陈毅命令淞沪警备区司令员宋时轮,率领一个营的兵力,包围了证券大楼。

提前潜伏在大楼里的近200名公安干警,配合士兵们抓捕了1500名特务和投机分子,还收缴了大量的黄金、银元、美钞,全部过程只用了15 分钟。



行动结束的第二天,人民币兑换银元的比价就回升到了原来的一半,一周后,市面上已经很难再看到有人兑换银元了。

至此,银元之战,人民币大获全胜。

在办公室里,坐镇指挥的陈毅心里并没有轻松下来,他时刻关注着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白一黑”。

果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上海这座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几乎再次上演了“银元之战”的翻版,大米、棉纱、煤炭价格暴涨,就此掀开了“两白一黑”之战。

但这一次,中央委派了主抓财政工作的陈云,奔赴上海,帮助上海市政府,用纯经济手段平抑物价。

这场战斗,一举粉碎了不法商贩和投机资本家抬高市场价格,并以此获取暴利的图谋。



外面的信息不断汇总到陈毅手中,其中有一个传闻是:国民党特务曾口中叫嚣:“控制了‘两白一黑’就能置上海于死地”,此时,这句话也成了笑话。

我们的政府,正是因为有着开阔的胸襟和包容的气量,才会英雄辈出,汇聚人才,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毛主席说:“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朋友多了,我们才能争取到更多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面临敌对势力的威胁时,无所畏惧。因为,站在身后的,是值得信赖的广大民众。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通人之间的人际往来。那么,在不能确定结果的情况下,你敢于首先交付信任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诗长歌
史诗长歌
历史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3835文章数 3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体育要闻

从0-1到2-1!石宇奇绝地反击逆转队友李诗沣,豪夺赛季第3冠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黄仁勋:2026年将推下代GPU架构平台Rubin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家居
游戏
手机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梦幻西游3万的红孩儿说买就买?毅力帝完成师门、押镖一年成就

手机要闻

性价比手机也分三六九等,4个价位的佼佼者已出炉,你选对了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