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普京来华前,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中方担忧成真,中国使馆警告

0
分享至

据参考消息网近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于本周四至周五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据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近日报道,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认为,普京在开始新一届总统任期10天后访华,证明了两国关系的高水平,体现了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个人化学反应”。报道称,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格里戈里·卡拉辛认为,两国领导人的会晤将决定世界地缘政治局势的战略发展方向。普京此次访华将为现阶段对两国都至关重要的双边关系的发展作出贡献。

这也是普京在开启新的六年总统任期后首次出访。克里姆林宫表示,双方将讨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东和亚洲局势以及乌克兰问题等。报道称,普京新任命的国防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联邦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绍伊古和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也将出席普京与中方的会晤。报道称,普京将率领一个大型贸易代表团,成员包括财政部长安东·西卢安诺夫和央行行长埃尔薇拉·纳比乌林娜。

临行之前,普京接受新华社专访,提到俄罗斯下一阶段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而要做到这一点,绝对少不了跟中国的合作。前段时间,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已经来打过前站,该谈的合作,也磋商得差不多了,普京来就是签字来的,说会和我们签署联合声明,还有多项双边合作的协议。除了去北京之外,普京还将到访哈尔滨,出席中俄博览会开幕式,和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开幕式,另外,他还会到访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校内师生进行交流。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说,俄中通过扩大经济和人文领域的平等互利合作,促进两国的繁荣发展;通过加强外交政策协调,推动构建公平的多极世界秩序,这些决定了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美好未来。普京表示,当代俄中关系超越意识形态,无论政治局势如何改变,双边关系的多层次发展是自觉的战略选择,这种选择基于两国广泛契合的根本利益、深入的互信、强大的民意支持和两国人民真挚的友谊。

普京指出,今年对于中俄两国而言是特殊的一年。“四分之三个世纪以来,我们两国走过了一条漫长且时而曲折的道路,我们充分汲取了两国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经验。今天我们认识到,优势互补正在为两国关系全面迅猛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普京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近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方高度重视中俄两国元首外交对于双边关系的战略引领作用,两国元首一致同意继续保持密切交往,确保中俄关系始终顺利稳定向前发展。

普京在采访中明确指出,中俄两国的伙伴关系始终坚守平等信任、相互尊重主权及兼顾彼此利益的基石原则。有观察家指出,中俄两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重要成员,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已成为双方共同的迫切需求。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中俄两国的紧密合作对于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安全至关重要。在当前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加强务实合作”无疑将成为普京此次访问中国的一个核心议题。



普京总统在新任期开始之初随即访华,双方将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战略性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如此关键时间点进行的此轮中俄高层互动,也将为两国关系发展和未来合作,作出战略性规划和顶层设计。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401.1亿美元。今年一季度,两国双边贸易额达566.8亿美元,同比增长5.2%,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乌克兰危机延宕的背景下,“加强务实合作”无疑是普京此访的一个关键议题。中俄之间的合作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和胁迫。

普京此访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加强中俄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通过整合两者,中俄两国可以促进贸易便利化、物流联通和投资合作,共同打造一个互联互通、共同繁荣的欧亚大市场。这不仅将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将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机遇。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将是此次访问的重点之一。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而中国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

这次普京将中国作为首访地,体现了他对中俄关系的重视,说明俄罗斯仍然会延续对华政策。中俄保持友好关系,对两国人民来说是有利的。中国和俄罗斯的边界线长达4300公里,是分不开的邻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对抗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的局面,所以中俄必须开展合作。俄罗斯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有着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而中国经济又在不断发展,对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有着巨大的需求量,过去俄罗斯能源一直稳定向中国供应。

普京总统此行的日程满满,此次访问是我国与他自去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的再次相聚。此次访问,普京总统将与中国领导人共同探讨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签署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将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俄两国携手前行,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普京总统的来访,再次证明了中俄友谊的坚不可摧,也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此外普京访华前,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日前晚发布消息,乌克兰官方宣布将乌国家战时状态延长至2024年8月11日。考虑到乌当前安全形势仍然存在高风险,请中国公民暂勿来乌,请自愿在乌境内停留的中国公民务必提高警惕,坚持做好安全防范及必要时撤离准备。国防部近日宣布,在哈尔科夫方向取得进展,控制两个定居点。在敖德萨摧毁一个乌克兰存储西方制造的导弹的仓库,还摧毁乌武装部队一个后勤供给系统。

乌克兰,这个名字在地缘政治的棋局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乌克兰,一个位于东欧的国家,曾是苏联的一部分,如今成为了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然而,最近的动态却让这个国家成为了西方的噩梦。经济困境、社会动荡、民生危机,一系列问题如同暴风雨般席卷而来,令人不寒而栗。银行挤兑、物价上涨、失业率攀升,社会秩序逐渐失去控制,让人们感到茫然与绝望。更为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人甚至开始以索命威胁来换取生存所需,这种绝望的程度令人痛心。



乌克兰国家战时状态的延长对乌克兰的政治、经济、人民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方面,延长国家战时状态导致乌克兰国内政治稳定性下降,反对党地位提升,政治局势不确定性增加。经济方面,战时状态下的物资短缺和生产能力下降导致乌克兰经济遭受重创,企业破产和失业率上升。人民生活方面,由于物资短缺和通货膨胀加剧,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物价飞涨。针对这决定,分析人士指出,此举虽然有利于乌克兰政府应对当前安全形势,但同时对国内民众造成极大不便和损失。

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已经持续了数年,双方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对峙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尽管国际社会多次呼吁双方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但双方似乎都未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延长战时状态无疑是为了加强国家的防御能力,应对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延长战时状态意味着乌克兰将进一步加强军事训练和装备更新,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应对能力。这对于乌克兰在冲突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乌议会还通过了关于动员非重案罪犯入伍的法案。那些因谋杀、性暴力或危害国家安全被判刑者不在此列。报道说,4月16日,泽连斯基签署了关于强化征兵的法令。该文件规定动员措施的执行方式,并明确对逃兵役者的处罚。动员法中没有关于复员的条款。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此评论称,这部法律“害死”乌克兰人。此外,泽连斯基当天还将征兵年龄下限从27岁降至25岁,并签署关于建立电子征兵系统的法令,该系统将汇集有服兵役义务的乌克兰人的所有个人信息。

根据美国智库的估计,乌军的伤亡可能已经超过190万人。乌克兰前线士兵的士气也已跌落谷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士兵表示:“我们就像被丢进绞肉机一样,看不到尽头,看不到希望。我们也想回家,也想念家人,但现在看来,我们只能战死沙场了。”面对如此困境,泽连斯基政府推出“最严”动员法案,似乎也是无奈之举。乌克兰的兵源已经接近枯竭,只能通过延长服役期来弥补。征兵海报贴满了城市的每个角落,却鲜有人问津。



前军队发言人弗拉季斯拉夫•谢列兹尼奥夫提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在新的征兵法令生效后,乌克兰可能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被动员入伍。这一数字基于前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尼的估计,他提出乌克兰需要动员约50万兵力以改善前线局势。这一动员规模的假设,凸显乌克兰在当前冲突中所面临人力资源紧张状况。值得注意的是,征兵传票的发送和送达方式也进行现代化的改进,即使应征者未能亲自看到传票,只要传票盖有“无法直接送达”章,也将被视为有效送达。

这一政策的实施,无疑将深刻改变乌克兰的军事力量构成。首先,它可能使乌克兰的军事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从而提升其防御能力。这不仅仅是在数量上的增强,更在于质量的提升,使得乌克兰军队在应对潜在威胁时,能够具备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战略思考与行动力。其次,随着军事力量构成的改变,国内外的军事平衡也将迎来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军事实力的对比上,还涉及战略策略的选择与调整。

除此之外,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称,成功摧毁敖德萨地区的一个乌军弹药库,里面装满了西方弹药,此外,俄军还摧毁乌克兰1个S-300防空系统雷达站、1个P-19雷达站、1个乌克兰武装部队后勤供给系统。这波攻势下,乌军可谓是损失惨重。到这里还不算完,真实情况远比乌克兰想象的更加糟糕。乌克兰电力公司因空袭,而导致电力短缺,只能被迫实施限电措施。目前,乌克兰已经向周边的罗马尼亚、波兰等邻国寻求帮助,希望对方可以分阶段供电,帮助乌克兰渡过难关。

现如今俄乌双方还在拼命争夺顿涅茨克等地,而在此危急时刻,俄军又对哈尔科夫发动了攻势,如此左右出击的态势,似乎打乱了乌军的进攻节奏,从而陷入了较大的疑惑之中。对此,乌克兰东部战区司令部发言人则表示,他认为俄军的这一行动,是将乌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哈尔科夫,而俄军在未来的进攻重点,依然还是乌东地区。俄军这一主动改变,就连乌军总参谋部都有些被打服了。据俄媒称,近日,乌军总参谋部公开承认他们在哈尔科夫的作战情况已经变得相当艰难。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认为对乌克兰的重建将非常昂贵,且关于战后重建一事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首先要确保乌方能够取胜。这位重量级官员直言:“假如乌克兰战败,也就没什么要在自由独立的乌克兰进行重建的必要了。”很显然,斯托尔滕贝格相当于是对泽连斯基政府提出了明确的“条件”:如果想让被打烂了的乌克兰拥有未来,尤其是获得来自北约的战后重建援助,那乌方就必须在这场冲突中取得胜利,否则北约国家将不会“搭理”失败的乌克兰,只会任其自生自灭。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言金于此
言金于此
出口成金
199文章数 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