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培养制造业数字工匠的时代意义

0
分享至

原标题:培养制造业数字工匠的时代意义

黄速建

在数字经济时代,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亟须培养一大批兼具数字技术、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数字工匠。系统探讨我国制造业数字工匠培养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朱永跃领衔完成的《制造业数字工匠培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企业员工工匠精神形成机理与培育对策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智改数转’背景下江苏制造业员工数字化韧性培育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工匠培养领域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上搭“天线”,紧扣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并强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下接“地气”,聚焦工匠培养。近年来,关于如何更好培养数字工匠,全国很多地区、行业等都在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术界也针对数字工匠培养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但总体而言,由于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时间较短,围绕数字工匠培养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什么是数字工匠、如何培养数字工匠等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该书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前沿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扎根理论、问卷调查、案例分析、政策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我国制造业数字工匠的培养问题,为新时代数字工匠的培养实践提供了基础依据和重要支撑。

中聚“合力”,坚持系统观念。该书秉持企业自身与职业院校、政府和行业协会等外部主体协同培养数字工匠的观点,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针对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工匠培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数字工匠培养实践经验,分别从“加强企业数字工匠培养的顶层设计、优化企业数字工匠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快企业数字工匠培养的基础资源建设、推进企业数字工匠协同培养以及强化企业数字工匠培养的外部支持”五个方面,提出了具有较强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制造业数字工匠培养对策。

总的来看,该书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扎根理论建构数字工匠胜任力概念并开发测量量表,可为数字工匠胜任力的综合评估提供有效工具,并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实证研究的开展。二是基于现状调研和案例分析,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深度把握数字工匠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夯实了数字工匠培养研究的实践基础。三是基于理论分析和国内外数字工匠培养实践经验,系统性地提出了数字工匠培养对策建议,能为政府部门、制造企业和有关学校等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中工网
亿万职工的网上精神家园
144952文章数 110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