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贤明/文 18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如今,虽然美国的制造业占GDP不到12%,但研发经费的70%、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的60%都投入于制造业,专利的90%来源于制造业。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形成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形成经济发展新优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是中央的既定方针,也已经成为凝聚人心、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面旗帜。
《关键时刻: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
新望 |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年3月
一
中国工业化已告别重化工时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发展进入中高增长新常态。
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被业内称为“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中国制造2025》,大大推进了我国制造业发展进程。如今,中国的“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已保持13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德、日三国之和,有绝对的制造业规模领先优势。
我国制造业体系完整,国内市场巨大,具有内循环条件下的相对独立性,产业动员能力和产业协同能力具有独特制度优势。
传统产业,特别是纺织、食品等民生产业已经成为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发力的主要领域,从所谓的“夕阳产业”蜕变为“朝阳产业”;
制造业部分重点领域正逐步形成全球竞争新优势,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装备“新三样”国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三大产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稀土材料、超级计算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产业已摆脱了“跟随创新”模式,正在向“领跑创新”模式转变。
中国制造有强大韧性,14亿多中国人能吃苦、敢拼搏,尤其广大民营中小企业,在严峻的环境下不仅能生存,还能向前发展,越战越勇。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距世界最先进水平如此之近。当然,就整体水平来讲,在全球制造强国阵营,我们还处在第三阵营。虽然与制造强国仍有差距,但这一差距正在缩小。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大国争先布局,抢占先进制造制高点;我国经济稳中有进,但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叠加,下行压力加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制造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将矛头直指“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方面指责中国政府过多干预市场,同时也在加紧制订自己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甚至将其法律化。
此外,美国还对华为、中兴、大疆、晋华等一大批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精准制裁,对中国实行高技术出口封锁,关键技术、设备、材料切断供应,对工程类中国留学生进行限制,甚至想绕开中国重组供应链。美国就是要把中国制造业永远摁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东南亚和北美等地区国家利用中美贸易摩擦之机,加快吸引产业转移。越南政府还提出,到2030年将基本建成现代工业国家。
当前,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正受到“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双向挤压。中美贸易摩擦是一场持久战,美国还将有一些其他后续手段。
全球产业链正在解构和重构,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创新,瞄准建设制造强国目标,坚定不移向前迈进。
近五年来,我国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下滑过快。如果不加控制地继续下滑,到2025年将降到26%以下,届时会出现“产业空心化”的险情,并导致就业人口快速减少。
一些发达国家由于过度“去工业化”引发金融危机,不得不提出“再工业化”,吸引制造业回归。一些南美洲国家任凭经济“脱实向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这些教训值得我国高度警惕。
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现实的困难。
一是高速扩张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出现了过度低价竞争的局面。去产能、去库存成了难以破解的困局。
二是民间投资增速持续疲软,企业家信心不足,预期偏弱。
三是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土地价格在十几年间已经翻了一番,劳动年龄人口已连续6年下降,企业招工难,留住人更难,人才严重短缺。
四是大企业成长受阻,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10家银行的利润占了中国上榜公司总利润的50.7%,60家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占比仅20.16%。
五是企业生存压力大。遇到“市场冰山、融资高山、转型火山”这三座大山的重压,加之税费负担过重,扼杀了企业的活力和持续扩大经营的能力。
此外,“中国制造”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
如:工业基础薄弱,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制造技术依存度超过50%;
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如芯片、飞机发动机单晶叶片、高铁轴承依赖国外;
高制程芯片、航空发动机、工业软件三大“卡脖子”短板领域亟需突破;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上述十大领域中大部分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不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服务型制造比重低,高端领域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低,产业结构仍处在中低端;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偏低,GDP全球占比与能耗占比不相称,中国的单位GDP能耗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
二
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必须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构建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第一,组织有关部门,梳理出关系到国计民生、国防安全的短板,由国家统筹国企和民企的力量,实现中央和地方的联动,开展协同创新,逐个突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应把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作为补短板工程的重点。
第二,培育世界领先产业。巩固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三大产业的世界领先地位;提升优势产业,努力赶超世界最先进水平;将钢铁、石油炼化、家用电器、纺织、农产品加工、建材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为世界领先。
第三,创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努力形成40~50个产业规模在全球行业内占有较大比重、拥有世界一流的领军企业和专业化分工系统与协作网络、具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第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深化企业改革,到2025年,形成40~50家世界一流企业。这些企业在全球产业发展中能够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代表新一代“中国制造”的总体形象。
第五,引导“隐形冠军”企业成长。鼓励民营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到2025年形成700~800家世界级“隐形冠军”企业,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中小制造业企业,如果不具备制造整机和大机械的实力,就专心在诸如轴承、密封、模具等一个细分领域里耕耘,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
第六,制定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体现中国特色的产业政策,以更多的普惠性政策代替选择性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取消进入的门槛,逐步走向“三零”(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
第七,数实融合,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而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这次变革的核心。抓住这个机遇,就有可能实现超越。
第八,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加强产业基础建设,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后,无论是人民生活还是国防建设都需要最终产品。中国能生产普通的零部件,但如果是需要研发的且当时未能研制出来的,我们就从国外购买。
中国有后发优势,我们可以利用别国的零部件直接制造主机,但这导致了中国产品存在空心化现象。我们能做飞机外壳,但做不出发动机、机载设备;我们能做轮船的发动机,但做不出机泵阀;我们修了4万多公里的高铁线路,可是我们没攻克高铁轴承的制造技术。
与之相反的是,德国在工业发展阶段买不到零部件,全都需要自己造出来,因此其零部件制造技术和整机制造技术是同步发展的。
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于2022年发布的《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显示,在26个重点领域中,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影响大的基础产品共有1456项存在薄弱环节。其中国内空白、依赖进口的产品占29.4%,已开发但质量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产品占44.1%,已开发成功但未产业化的产品占26.5%。
从中美贸易摩擦中,我们能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华为、中兴芯片受制裁事件,我们应该猛醒。
因为产业基础薄弱,有时候一个零部件、一种材料,就可以把一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置于死地。真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芯片、传感器、控制器、飞机发动机、轴承等核心零部件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别人“卡脖子”。
“中国制造强国战略”提到了五大工程,分别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这五大工程开始实施后,我发现大家对智能制造很感兴趣,但是对工业强基工程、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领域,就不是那么有兴趣。
担任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以来,我对这点感触比较深。在实践中,如果是智能制造的项目,各级政府都很愿意掏钱,而一旦涉及到类似工业强基的长期投入,各地就有畏难情绪了。
我们组织了100余位院士,1000余名专家,整理并发布了1000多项各领域重点需要的“五基”(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及装备、工业基础软件、产业技术基础)。我希望能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让更多企业来认领任务,借此全面提升中国产业基础水平。
中国制造的发展举世瞩目,精彩万千,前景无限。
新望博士是学经济学出身的,这些年又走访了不少东南沿海一带的制造业企业。他掌握了大量资料,对政策也十分了解。他以经济学者的角度,走进中国制造现场,讲述中国制造故事,研判中国制造趋势,观点独到,亮点纷呈。
值得一提的是,中制智库这几年做得有声有色,对全社会重视制造强国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宣传作用。
《关键时刻: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一书,以开阔的视野、坚实的逻辑、敏锐而独特的洞察力,用大量生动有趣的事例,向我们讲述了全球产业链大重构的关键时刻中国制造蜕变的艰难困苦和光明未来,值得您一读。
(作者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