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那个翻译海德格尔的农民工,现在怎么样了?

0
分享至

‍‍



(图/《正常人》)

哲学并非景观,而一位热爱哲学的读者、研究者,也不应该作为奇观被各种不同的眼光注视。

✎作者 | 段志飞

✎编辑 | 刘旭

第一次听到“陈直”这个名字,是因为海德格尔。

2021年年底,一篇“求助帖”让陈直意外地“走红”了。他想出版自己翻译的理查德·波尔特的哲学专著《海德格尔导论》,于是在网络发帖询问哲学译作是否有出版的可能。而其农民工的身份,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农民工有没有必要思考哲学?”的讨论。

前不久,铸刻文化总编辑陈凌云告诉我,由陈直翻译的《海德格尔导论》,计划5月出版。斯拉沃热·齐泽克在其新书《自由:无法治愈的疾病》中,称陈直是“在中国的一个奇迹”。


《海德格尔导论》

理查德·波尔特 著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9-1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但是转念又反思了这种“惊讶”——哲学并非景观,而一位热爱哲学的读者、研究者,也不应该作为奇观被各种不同的眼光注视。不过,好在,陈直的译著最终还是得以出版。

我联系上陈直,得知他两年前开始在河北省一所高校的期刊社担任编辑排版工作,暂时摆脱了他曾经所言的工厂流水线生活。相对舒适的办公环境,也为他提供了翻译哲学论著的有利条件。《海德格尔导论》确实为陈直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

“但是这样的‘生存’是‘本质性生存’吗?”

“我所拥有的是‘觉醒的生活’吗?”

这样的哲学思考,常常跑出来困扰着陈直。我们从“当下生命的状态”聊到“像僧人一样去苦行”。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将不可避免地缠着每一个人。但是,或许把哲学作为一种方法,终将抵达陈直所言的“觉醒”之彼岸。

以下为陈直的自述。本文作者进行了编辑。


阅读哲学,

让人拥有了“反日常”的思维习惯

2008年,我18岁,第一次阅读西方哲学书。在此之前,我一直身处江西农村和小县城的范围内。

在那里我能接触到的,多的是励志书、科普书,以及“伪科学”读物。我在十五六岁时读了不少关于UFO、“世界未解之谜”之类的书籍,因为书店里就有,可以免费看。哲学书通常没有,“人生哲学”这样泛哲学类的书籍倒是不少。

记忆里读的第一本哲学书叫《哲学之树:西方哲学基础教程》。我在当时学校的图书馆里发现了它,其作者是香港浸会大学哲学教授庞思奋。这本书让我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和新奇的视域,连书的目录都让我惊奇不已(“语言哲学”“分析哲学”“诠释哲学”“神权政体”),更不用说书中的内容了。我后来重新找到了这本书。


《哲学之树:西方哲学基础教程》

庞思奋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5

初涉哲学,多少处理了一些我十几岁有过的困惑,比如死亡的意义。之前我甚至都没有怀疑过活着的意义,也没有面临过一种“存在主义”的意义危机,所以当我意识到死亡作为有意义的“活着”的否定和消除时,这让我难以接受。

关于哲学书籍的阅读,我最大的体验就是“难懂”。西方主流的哲学书籍,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萨特等这些众所周知的哲学家,我或多或少都读过。但由于阅读原著的困难,使得我实质上没有真正读太多。

19世纪后的各种哲学,比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叙述学(因为我一度对之很感兴趣,虽然它属于文学范畴,但我那时坚定地认为叙述学也是哲学),我都曾读过一些,甚至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图/《心之全蚀》)

早些年,通过阅读哲学书籍,我对“哲学体系”产生兴趣,因为它能够解释世界整体。比如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体系”,把一切都视为意志的表达。但是近些年来,我的兴趣更加转向了我们人类自身的存在,以及存在本身。

我现在对于通常所说的“知识”,没有太多的兴趣。比如我并不想知道原始社会中的人思维方式如何,也不太想知道原始社会的社会制度、婚姻制度如何。这些人类学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已经不是最为关键和核心的了。我猜想,这大概是深入哲学思考之后,所形成的“反日常”的思维习惯。

事实上,大部分哲学家都反对庸常的生活状态:海德格尔称之为“非本真本己的生活”;克尔凯郭尔称之为“公众的生活”;萨特称之为“自欺的生活方式”;佛教称日常的生活方式是“无明”的,是在轮回中;其他宗教也大部分如此,认为这样庸常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是必须克服和超越的。

因此,我认为进行更为深层、本质和根本的“生存”的寻求,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更为本己和主要的任务。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阅读、翻译海德格尔。


“觉醒”是投身于哲学的“执念”所在

我曾经试着追问自己:为什么会想要研究哲学,这股“执念”究竟源于什么?

放在以前的话,我会说我想要更为透彻地理解我们所在的世界,理解我自己本身。我想要知道各种事件、现象、事实的本质和原因,比如我想要知道意识到底是什么,自我意识又是为什么,我想知道语言是如何发生的,等等。

为什么希望知道这些?我不想用“好奇心”“兴趣”“惊讶、惊奇”来回答,因为这样的回答是不够的。我希望知道这些东西的原因,如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的那样,“知道了原因就理解了这些事物,从而这些事物就被我们所照亮了”。我希望深入事物幽暗的深渊,把光照进去,让这些原因、这些本质被揭示出来。而事物被揭示出来,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安居”于世界。并且,事物的被揭示,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觉醒”。


(图/《米歇尔·福柯》)

我们现在可以很容易接受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改变,相比于古代社会的理解是一种“觉醒”。我们从古代社会的迷信中觉醒过来,从而让事物回归其真实的本质之中,而不是被错误地认知。哲学被认为是所有科学中最为根本、最为基础的学科,因为哲学所研究的对象是那些“日用而不知”的东西,比如为什么数的加法是成立的(2+3=5)。

大家或许能注意到,我在频繁地提及“觉醒”。觉醒有各种方面、各种程度、各种层面的觉醒。而我认为对于个人来说,最高层面的觉醒是“类似宗教的觉醒”。我想这就是我之所以投身于哲学的“执念”所在。

当然,也有外在的因素让我“执着于”哲学之中。比如我的社会性生存能力比较弱。这包括我的个人性格,我是个呆板、木讷、社恐、内向的人,也包括在社会生存的实践性、技术性能力上,这些“能力”还包括学历、证书等非显性的能力。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在社会中的生存颇为艰难。


(图/《正常人》)

我作为一个“读海德格尔的农民工”,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其实我也不愿意做一个农民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没有办法,只能在制造业工厂的流水线工作,以此来维持基本的生计。这种在社会中生存的艰难,以及我没有能力使之更为简单的困境,让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力花在哲学上。

身处底层社会,我遭遇了太多的社会性挫折和困境,因此“存在主义”很自然地吸引了我。海德格尔的“向死亡存在”“畏”“良知的呼声”等概念,以及我们能够获得个人的“本真生存”的观念,也让我得以实践另一种有别于日常生存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更加“高级”,更加有“深度”,从而让我觉得更加有意义,更加有活的价值。

作为存在主义者,以及作为“存在论”哲学家的海德格尔,就这样吸引着我去阅读。


寻找“本质性生存”,

并以此“活下去”

我目前在河北的一所高校里,负责期刊的编辑排版工作。在事务性工作之外,我才有精力做与理解哲学有关的事情,比如阅读相关的哲学书籍和论文。

第一次与理查德·波尔特先生联系,是2022年年初。那时候我告诉他,他的《海德格尔导论》中译版将要出版,由我翻译。那时候他已经知道有一个叫做“Chen Zhi”的“中国蓝领”翻译了他的书。他是一位很友好、善良的人,他向我表示祝贺,并感谢我把他的著作译成中文出版,让更多的中国读者阅读他的书。

在校对的过程中,我收集了一些问题向他请教,他总是尽量以最通俗易懂的话回答我的问题。比如“Being is the difference it makes to us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这句话,他向我解释了他为什么这么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Being)概念;关于“make a difference”如何翻译的问题,他也举了很多非哲学的、日常的例子,来说明要如何才能更好地译为中文(最后译为“产生意义”或“带来意义”)。


探究“存在主义”的代表性电影《海上钢琴师》。(图/《海上钢琴师》)

海德格尔认为,他自己始终行进在探索“存在问题”的道路上。虽然他走的道路有曲折,甚至有倒转,但是他的思想是一贯的。他后来不再把“存在”视为超越性的,如传统哲学所暗指的那样;而认为其本身就是历史性的和事件性的。存在本身是一种发生事件。

我这么说或许比较难懂。总之波尔特先生主要研究海德格尔后期的思想,我读过他的一些论文,对我很有启发。

最近几个月以来,我一直对我所谓的“本质性生存”保持着很大的热情。我的基本想法是,如果我们把我们的真正本质(这个“真正”本质也许只能在哲学与宗教中获得,而不能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获得)给“活出来”,那么我认为我们所困惑的“人生意义”的问题就得到了完美的解答。


(图/《超脱》)

我比较喜欢植物多的公园,因此我有时间的话,通常会前往人少的公园,去进行一些活动。“人少”这个特点很重要。萨特说“他人即地狱”,我深有体会,因此我不太想进行“人际交往”,因为主体间总是存在着冲突、矛盾和斗争的可能性,我不想去与人产生冲突、斗争。因此我选择人少的地方,选择独处。

在高校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有一次,我的一个同事竟然问我“你会不会用手机导航?”“你会在网上寄快递吗?”,也有别人怀疑我“会不会使用刷码乘车坐地铁、公交”……我在别人看来是一个比较愚蠢,至少可以说木讷的人(当然事实可能也是如此),连最简单的事情可能都不会。在社会性生存方面,我感到我的未来是比较黯淡的。

之前的十几年时间里,我一直在社会底层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对哲学有热情,对工作方面没有热情,我不太想在工作方面“提升”什么,所以导致我一直作为一个“无技能工人”(unskilled worker)而工作;另一方面我的性格较难适合于社会性生存,尤其是中国这样以“人情世故”著称的社会,对我来说是极为困难和煎熬的。

“觉醒”,我对这个有乐观的预期。我认为未来有一天,我能够获得至少能让自己满意的“觉醒状态”。比如像泰国佛教的森林派僧人那样去“苦行”,通过“苦行”来获得更多的“觉醒”,但是目前看来,这样的“苦行”是不太容易实现的,因为我不得不承担一些对他人的责任,我还需要去多赚点钱。这应该是我30多岁的人生的一个矛盾。

不过我有些乐观地认为,即便我现在无法做到这样,可能未来的某个时候(比如再过一二十年)也可以做到。当然,前提是我到那时还没有死亡。


本文首发于《新周刊》总657期《断网25小时》

原标题:陈直:一位哲学读者的“自我觉醒”

· END ·

作者丨段志飞

今 日 话 题

在你看来,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哲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WTT重庆冠军赛:女单8强产生,国乒功勋陪练出局,5人晋级!

WTT重庆冠军赛:女单8强产生,国乒功勋陪练出局,5人晋级!

乒谈
2024-06-01 23:44:53
孙楠的口碑为什么会这么差?

孙楠的口碑为什么会这么差?

麻辣婊
2024-05-31 01:52:32
美国评估取消对乌武器限制

美国评估取消对乌武器限制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5-31 06:10:47
“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最缺德的时代”这是危言耸听?还是故意抹黑?

“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最缺德的时代”这是危言耸听?还是故意抹黑?

大佬日志
2024-05-30 08:25:02
欠债1153亿!又一河南企业暴雷?“千亿猪王”成“欠亿猪王”!

欠债1153亿!又一河南企业暴雷?“千亿猪王”成“欠亿猪王”!

东方红看剧呀
2024-06-01 15:37:19
遭误判被气哭,外国网友声援郑钦文:主裁傲慢+粗鲁!理应受处罚

遭误判被气哭,外国网友声援郑钦文:主裁傲慢+粗鲁!理应受处罚

阿牛体育说
2024-06-02 04:18:52
章子怡罕发文为女儿庆六一!女儿太像汪峰,章子怡鞋子引热议

章子怡罕发文为女儿庆六一!女儿太像汪峰,章子怡鞋子引热议

阿芒娱乐说
2024-06-02 03:58:44
外蒙古,已经沦为韩国老男人们的“海外青楼”?

外蒙古,已经沦为韩国老男人们的“海外青楼”?

乌鸦校尉
2024-05-31 10:32:03
34岁克罗斯完美告别皇马:欧冠第5冠+10年23冠!夺欧洲杯=大满贯

34岁克罗斯完美告别皇马:欧冠第5冠+10年23冠!夺欧洲杯=大满贯

侃球熊弟
2024-06-02 05:09:52
2连胜,3-2!王楚钦险爆冷,世界第1战5局,淘汰日本17岁孩子

2连胜,3-2!王楚钦险爆冷,世界第1战5局,淘汰日本17岁孩子

足球慢镜头
2024-06-01 19:52:15
湖北28岁女孩一年两次徒步西藏,15000公里让她从美女变成了大妈

湖北28岁女孩一年两次徒步西藏,15000公里让她从美女变成了大妈

深月望城
2024-06-01 19:52:14
为什么我觉得秦昊并没有那么爱伊能静?看网友的评论引起万千共鸣

为什么我觉得秦昊并没有那么爱伊能静?看网友的评论引起万千共鸣

回姐酥品味人生
2024-06-01 05:06:03
6G之争大局已定?日本9.9%,韩国4.2%,中国排名让人意外!

6G之争大局已定?日本9.9%,韩国4.2%,中国排名让人意外!

小蘑菇壹号
2024-05-31 18:13:25
选择大于努力?贝林厄姆加盟皇马首个赛季夺得3座冠军

选择大于努力?贝林厄姆加盟皇马首个赛季夺得3座冠军

直播吧
2024-06-02 05:12:21
实探安徽铜陵坍塌居民楼:建成二十余年历经三次改造,仍未阻止悲剧发生

实探安徽铜陵坍塌居民楼:建成二十余年历经三次改造,仍未阻止悲剧发生

极目新闻
2024-06-01 22:05:24
胜率100%,欧冠改制后皇马9次进决赛9次夺冠

胜率100%,欧冠改制后皇马9次进决赛9次夺冠

懂球帝
2024-06-02 05:12:10
庆余年2:同样都是机器人,神庙使者为何打不过五竹?原因很现实

庆余年2:同样都是机器人,神庙使者为何打不过五竹?原因很现实

小凡娱影
2024-06-01 20:35:02
世界第一枚3nm芯片问世,不是台积电生产,高端半导体芯片有多难?

世界第一枚3nm芯片问世,不是台积电生产,高端半导体芯片有多难?

田间农人阿馋
2024-06-01 19:47:40
世一帅!安切洛蒂=教练欧冠之王 5夺欧冠历史第一+五大联赛总教头

世一帅!安切洛蒂=教练欧冠之王 5夺欧冠历史第一+五大联赛总教头

念洲
2024-06-02 04:51:42
麦价不如水!网友亲测后满眼泪:谷贱伤农别再忽悠了,粮荒将至

麦价不如水!网友亲测后满眼泪:谷贱伤农别再忽悠了,粮荒将至

大风文字
2024-06-01 09:09:42
2024-06-02 05:40:49
硬核读书会
硬核读书会
有态度的读书人都在硬核读书会
787文章数 4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亲子
时尚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亲子要闻

爬行垫突然倒下砸向哥哥,倒地瞬间弟弟冲上去了!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时光正好》;综艺《快乐老友记 第二季》......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