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语
依托海南独特生态资源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成果,海南国际传播中心选取生态文明议题,先后制作四季《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系列微纪录片,讲述海南生态故事,展现美丽中国魅力,向海内外“Z世代”展现中国在生态环保领域的负责任担当与全球性贡献。截至2023年10月,前三季全球播放量已超1.8亿人次,全球722家媒体以多语种进行报道。该系列在作品立意、策划、制作、表现手法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和国际传播思维,传播效果良好。
《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案例
一、创作背景
为记录海南物种的多样性和原真性、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成果,《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摄制组2020年至2023年多次深入海南热带雨林、湿地保护区,用镜头记录了海南热带雨林和湿地里的多类稀有物种,以微纪录片的形式先后制作四季节目,用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方式让全球“Z世代”得以观察海南热带“物种王国”、感受大美中国,呼应其对生态环境和环保的密切关注。
二、创作过程
(一)深入雨林,以匠心精神拍好每一个画面
摄制组以匠心精神赢得受众关注,用真实画面赢得受众喜爱,满足了海内外“Z世代”对雨林动植物的喜爱和好奇心。如在节目第四季之《独树一帜》的拍摄中,摄制组顶着压力挑战极限,数次攀爬需花费三个半小时才能登顶的高山,只为抢出宝贵的二十分钟拍摄海南特有植物雅加松;为了近距离拍摄到竹叶青的捕食过程,摄制团队耐心与勇气兼具,壮着胆子拉近与竹叶青的距离,方才拍下竹叶青张嘴的精彩画面。
《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第四季《独树一帜》中的雅加松画面
《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第四季《冷血部落》中的竹叶青画面
(二)保护至上,为保护生态放弃难得一遇镜头
摄制组秉持“保护至上”的理念,并不会为了拍到精美的画面而人为干涉动植物的生长轨迹和活动规律,坚持只做观察者和记录者,有时甚至宁可放弃难得的镜头,这与当下全球“Z世代”群体中广泛流行的环保理念不谋而合。
(三)权威把关,从科普角度经得起质疑与挑剔
节目第四季拍摄全程由专家团队陪同,邀请该领域的权威专家鉴定拍摄的物种,修正主观推断,给出专业解读,保证能从科普角度立足,经得起质疑与挑剔。
三、作品亮点
(一)立意高,体现国家站位。
本节目立意为“讲述海南生态故事,展现美丽中国魅力”,依托“海南是物种多样性宝库”这一独特资源,讲述海南珍稀物种鲜为人知的故事,将其独一无二的生态魅力展示给全世界,同时触发、深化“Z世代”对于“地球之肺”热带雨林的关注、对生态资源的珍惜以及对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视野宽,体现全球视野。
本节目通过对热带雨林物种和生态环境的全方位展示,为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书写“海南样本”,也为世界雨林生态保护提供参考,向海内外“Z世代”展现中国在生态环保领域的负责任担当与全球性贡献,赢取受众好感,提升海南乃至中国国际形象。
(三)题材佳,体现本土特色。
本节目以第一视角观察每个物种的生命轨迹,呈现其生活细节,真实记录这些“小精灵”在原生环境中的生存行为、交往行为等,生动展现海南热带“物种王国”及生机勃勃的生态图景。这一设计契合“精准化”“分众化”国际传播规律的要求。充满海南本地特色的热带物种却有着“异域传真”般的独特魅力,更易引发海外“Z世代”群体的兴趣。
(四)形式新,紧扣国际传播潮流。
本节目抓住国际传播“视频转向”总趋势,以时长3—5分钟的微纪录片形式为载体,在作品立意、策划、制作、表现手法、语态等方面以精良的高水平制作,突出影像叙事的特征,以符合国际传播的语态,很好地迎合了海外“Z世代”的兴趣点。
《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第四季第二集《一物陨,万物生》
四、传播效果
《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前三季的全球播放量已超1.8亿人次,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被美联社、共同社、俄新社、韩联社、西班牙国际新闻通讯社等全球722家媒体以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泰语、马来语等多语种进行了报道。
第四季上线后,在美联社、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新加坡亚洲第一站(AsiaOne)新闻网、英国《商业领袖》(Business Chief) 杂志官网、俄罗斯塔斯社等400多家境外媒体的落地;在国内,除省内媒体播出外,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环球人物》、环球网等央媒,以及封面新闻、多彩贵州网等全国重点网媒,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福建国际传播中心、云南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等省级外宣媒体机构转发相关内容,扩大传播效果。
有海外网友评价:“这个节目很精彩。我们会办个孩子们的聚会一起观看!激发他们去看看他们周围的大自然,一个他们很幸运一出门就能拥有的世界。”
五、创新经验与启发
紧跟国际传播的“视频转向”思维,节目用当下流行的微纪录片形式更好地向海外“Z世代”传播。题材挖掘坚持“本土即世界”理念,充分体现“本土化”特色,塑造了海南独特的国际形象,丰富了中国故事的内涵。探索短视频叙事内容创新,节目以热带雨林里物种的生长轨迹为故事情节,以“秘境”“探秘”为叙事基调,是为海外用户“量身打造”的短视频产品。适应国际传播的语态,以自然生态选题主动贴近“世界性题材”;通过Facebook、YouTube等交互式传播体现了“社交化语态”;人文、自然、生态为题材的柔性故事体现了“减压式语态”等创新特点,对外传播效果显著。
本案例由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推荐
责编:李佳藤、谢曈、周煜
美编:肖郁佳
“面向‘Z世代’青年的国际传播案例征集评选计划”是由人民日报社办公厅、清华大学智库中心联合支持,环球网、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国青年报社携手发起,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作为平台支持的一项案例征集计划。
经过业界与学界专家共同评审,共选出获奖案例35个,包括“十大优秀传播案例”“国家重大战略议题类优秀案例”“中华文化传播类优秀案例”“城市形象传播类优秀案例”“品牌传播类优秀案例”以及“国际意见领袖类优秀案例”等六个类别,本篇推介案例出自“国家重大战略议题类优秀案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