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央三次调陈龙保护毛主席安全,皆被拒绝,主席人家不愿来就算了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他被誉为“现代赵子龙”,曾在危机重重的重庆谈判期间,保护毛主席43天,最终将其送回延安。

然而,这样一位身手了得、智勇双全的卫士,却连续三次婉拒到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伟人为此失望透顶,只得无奈叹息道:“既然人家不愿意来,那就算了吧!”

此人究竟何许人也?去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本是无比光荣的好事,他为何会选择拒绝?


人选拟定 主席亲选

1945年8月,随着日本对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漫长的八年抗战画上句号。战事平息后,国内各界普遍开始关注政权问题,究竟是蒋介石的国民党或者毛主席等人的共产党“一方独大”,还是两党和平共治?

毫无疑问,中国广大民众的心声更倾向于后者,毕竟这片红色土地才刚远离战火的侵袭,和平是所有人最热切的心愿。然而,看似平静无澜的表象之下,蒋介石那颗名为“篡位夺权”的贼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而帮助他释放这股欲望最好的方式,便是挑动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


但是,作为在政坛混迹多年的“老江湖”,蒋介石也深知内战不能贸然打响。思来想去,他决定以两党在重庆和谈为借口,趁机试探毛主席等人的态度。蒋介石自信满满地认为毛主席一定会临阵脱逃,却不知另一边的伟人已经在同周恩来等人商议谈判的具体事宜。

对于蒋介石的险恶用心,毛主席心知肚明。所谓和谈,其实只是蒋介石在掀起内战前抛下的一枚“糖衣炮弹”,不管毛主席会不会去重庆,这场战争早晚都会到来。而此次前往重庆,国民党方面少不了也会布下陷阱,因此在毛主席决定去重庆时,身边很多人都是反对的。


然而,任凭周围人如何苦心劝说,毛主席就是铁定了心要和蒋介石和谈。没办法 ,众人只好抓紧筹备谈判代表团,以及随行人员的配置问题。重庆在当时是国民党的主场,如果要保护好毛主席的人身安全,就必须在他身边安排一个能力出众的贴身警卫。

负责人李克农康生罗列了几个比较中意的人选,将名单交给毛主席查看。毛主席虽然也认同这些人能力不错,但最后并没有选择。眼看着毛主席迟迟拿不定主意,李克农和康生看着名单也发起了愁。这时,沉默良久的毛主席,弹了弹手中的烟杆,忽然抬头望向二人。


陈龙

“你们觉得,陈龙这个人怎么样?”

康生和李克农不约而同地愣了一下,嗫嚅着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李克农支支吾吾的跟毛主席坦言,陈龙作为他的老部下,原来是东北抗联的参谋长,军事能力自是没得说。至于为什么没写上陈龙,原因也很简单——陈龙本人,脾气有点不太好。


毛主席听了哈哈大笑,表示瑕不掩瑜,他倒是很中意陈龙。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即便是能力再出众的优秀将领,也或多或少会有些小毛病。陈龙虽然脾气不好,但他的指挥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无人企及的,因此综合考虑,毛主席决定让陈龙当他的贴身警卫。

于是,时任中央社会部三室主任的陈龙,就这样被毛主席授予重任,承担起了在重庆谈判期间保护毛主席安全的任务。与他一同被钦点的,还有龙飞虎和颜太龙两位同志,被毛主席合称为“二龙一虎”。那么,陈龙这位被毛主席亲自点名的“武夫”,能否顺利完成护送任务呢?

被委重任 不负众望

陈龙的原名本叫刘汉兴,1910年出生于辽宁抚顺。中学毕业后,深受赵云、杨家将等名将故事熏陶的他,怀揣着满腔热血投身东北军,并在吉林陆军军事学院学习了系统的军事指挥知识。毕业后,陈龙一直留在军中担任排长、连长等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九一八事变”的一声炮响,让东北三省陷入被侵华日军主宰的噩梦。由于蒋介石的“消极不抵抗”政策,东北军全面弃守,无数民众深陷战火之中。这让嫉恶如仇的陈龙很是悲愤,为了保卫家乡,他果断带着连队投奔吉林自卫军。再后来,他又辗转加入了东北抗联。


1934年,陈龙经由共产党人周保中王润成引荐,光荣加入共产党。2年后,为提升其军事能力和政治思想,被组织上派去苏联学习了3年。1939年,陈龙回国后出任中央社会部侦查科科长一职,主管延安的警卫工作,为打击延安潜在敌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龙这个名字,其实是陈谭秋同志为他取的。那时由于保密需要,从事地下工作的情报工作者们都不得用真名,纷纷以假名替代。陈龙也不例外,但他并不怎么懂得改名。于是,陈谭秋同志灵机一动,笑眯眯的提议道:


陈谭秋

“你我都姓陈,是一家人。我是秋天的深潭,你是潭里的龙,不如就叫‘陈龙’吧!”

陈龙高兴地接受了,此后的革命生涯里,他一直沿用现在这个名字。抗战结束后,他一直配合李克农等人在枣园和党中央一同办公,没想到竟突然被毛主席任命为重庆谈判的“特殊秘书”。李克农将消息告诉了陈龙,送给了他自己佩带多年的左轮手枪,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李克农

“此次去重庆,你虽然从军多年,能力出众,但也切记保护好毛主席的安全。如若万一,你要做好随时牺牲的最坏打算!”

陈龙深知责任重大,接过手枪郑重的点了点头。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他白天守着山沟里自己栽种的南瓜练习射击技巧,晚上也不间断的练习双枪射击,只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枪法。同时,为了避免闹笑话,他还主动找去过重庆的同志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可谓做足了功课。


右一为陈龙

数日后,陈龙换上了灰布棉服和他那双旧到露脚趾的布鞋,和颜太龙、龙飞虎等人到枣园的小礼堂集合。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正神情肃穆的对随行人员们做最后的叮嘱,陈龙他们则反复确认联络细节。临登机前的最后一刻,周恩来特别对陈龙嘱咐:

“务必要做到万无一失,我们每个人都来做毛主席的‘警卫员’,一切小心!”


1945年8月28日,下午3时许,毛主席率领代表团抵达重庆机场,国民党代表沈钧儒已在舱门外迎接。在穿过冗长的欢迎群众和媒体记者群后,陈龙等人和毛主席乘车来到蒋介石的林园官邸,在那里,蒋介石已经备好了欢迎晚宴。

宴会上人流攒动,国共两党的重要人物把酒言欢,在充斥着乐曲声的宴会现场显得十分热闹。蒋介石和毛主席也相谈甚欢,彼此称呼着“润之”、“蒋先生”,看起来也很融洽。但即使如此,陈龙依旧面色不改的坐在座位上,一边喝茶水,一边目光直直地盯着对面的毛主席。


“想必这位就是陈龙,陈先生吧?我早年听闻过您的事迹,觉得您很特别,不知陈先生是哪里人士?”

陈龙抬头,一个国民党军官刚好坐在他对面,正假装漫不经心的摆弄着手腕上的金手表。对方那副故意显摆优越感的作风,让陈龙厌恶的皱皱眉,但他还是忍住了不快,言简意赅的回答自己是东北人。哪知那国民党军官听了,又以浓厚的浙江口音惊呼道:


左一为陈龙

“陈先生,您可真会开玩笑!你们的毛主席是湖南人,您为什么会是东北人?难以置信!”

陈龙看着对方那副夸张的惊讶表情,并未生气,而是反问那名国民党军官是不是浙江人。那军官愣愣的点头,表示自己确实是浙江奉化的。陈龙听后淡然一笑,放下手里的筷子,表示蒋介石也同是奉化人。紧接着,他又对那名军官开口说道:


“我们共产党在党员问题上,从来不会任人唯亲。我们的原则是对人民做贡献,而且,在座的各位共产党员也不全是湖南湘潭人。比如我身边的龙副官,他就是江西人。”

国民党军官听了不服气,质疑陈龙言论的正确性,结果还是被陈龙反驳回去了。见语言上怼不过,几个国民党军官便又轮流给他灌酒,没成想最后反倒个个喝得东倒西歪。要知道,陈龙可是地道的东北人,又去过苏联,南方人岂能和他比酒量?


重庆林园

宴会结束后已是深夜,在护送毛主席等人在花园别墅下榻后,陈龙和几个警卫手持手枪,开始了漫长的夜间巡逻。在这期间,虽然没发生什么太大的变故,但也时常会溜进来几个国民党宪兵。所幸有陈龙等人严密防守,才没让这些人有所动作。

三次婉拒 原因为何

1945年10月1日,在历时长达43天的“非常时期”后,陈龙等人顺利完成保护毛主席的任务,一同返回延安。对于陈龙在重庆谈判中的表现,党中央的各位领导人都很满意,毛主席也十分欣赏他,于是他让社会部负责人事的王涛江转告陈龙,希望他能到自己身边当警卫。

陈龙听到消息后,心情起初相当激动,可很快,他这份热情的劲头就退了下去。在重庆的那段时间,他领略到了毛主席超脱常人的气度和胆识,如果能够在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伟人身边工作,那将是自己莫大的荣幸。


可这也正是陈龙担心的地方,他生来就是个火爆的急脾气,要是让他和别人一样常年守着办公桌办公,陈龙必定是消受不来的。而且,毛主席的夫人性情古怪,陈龙的性格恐怕也很难和她和睦相处,搞不好还会给主席增添麻烦。这样一来,他必然是适应不了这份工作的。

于是思考一夜后,陈龙作出了最终决定。他表示,自己的性情太急躁,并不能胜任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工作。虽然他也很想为毛主席工作,但眼下东北一带局势不稳,陈龙更希望能回家乡和战友一道主持工作。随后,他找到毛主席商议,主席听后长叹一声,略带惋惜的叹道:


“好,我同意了,希望你去东北能做出好成绩!既然要分手了,那就把这张我和恩来、若飞的合影送给你,当个纪念吧!”

陈龙含泪答应了,来到东北后,他没有辜负主席的期望,以东北社会部副部长兼哈尔滨局长的身份,连续破获多起敌特策划的反革命活动,维护了东北后方根据地的稳定。而在东北的这段经历,也让陈龙积攒了丰厚的反敌特斗争经验,为以后的工作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左四为陈龙

1949年8月,党中央进驻北平后,毛主席和周总理电告东北局,准备将陈龙调到中央任职。然而,这次的陈龙再一次以“性格不适合”为由婉拒了。新中国成立后,陈龙担任南京市公安局局长,自沈阳前往北京时,他和老上司李克农见了面,意外得知了一个秘密。

李克农告诉陈龙,当时毛主席本来想着他能力出众,准备将其调到身边当警卫员。毕竟“现代赵子龙”的能力有目共睹,惜才的主席亦是如此。收到陈龙的婉拒信后,毛主席他老人家伤心了很长时间,最后有些不悦的撇了一句:“既然人家(陈龙)不愿来,那就算了吧!”


陈龙听了很是愧疚,第二天便打电话给汪东兴,赶往中南海向毛主席汇报了东北的侦察工作。主席听了非常满意,还给予了陈龙不少工作上的建议。1950年,毛主席第三次提出想将陈龙调至中南海,然而由于此时陈龙罹患心脏病,实在无法工作,只得无奈放弃了。

1955年,陈龙在苏联结束治疗后返回国内。3年后,他的身体情况再次恶化,最终因病去世,年仅48岁。陈龙的三次婉拒,看似不近人情,实则包含的既有他的倔强真诚,也有他对毛主席的赤诚之心。这样一位表里如一的好干部,能受到伟人器重,自然是当之无愧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李心暖呀
李心暖呀
居住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脚下,喜欢种菜种花,喜欢独处,过着慢悠悠的生活。
63文章数 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曾喊话要"抹去以色列" 内贾德登记参加总统选举后发声

头条要闻

曾喊话要"抹去以色列" 内贾德登记参加总统选举后发声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健康
家居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教育要闻

河北24年高校专项初审1.4万人,连续2年上涨,计划不足700人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