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喊江节:东北千年渔猎文化的时代回响

0
分享至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5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喊江节:东北千年渔猎文化的时代回响》的报道。

  “立夏鱼儿欢,小满鱼来全;芒种鱼产卵,夏至把河拦;小暑胖头跳,大暑鲤鱼跃……”乌苏里江畔,赫哲族渔民捕鱼晒网,在迎接夏日的欢歌中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鱼肥水美喜开江,开网捕鱼满载归。经过一个冬天的沉寂,鲤鱼、重唇鱼、兔子鱼、白鱼、鳌花……各色江鱼活跃在黑龙江融冰后的大河中,回馈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黑龙江省拥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著名江河,境内又有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等湖泊。“喊江节”,即在开江季将江水“喊醒”,祈祷百姓安康、风调雨顺。

开江文化因江而生

  顺治十八年(1661年)春季的一天,诗人方拱乾携友人郊游畅饮,并赋诗:“冰声破屐响,又见塞河春。”这也是关于黑龙江开江“跑冰排”最早的文字描写。

  每年谷雨过后,气温骤然上升,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季的大小江河,冰层逐渐融化,黑龙江迎来了庄严浪漫的仪式——开江。消融的冰块在江面“奔跑”、顺流而下,宣告祖国最北方春天到来的讯息。

  “开江了!开江了!开江了!”万余名市民相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外滩广场和栈道上,身着萨满服饰的赫哲族人组成的祈福队伍,面朝松花江佳木斯段江面,喊出了对风调雨顺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这个春天,佳木斯举行了盛大的“喊江节”。

  表演者们再现着古老的“开江”祈福仪式。身着萨满服的祈福队伍,有韵律地敲着“萨满鼓”,跳着神秘又热烈的“温吉尼”舞蹈;赫哲族独特艺术伊玛堪说唱时而悠扬、时而灵动,诠释着赫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4月9日,市民在“喊江节”现场观看赫哲族开江祈福仪式。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佳木斯市非遗中心副主任林长征告诉记者,开江文化可追溯到1000年前,民间有用开江水净手,祈祷百姓安康、风调雨顺的风俗。

  “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演变为在开江时将江水‘喊醒’,祈福的同时也叫醒江水中的鱼儿,告诉它们春天已经到来。”林长征说。

  “人们耳熟能详的《乌苏里船歌》,开头有一段赫哲语,‘啊朗赫赫呢哪,啊朗赫赫呢哪……’,就是赫哲族的渔歌。”伊玛堪艺术非遗传承人吴彩云用赫哲语哼唱起那段熟悉的旋律。

  吴彩云告诉记者,祈福仪式结束后,赫哲族群众会下江捕捞开江后的第一网鱼,标志着一年生产生活的开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赋予鱼类丰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门类。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且最广泛利用鱼类的国家之一,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鱼”形文字。逐水而居的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鱼文化,鱼作为吉祥多福的意象,在中华民族的渔猎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守望太阳的民族”因江而居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谭杰介绍,赫哲族渔业生产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1972年黑龙江文物考古队在密山县大、小兴凯湖之间的湖岗上,发掘出了新开流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出土了带有浓厚渔业生产文化色彩的陶器、石器和骨器。

  其中,陶器器型简单,但纹饰美丽而繁缛。鱼鳞纹象征着鱼身上的鳞片,网纹象征着迎风展开的渔网,水波纹表现了碧波荡漾的江、河、湖水。骨器主要有鱼钩、鱼叉、鱼标、鱼卡子等捕鱼工具。在墓葬中有一件用鹿角制成的“鱼”形装饰物,在遗址中还出土了一批用于贮藏鱼的鱼窖。“这些都表明,当时有一支捕鱼为主、兼营狩猎的氏族在这里定居。”谭杰说。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双鸭山等地,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世居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是黑龙江渔猎文化的代表。因地处祖国东方,赫哲族被称为“守望太阳的民族”。

  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凌纯声的经典之作《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对赫哲族的生活和文化等有详细描述。这个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的少数民族,是中国北方过去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和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曾因穿鱼皮和使犬,该民族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

  他们逐江而居,根据自然的变化调整生产生活节奏,靠江吃江,维持生活的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

  “白露鲑鱼来,寒露哲罗翻”“立春棒打獐,雨水舀鱼忙”等谚语,表明赫哲族人会根据汉族二十四节气来预测鱼类的状态行为。

  每年春季是捕鱼的黄金季节,经过一个冬天的沉寂,坚冰融化之后,各种鱼跃出水面。赫哲人往往会抓住这一阶段撒网捕鱼,以供族人全年的吃、穿所需。

  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每年开江后,赫哲人孙玉民都和乡亲们一起,用赫哲族传统的方式捕鱼。

  “鱼是赫哲人的生存密码,开江后是一年里最忙的时期,也奠定了一年收成的好坏。”孙玉民说,夏季休渔期一般是鱼的产卵期,渔民利用这段时间修渔船、补渔网等,或是提前放置大网以备冬捕,此外还要对春季收获的鱼产品进行加工贮藏。

  从白露开始的一个月左右是秋季鱼汛期,赫哲人主要捕捞大马哈鱼、鲟鱼、鳇鱼和鲤鱼,也包括一些杂鱼。

  冬至前后,江面进入冰封期,赫哲族也迎来最有特色的冬捕期。乌苏里江上寒风凛冽,赫哲族通过凿“冰眼”、拉大网或用“砍钩”钓鱼等方式捕鱼。冬季的冰面冒着热气,狗鱼、细鳞、哲罗等鱼种浮出水面,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天气里给族人带来生机和希望。

  20世纪80年代,国家向赫哲人发放新型柴油机,安装在渔船上。生产工具的改善,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也让赫哲人告别了人力划桨时代。

  从70多年前仅存300余人到如今有5000多人,从渔猎到发展文化旅游等多业并举,赫哲族这个“守望太阳的民族”,在祖国的东北角繁衍兴旺起来。

丰富物产因江闻名

  开江季宜食开江鱼。

  松花江、黑龙江中盛产“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三花”为鳊花、鳌花、吉花,“五罗”即哲罗、法罗、雅罗、铜罗、胡罗,松花江流域内还有施氏鲟、鳇,以及大马哈鱼、乌苏里白鲑、细鳞鲑、哲罗鲑、黑龙江茴鱼、大白鱼、鳜等鱼类。

  黑龙江的各种江鱼是极具地域特色的美食。“全鱼宴”就是以黑龙江、松花江中的鱼为原材料,依托赫哲族渔猎文化形成的民间特色饮食,在烹饪方式、菜肴定制、就餐环境等方面,高度还原了赫哲族渔猎文化,充分体现了黑龙江地域特色。

  “刹生鱼”是赫哲族最讲究的吃鱼方法。选用五六斤重的江鲤鱼,洗净后把两侧整片肉剔下,然后皮朝下把肉斜刀横切成片,再调过来切成丝从鱼皮上切下来,放上醋、辣椒油、盐等作料,再加土豆丝、黄瓜、豆芽、大头菜,一道赫哲族美食凉拌刹生鱼就做好了。醋的香气先刺激食客的嗅觉神经,再慢慢咀嚼,鱼的甘甜、料的香辣与菜的清香交织在一起,美味爽口。

  塔拉哈、鱼丸汤、酱焖杂鱼、清炖江鲤鱼……除了擅长烹制各种鲜鱼类美味佳肴,赫哲人还大量地把鱼制成鱼干、鱼毛、鱼籽酱等加工品,保存起来以备食用。这些几千年延续下来的食鱼习俗,已经成为赫哲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影响着其他民族的食鱼方法。

  佳木斯市乌苏里江鱼馆的老板告诉记者,只有在每年四月中下旬开江后的二十几天内,才能吃到正宗的“开江鱼”,其肉质鲜美,在中国“四大鲜”中占有一席之地。

  开江初始,冰块、江水上下翻滚,咆哮着、拍击着,憋屈了四五个月的鱼儿都被唤醒了。这些鱼由于整个冬天忍饥挨饿,体内脂肪已消失殆尽,其肉质变得非常紧密、不肥不烂,因此异常鲜美。

  时至今日,“全鱼宴”不仅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成为黑龙江沿江城市春季旅游的靓丽“名片”。

非遗文化因江而兴

  除了食用鱼,赫哲人还“衣其皮,用其骨”。严寒地区的生活环境及渔猎生产活动,使赫哲族学会了用鱼皮制衣的技艺。

  作为赫哲族民族标志的鱼皮、鱼骨制作技艺,是赫哲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全世界唯一传承下来的鱼皮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各大文旅推介活动中,非遗赫哲鱼皮技艺染色项目传承人赵同华,带着她的“改良版”鱼皮衣,总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她将紫色丝绸面料和鱼皮相结合,既保留了传统鱼皮衣的纹理,又柔软舒服,适合现代人穿。

  赵同华的老师是今年72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尤文凤。“做一件鱼皮衣,需要大约50条鱼,不同的鱼皮,纹路是不一样的,每一件都很独特。这是赫哲族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渔猎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尤文凤说。

  从师傅那里学习了鱼皮制作技艺的赵同华,加入自己的创意,经几次迭代升级,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寻常百姓家。鱼皮高跟鞋、鱼皮包、鱼皮手链……在赵同华开办的工作室里,各种时尚的鱼皮制品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让鱼皮技艺“活起来”“走出去”。

  上个冰雪季,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景区,赵同华设计的各式鱼皮制品受到游客喜爱,一款能够在夜晚发出荧光的鱼皮雪花挂件受到热捧,一度售罄。

  “乌苏里芒目赫尼那,萨哈林芒目赫尼那……”在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伊玛堪传习所,伊玛堪传承人吴桂凤身着红色的传统服饰,高唱起赫哲族伊玛堪。这种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被学术界称为赫哲族的英雄史诗,是反映该民族古老历史、渔猎、爱情生活和风俗信仰的“活化石”与“百科全书”。

  吴桂凤介绍,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说一段唱一段,语言合辙押韵,歌曲优美舒展。

  “我当年学习伊玛堪时,天天听我三爷爷去世前给我留下的一盘伊玛堪磁带,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去向赫哲族的老人请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传承人吴宝臣说,如今有了伊玛堪教学的书籍和音像制品,学起来方便很多。

  “现在好多年轻人都来学习我们赫哲族的传统文化,我也经常在网络平台直播,让更多人了解赫哲族。”吴桂凤说。

以渔为业因江而新

  渔业是人类最早的经济形态之一。随着人类对鱼类习性的了解和对捕捞技术的掌握,渔文化也相应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的渔业生产活动使赫哲族与鱼结下不解之缘,鱼成为赫哲族的衣食之源、精神之托。”谭杰说。

  近年来,赫哲族充分发挥丰富渔业资源和鱼文化的独特优势,打造“冷水鱼都”。

  抚远市在祖国陆地最东端,素有“华夏东极”的美誉。抚远市委书记何大海介绍,抚远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拥有宜渔水域40多万亩,绿色无污染的水域环境为冷水鱼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名副其实的“冷水鱼都”。

  在抚远“东极鱼市”,各色江鱼就地铺开,叫卖声此起彼伏。江城鱼行的老板李春艳打包着嘎牙子、鲫鱼等不同品种的鲜鱼,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销售季刚刚开始,网络订单也有不少,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半夜。”李春艳边说边从鱼筐捡出还在活蹦乱跳的鲤鱼,“一个月流水能有几十万,累是累点,心里高兴。”

  抚远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宋善明说,“东极鱼市”有60多家鱼店,大部分是本地渔民开的。鱼市早期自发形成。近年来,抚远顺势而为,就地升级改造建起“东极鱼市”。

  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是赫哲人的淳朴天性。今天,赫哲人坚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通过增殖放流和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实施人工养殖等方法,有效增加鱼类种群数量。

  在抚远市鲑鱼放流站,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科研人员人工孵化出40万尾大马哈鱼苗。为帮助鱼苗快一点长大,抚远市水产局技术员万元和他的同事们每天都坚守在车间,及时把破卵而出的大马哈鱼苗从孵化箱转移到暂养池中,并密切关注着水温和水中氧气含量。

  “大马哈鱼刚刚破卵而出的阶段是整个生长期最薄弱环节,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珍贵的大马哈鱼苗死亡。”万元说,为确保大马哈鱼苗健康成长,他和同事们每天像照看新生儿一样,一刻也不敢放松。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抚远开展了人工孵化大马哈鱼增殖放流活动。截至2023年,已向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增殖放流大马哈鱼苗4300万尾,今年春季还将开展鲟鳇鱼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在鱼类种源上的优势,建设鲟鳇鱼现代产业园区,发展和做强‘种业’,带动全域冷水鱼产业的发展。”何大海说,要努力打造“东极抚远,江鲜活鱼”招牌,让抚远的冷水鱼“游”向全国。

  依伴着世代流淌的江水和取之于江的鱼,赫哲族因江而兴,因江而富,因江闻名,也不断回馈着滋养了祖辈的江水。“守望太阳的民族”唱响了兴边富民的新船歌,传承千年的渔猎文化正在三江平原上焕发着新的生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直播!中国女篮3战澳大利亚,姚明督战,韩旭+李梦雪耻复仇

央视直播!中国女篮3战澳大利亚,姚明督战,韩旭+李梦雪耻复仇

小鬼头体育
2024-06-01 14:55:56
医生反复强调:过了60岁,要少散步,多做这4事,很多老人不在乎

医生反复强调:过了60岁,要少散步,多做这4事,很多老人不在乎

健康八条
2024-05-30 22:01:05
朱婷先发助李盈莹暴走?39扣22中仅1被拦 狂轰23分末局连下关键球

朱婷先发助李盈莹暴走?39扣22中仅1被拦 狂轰23分末局连下关键球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4-06-01 21:18:15
原来上海申花不是不放戴维俊去深圳新鹏城

原来上海申花不是不放戴维俊去深圳新鹏城

小鬼头体育
2024-06-01 19:50:24
去了香港玩了三天,我真的要碎掉了

去了香港玩了三天,我真的要碎掉了

悠闲葡萄
2024-05-31 15:42:49
汪小菲带马筱梅到美团总部谈合作,网友:她果然比大S旺夫!

汪小菲带马筱梅到美团总部谈合作,网友:她果然比大S旺夫!

毒舌嬷嬷
2024-06-01 08:58:59
如果你存在这2项的异常,要及时去检查,别再拖了

如果你存在这2项的异常,要及时去检查,别再拖了

肝病专家梅祥冬
2024-05-30 11:58:52
太讽刺!大S再嫁具俊晔后,“当时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落魄!”

太讽刺!大S再嫁具俊晔后,“当时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落魄!”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5-31 15:11:29
广东男子相亲选中胖女孩,女孩激动地一把搂住,网友:饿虎扑食啊

广东男子相亲选中胖女孩,女孩激动地一把搂住,网友:饿虎扑食啊

三叶秋文局
2024-06-01 19:09:50
网易官宣!巫妖王之怒怀旧服测试即将开启!6月3日国服战网接入!

网易官宣!巫妖王之怒怀旧服测试即将开启!6月3日国服战网接入!

魔兽世界情报局
2024-06-01 08:58:21
“露内裤边”的网红式穿搭,到底带偏多少普通的中国女孩?

“露内裤边”的网红式穿搭,到底带偏多少普通的中国女孩?

潮人志Fashion
2024-05-30 18:25:08
江西大龄剩女吐槽:37岁快绝经了,都没人和我结婚,彩礼只要38万

江西大龄剩女吐槽:37岁快绝经了,都没人和我结婚,彩礼只要38万

娱乐洞察点点
2024-06-01 19:22:38
东北老爷子被上海高端饭店价格给吓到,2个素菜一碗米饭收费456

东北老爷子被上海高端饭店价格给吓到,2个素菜一碗米饭收费456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5-29 21:23:56
惨不忍睹!山东一女股民349元买中国中兔死守3年,结果跌到了71元

惨不忍睹!山东一女股民349元买中国中兔死守3年,结果跌到了71元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4-06-01 21:35:23
中国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何雷中将:请菲方先回答四个问题!

中国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何雷中将:请菲方先回答四个问题!

新京报政事儿
2024-06-01 13:27:50
中国曾三次忍辱负重“装孙子”,完美躲过美国制裁!最终迎来崛起

中国曾三次忍辱负重“装孙子”,完美躲过美国制裁!最终迎来崛起

猫眼观史
2024-05-16 18:11:46
94年开大货车,我碰到一个奇怪的女子,半个月后我果断做出决定

94年开大货车,我碰到一个奇怪的女子,半个月后我果断做出决定

小月文史
2024-05-30 19:03:35
极氪009光辉单日大定创历史新高 连极氪高管都没想到

极氪009光辉单日大定创历史新高 连极氪高管都没想到

手机中国
2024-06-01 14:54:07
70岁老头风流成性,把十多个会所小姐带回家当保姆,最后动了真心

70岁老头风流成性,把十多个会所小姐带回家当保姆,最后动了真心

叶天辰故事会
2024-05-22 15:49:25
菲律宾总统在“香会”上为中国划红线!

菲律宾总统在“香会”上为中国划红线!

头条爆料007
2024-06-01 09:35:29
2024-06-01 22:22:44
新华社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468197文章数 23975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鲍炳章被双开:搞权色交易、钱色交易 为亲属低价购房

头条要闻

鲍炳章被双开:搞权色交易、钱色交易 为亲属低价购房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全等深悬浮四曲屏!荣耀200 Pro月影白图赏

教育要闻

这本百科常识把孩子小学课本之外的知识全都归类整理好了

数码要闻

华硕 ROG Ally X 掌机已开放预订,售 25999 新台币

旅游要闻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文书珍品里的端阳时节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