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房地产超级大利好,这回真要反转了?

0
分享至

最近的房地产利好真是一波接一波,目不暇接啊!

先看南京。

南京近日宣布,首套住房个人贷款利率下调50个BP,最低利率降至3.45%,创史上最低,并在5月16日开始执行,很快引发刷屏。

接着是深圳和杭州。

深圳推出了二手房跨行“带押过户”的资金免费监管服务,方便市民“以旧换新”。

杭州不仅下调了二手房的房贷利率,还发布将收购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的公告。

最后是昨晚深夜,合肥突然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

通知提到,将提供购房补贴,符合条件者将获得总房价1-3%的购房补贴,另外还送户口、支持“以旧换新”,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至最高120万元。

据统计,自从4月30日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以后,已有十多个地方城市响应,提出各种新的地产救市政策。

一系列的政策,很快将市场热度提高——

据58安居客平台数据,5月9日西安解除限购后,线上二手房找房热度比上一日上涨22%,新房上涨39%。

深圳上周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大涨201%,在售房源数连续三周下降;杭州西湖区一楼盘单日“光速”卖出5000万元,外地购房者组团“抄底”。

更劲爆的消息是,市场目前在疯传一则消息,“中国考虑政府大规模购买尚未售出的住房,以降低库存水平”。

那么,这一波救市,会不会真的成为地产业反转的机会呢?

我们先梳理一下地产业这两年发生了什么。

地产救市,至今已经走过三个年头了,2022、2023,都有过一波轰轰烈烈的救市政策发布。

最开始的政策,重点是松绑。

松绑掉那些以前极为严苛的限制性政策,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对房企松绑,降低房企的融资难度,让企业能够融到钱,撑下去。

第二,对购房者松绑,取消一系列的限购政策,让更多购房者可以进场买房。

第三,对贷款条件松绑,比如降低首付,降息降准,让购房者能够贷到更多资金。

但这一系列的政策实施下来,会发现,市场热度持续了两三个月后,很快就又冷却下来了。

为什么呢?

我们分析整个地产市场,购房者分为三类人——

刚需人群,改善人群,投资人群。

现在的情况是,由于人口红利结束了,年轻人在减少,刚需人群减少了。

改善人群方面,他们是有能力购买的,但由于大环境不佳,市场信心低迷,旧房子卖不掉,新房子也就只能推迟购买。

投资人群方面,他们也是有能力购买的,但他们更多是顺势而为,行情向上就加仓,多买几套,行情向下就继续观望,甚至是砸盘元凶。

这三个人群中,以往的政策主要都是针对改善人群在发力。

因为刚需人群,客观在减少,很难撬得动;

投资人群违背“房住不炒”的方向,一般不到山穷水尽不会在这个方向发力。

但问题就在于,刚需人群是地产的基本盘,刚需在减少,改善人群的旧房就很难卖得动,旧房卖不动,就只能推迟买新房的时间。

于是救市政策发布后,除了让一部分被限购政策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热两三个月以外,实际改善人群去换房的行为并不多。

怎么办呢?

一直以来,关于地产救市,我国的政策主线都是“因城施策”。

也就是各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去探索,寻找最佳的救市方法。

大胆想,大胆干,“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因此自2023年下半年起,各地掀起了新一波的救市探索,核心思路就是针对改善人群的“以旧换新”。

没错,“以旧换新”这个今年大热的词,其实去年就在地产业被提出来了。

据统计,2023年大约有40个城市提出了各自的“以旧换新”政策,这些政策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优化交易。

优化交易,指地方政府协调房企和中介机构,为住房“以旧换新”提供解约保护期、房源推广等交易便利。

比如购房者先与房企达成购买意向,再由中介机构优先推荐交易卖出,若一定期限(一般在1—3个月)内未能卖出,房企将返还购房者的意向金。

这种方式一来减少了购房者的顾虑,二来提升了交易的精准度,对加速“以旧换新”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目前采取该方式的有南京、南通、淄博、宁波、青岛、泰安、宜昌、济南、济宁、丽水、重庆、荆门、扬州、惠州、南昌、上海、深圳、西安、佛山等地。

该模式的优点,是对地方政府的资金要求最低,因此受到大量三四线城市的欢迎。

但它的缺点是,并没有解决“二手房难卖”这一核心问题。

因此评估实际效果,也是三种模式中最差的。

第二种,是换房补贴。

换房补贴,指地方政府对于规定期限内完成“卖旧”和“买新”两笔交易的居民,给予现金补贴或者税费减免。

目前采取该方式的有徐州、南京、丽水、苏州、张家港、沈阳、遂宁、宜昌、襄阳、重庆、常熟、扬州、日照等地。

徐州是最早实践这条路线的,早在去年7月1日就开始执行了。

当时的规定是,对当年自7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在主城区“以旧换新”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个人,90平方米及以下的补贴合同价的0.8%,90平方米以上的则补贴1.2%。

随后是南京的跟进。

去年9月7日,南京市公告:对出售自有住房并购买90平方米以上新建商品住房的,额外给予不低于合同总价0.5%的补助。

南京是经济大省江苏的省会,城市能级更高,影响一下子就扩大了。

各地的补贴,也逐渐提升。

比如浙江海宁,在2023年9月27日至2024年9月26日期间,鼓励房企购买意向购房人的存量房,并给予企业总购房款2%的财政补贴。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政府花了钱,效果肯定比第一种模式更好。

但要说能好多少,其实也是有限。

毕竟,这些钱主要花在了改善人群上,提升了他们的换房积极性。

但,并没有改变“刚需减少”这个核心矛盾,也没有改变“二手房难卖”的底层逻辑。

第三种模式,是政府收储。

政府收储,指国有房企或城投平台收购居民持有的二手住房,同时促成居民换购新建商品住房。

在这种模式下,收购的旧房将用于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人才公寓等。

尝试这个模式的有连云港、太仓、海宁、丽水、启东、扬州、宣城、江阴、郑州、海安、南京、盐城等地。

最早试水的是江苏太仓。

2023年9月28日起,太仓市域范围内满足一定条件的旧房,可置换国资企业推出的新房,经第三方评估后,用旧房价抵扣部分新房款。

这种方式直接解决了“二手房难卖”这个核心问题,因此效果立竿见影,市场反应热烈。

但问题是,对资金的要求也最高。

因此去年的尝试,大多是小规模试点,比如太仓搞了两次,合计只有900个名额。

如此小的试点规模,自然难以撬动地产行情。

时间进入到2024年,各种尝试都遇到了困境,前四个月中国住宅销量继续探底,库存水平持续攀升。

新一轮探索,继续进行。

今年4月1日,郑州市发布“以旧换新”新方案,一石激起千重浪。

最大的亮点是:郑州计划通过“以旧换新”,实现高达1万套的“去库存”。

其中5000套,通过契税补贴+优化交易的方式来实现,另外5000套通过政府收储的方式来解决。

5000套的政府收储,未来转变为保障性住房,出租给刚需人群,另一方面也大量减少了市场库存,加速改善人群的置业,无疑是一举两得。

问题是,钱从哪里来?

这是过去地方政府最头痛的难题,在地方财政收入紧张的今天,更像是个“死结”。

以郑州为例,当地二手房以单价1.2万元、套均面积100平方米计算,一套房子的购房款为120万元,5000套就需要60亿的配套资金。

郑州能拿出这么多钱吗?

从公开信息看,去年郑州拿到了一笔有关保障房的钱。

202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开展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额度为1000亿元。

该计划共向重庆、济南、郑州、长春、成都、福州、青岛、天津8个试点城市发放租赁住房购房贷款,用于收购存量住房、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长租房供给。

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3%,对于符合要求的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这笔利率只有1.75%,额度为1000亿元的资金非常关键。

要知道,当下郑州的租金收益率约为2.3%到2.4%——

假设以60亿元买下5000套旧房,再租赁出去,即使租金收益率低于市场价,也是完全可能覆盖的。

因此,郑州此举,其实并没有花自己的一分钱。

只是巧妙利用了上面给予的政策便利,并引入效率最高的“以旧换新”模式,从而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4月中下旬,国家副总理亲自去郑州调研,月底政治局会议上总结经验+推广,5月初发售超长期国债,随后各地跟进陆续掀起一轮“救市”高潮。

很明显,在郑州模式找到解药之后,接下来住房“以旧换新”已按下了加速键。

根据券商的分析,截至2023年底,中国住房库存的总价值估计为3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万亿美元)。

如果按照政府收储的形式,针对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的高库存城市,去化周期缩短10-30%测算,大概需要0.56-1.68万亿资金来购买二手房。

取中间值,大概就是1.12万亿元。

目前财政部已发行了一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覆盖这个成本问题不大。

如果二手房去化周期能缩短20%,房价获得向上的支撑,改善人群的消费和投资人群的入市都会加速,整个地产行业也就活过来了。

现在的经济问题,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人口萎缩、产能过剩、产业转移、美国加息等,都是影响的变量。

但这些变量,其实都是周期性的。

比如人口萎缩,根据君临过往的研究,并不是持续向下的,最晚到2026年也会迎来一波大约十年的人口增长周期。

比如产能过剩,很多工业品经过三年的熊市周期,都已处于尾部出清的尾声了。

比如美国加息,一般预计,最晚到年底,也要开始降息行情了。

种种因素都显示,最迟2025-2026年,中国经济就会见底反转,迎来一波周期性的牛市。

现在,如果用一万亿元,就能撬动整个经济大盘的复苏,提前回暖向上,“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关于相关行业的部分板块及公司,我会在后续文章和中和大家继续深入分享。

市场机会纷繁杂乱,如何才能在众多的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的主线?

如何在热点板块中抓住值得投资的标的?

普通的投资者,限于专业技能和精力,面对此类问题,往往无所适从。

尽管大家也可以通过阅读券商研报来获取有用信息,但即使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讲,筛选研报也是一件繁重、耗时的事情,更不用说跨行业筛选了。

基金经理做决策,背后也是要靠专业研究团队支持的。

鉴于此,君临团队集结资深行业研究员,推出《私享版》服务:

只为给中小投资者从茫茫研报中,筛选出真正具备参考价值的信息,轻松享受投资经理般的待遇。

私享版限时优惠

活动时间:5月16日-5月18日

季度.私享版

原价:1680元/季

粉丝优惠价:1288元/季度

年度.私享版

原价:5280元/年

粉丝优惠价:3988元/年

超值2年.私享版

原价:8888元/年

粉丝优惠价:7288元/年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

iOS系统如无法通过以上二维码订阅,可点击公众号主页下方“私享版”订阅。

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

1

君小盈:JHservice2

2

君小福:junlinshouhou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山东临沂三位老人瞒着家人组团爬泰山:最年长的82岁,回程时还捡了一车废品

山东临沂三位老人瞒着家人组团爬泰山:最年长的82岁,回程时还捡了一车废品

极目新闻
2024-06-06 13:46:19
三年前立志“拱城里白菜”的衡中考生,被自己打脸了

三年前立志“拱城里白菜”的衡中考生,被自己打脸了

独角鲸工作坊
2024-06-05 15:30:46
国足5轮8分!出线形势:战平韩国队=100%出线,输球或也晋级

国足5轮8分!出线形势:战平韩国队=100%出线,输球或也晋级

足球慢镜头
2024-06-06 22:07:35
黄健翔再谈拜合拉木庆祝:真的不合时宜,希望能够理解我们的心情

黄健翔再谈拜合拉木庆祝:真的不合时宜,希望能够理解我们的心情

直播吧
2024-06-06 22:18:12
0-0=大冷门!亚洲第29或创奇迹:阻击韩国队,不踢假球或助国足

0-0=大冷门!亚洲第29或创奇迹:阻击韩国队,不踢假球或助国足

足球慢镜头
2024-06-06 11:30:57
以案为镜丨开二手车的“贪腐书记”

以案为镜丨开二手车的“贪腐书记”

法制社会报
2024-06-06 15:36:51
积分榜:国足8分仍领先泰国3分,韩国13分提前一轮晋级18强赛

积分榜:国足8分仍领先泰国3分,韩国13分提前一轮晋级18强赛

直播吧
2024-06-06 22:09:00
球迷一脸绝望!最后8秒:国足不攻了,连续3脚回传给门将

球迷一脸绝望!最后8秒:国足不攻了,连续3脚回传给门将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06 23:08:43
普京:中国模式优于美国,已是俄专家的普遍共识

普京:中国模式优于美国,已是俄专家的普遍共识

观察者网
2024-06-06 11:48:05
王一博王阳事件升级,王一博被扒出浑身长烂疮,400多天未进组

王一博王阳事件升级,王一博被扒出浑身长烂疮,400多天未进组

花哥扒娱乐
2024-06-04 21:35:27
6月6日,刘若英被曝大瓜!

6月6日,刘若英被曝大瓜!

山野下
2024-06-06 10:02:33
沁县政协主席因拆迁矛盾遇刺身亡,暴露了一个惊人真相!

沁县政协主席因拆迁矛盾遇刺身亡,暴露了一个惊人真相!

兵叔评说
2024-06-06 09:35:12
孙继海:国足防守没有给对方任何压力,完全违背了防守基本的原则

孙继海:国足防守没有给对方任何压力,完全违背了防守基本的原则

直播吧
2024-06-06 21:04:35
生死战主场1比1战平泰国队,国足失去出线主动权

生死战主场1比1战平泰国队,国足失去出线主动权

澎湃新闻
2024-06-06 22:04:37
周订单不足4000台,网红神车小米SU7怎么就哑火了?

周订单不足4000台,网红神车小米SU7怎么就哑火了?

汽车扒壹扒
2024-06-06 17:40:22
女排官宣中国香港名单!王云蕗被弃,许晓婷回归,蔡斌主打听劝!

女排官宣中国香港名单!王云蕗被弃,许晓婷回归,蔡斌主打听劝!

篮球资讯达人
2024-06-06 15:12:23
中将宗顺留突然去世,两女儿在美国,官方回应死因,最后照片流出

中将宗顺留突然去世,两女儿在美国,官方回应死因,最后照片流出

求实者
2024-06-06 19:30:20
惊!特斯拉超级工厂或选址成都,将带动经济发展

惊!特斯拉超级工厂或选址成都,将带动经济发展

辉仔故事汇
2024-06-06 15:49:13
太难了!网传广汽启动全员销售模式,汽车圈的内卷“苦不堪言”…

太难了!网传广汽启动全员销售模式,汽车圈的内卷“苦不堪言”…

火山诗话
2024-06-06 06:51:38
俄罗斯突发!近百人死伤

俄罗斯突发!近百人死伤

鲁中晨报
2024-06-06 16:59:05
2024-06-06 23:58:44
君临策
君临策
研究创造价值
516文章数 19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震撼!8800亩存量宅地清单曝光!未来的三亚楼市,太炸裂!

头条要闻

星舰第4次试射成功 马斯克祝贺:取得史诗般成就

头条要闻

星舰第4次试射成功 马斯克祝贺:取得史诗般成就

体育要闻

国足进球功臣捂脸沮丧 伊万表情凝重

娱乐要闻

看这场笑话,经过王一博同意了吗!

财经要闻

理想汽车"撤回"部分裁员 再下调销量目标

科技要闻

马斯克创造人类历史,SpaceX星舰试飞成功

汽车要闻

2025年将推10款新车 长安启源7个月累销破10万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时尚
房产
公开课

家居要闻

悠享时光 打造家的一隅避风港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今年最流行的风格竟然是它?

房产要闻

震撼!8800亩存量宅地清单曝光!未来的三亚楼市,太炸裂!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