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7岁大妈生病后醒悟:我宁愿一个人回老家住,也不想去城里带孙子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轻轻一点“关注”按钮,这不仅能让您便捷地接收我们后续为您精心准备的精彩文章,更能让您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时,随时与我们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评论,都是对我们创作热情的极大鼓舞,也是我们不断进步、持续创新的源泉

张淑珍今年57岁,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自小在农村长大,吃了不少苦头。18岁那年,她嫁给了同村的张建国,从此过上了相夫教子的日子。

虽然家境清贫,但两人勤劳致富,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就在他们盖新房的那年,儿子张明出生了。一家三口过着普通而幸福的生活。

"哎,咱们的明儿可真不错,就是有点太乖了。"有一次,张淑珍望着在地里玩耍的儿子,高兴地对丈夫说,"他长大后一定能考上大学,将来肯定会过上好日子。"


"是啊,我们可得给他更好的学习环境。"张建国点点头,眼神坚定地说,"要不然,等他再长大些,就送到城里去读书吧。城里的教育资源比我们这儿强多了。"

就这样,张明从小就被送到了城里的亲戚家读书。一开始,张淑珍和丈夫还会经常回去看望儿子。可随着时间推移,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

转眼间,张明就考上了大学。看着儿子一步步走向成功,张淑珍内心无比欣慰。她对丈夫说:"我们当初把儿子送到城里读书是正确的决定。你看,他现在不是考上大学了吗?"

"是啊,咱们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张建国笑着说,"等他大学毕业后,一定能在城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到时候,我们的日子就更有盼头了。"


果不其然,大学毕业后,张明如愿以偿地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几年后,他还在单位里认识了一位姑娘,两人终于结婚了。新房新车应有尽有,过上了张淑珍曾经梦寐以求的生活。

儿子常常邀请父母去城里住几天,体验一下城里的生活。可每次去了,张淑珍总是觉得那里闹哄哄的,根本待不惯。

"你们看,城里的生活多热闹啊!"有一次,张明高兴地对父母说,"你们要不要也搬到城里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常常见面了。"


"哎呀,你们年轻人喜欢热闹也正常。"张淑珍笑着说,"可我们这把老骨头,还是更喜欢清静的农村生活。城里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太陌生了。"

张建国也连连点头:"我们老两口宁愿在家里打打麻将,晒晒太阳,也不想整天被噪音和车水马龙包围。你们年轻人就别操这份心了。"

可能是年纪大了的缘故,最近几年张淑珍的身体每况愈下。儿子一直催她搬到城里去住,说城里的医疗条件更好。可丈夫却坚决不同意。

张淑珍和丈夫的分歧一直僵持不下。就在这时,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


那天,张淑珍照常在地里干农活。结果不小心扭伤了脚踝。一开始她没在意,可没过几天,脚踝竟然开始肿胀,疼痛难忍。

儿子一接到他们的电话,二话没说就从城里赶了回来。看到张淑珍的情况,他二话没说,直接把她送到了当地最大的医院。

"淑珍阿姨,您的身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在医院里,医生经过一番检查后说道,"看在您这把年纪的份上,我建议您还是住院比较好,这样我们可以及时观察您的病情,随时调整用药。"


从那之后,张淑珍就开始了在医院的漫长住院生活。儿子和儿媳常常在医院里陪护,帮她打点一切。可她总是觉得浑身不自在,医院里的环境太过陌生,她根本无法好好休息。

有一次,儿子和儿媳不在的时候,张淑珍突然觉得呼吸困难,浑身无力。护士连忙把她推到抢救室,可她却无比恐慌。周围全是陌生的人和器械,她浑身发抖,生怕自己就这样撒手人寰。

"妈,您别害怕,医生都在呢。"儿子赶到后,连忙安慰道,"您在家里的时候,要是出了这种情况,我们可就帮不了您了。您看,在医院里,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可以随时照应您。"

张淑珍点点头,内心慢慢平静下来。她意识到,儿子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自己真的有个万一,在家里根本无法得到及时救治。


"妈,您看,要是您一直住在农村,出了这种情况可就危险了。您要不考虑一下,搬到城里和我们住在一起吧?这样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可以及时送您就医。"

张淑珍沉默了片刻,轻轻地说:"儿子啊,你说得对。我确实应该搬到城里和你们住在一起了。毕竟我们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就越来越差,将来肯定会有更多的疾病缠身。在城里,你们可以时刻照应我们,我们也能及时就医。"

张明高兴地说:"妈,您终于想通了!我就知道,您肯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那之后,张淑珍开始积极准备搬到城里的事宜。虽然她依旧对农村生活有些怀念,但她知道,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搬到城里是最明智的选择。

几个月后,张淑珍和丈夫张建国终于搬到了城里,和儿子一家人住在了一起。一开始,他们对嘈杂的城市生活还是有些不适应。

"哎,这里可真吵啊,整天车来车往的,就没个消停。"有一天,张淑珍对丈夫抱怨道,"咱们在家里清的日子可真是一去不复返了。"

张建国无奈地摇摇头:"是啊,这里和我们老家可真是天壤之别。不过为了身体着想,我们也只能适应下去了。"


幸运的是,儿子一家人都体贴入微,尽量为他们创造宁静的环境。比如在家里,他们会把电视音量调低一些;出门的时候,也会避开交通高峰期。渐渐地,张淑珍感觉生活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最大的好处,就是医疗条件的改善。只要一有什么小毛病,儿子就会立刻安排他们去最好的医院就诊。有时候,医生甚至会上门为他们把脉问诊。曾几何时,张淑珍根本无法想象,自己会过上如此优渥的晚年生活。

"你们看,在城里就是方便,有啥事儿都不用操心。"有一次,张明开心地说,"以后有医生时刻把守在身边,你们就能高高兴兴地享受晚年生活了。"


"是啊,咱们老两口可算是福气了。"张淑珍笑着说,"要是还在农村的话,哪有这等好条件啊。"

不过,虽然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但张淑珍和丈夫还是会时不时想念起农村的生活。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他们更是无比怀念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日子。

"可惜在城里是没法种地了。"有一天,张淑珍感叹道,"要是能在阳台上搭个小菜园就好了,这样我们至少还能体会体会当年的滋味。"

"对哦,我们可以试试!反正阳台够大。"张建国会心一笑,说道,"我给朋友要点种子,咱们在阳台上种点蔬菜瓜果,说不定还能自己动手做点小菜呢。"


于是,夫妻俩开始在阳台上精心打理起了自己的小菜园。每天浇浇水,除除草,日子过得其乐融融。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亩三分地,但已经让他们重拾了当年的乐趣。

"你看,这些小番茄可真不错,就跟当年咱们在地里种的一模一样。"有一天,张淑珍高兴地对丈夫说,"咱们老两口要是有这点小爱好,在城里的日子也未尝不可以过得有滋有味。"

张建国笑着点点头,内心也暗自庆幸,自己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虽然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农村生活,但只要能让妻子安享晚年,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这样,张淑珍和丈夫在儿子的细心照料下,过上了无忧无虑的晚年生活。偶尔,他们也会怀念起从前的日子,但更多的是对现在生活的欣喜与感恩。毕竟,有家人的陪伴和良好的医疗条件,是他们这个年纪最大的幸福了。

时光飞逝,转眼间几年过去了。在儿子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张淑珍和丈夫张建国的身体状况一直相当不错。每天除了在阳台上浇浇水,打理小菜园之外,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儿子一家人一起下棋打牌。

有一天,正当张淑珍和儿媳在客厅里下棋的时候,张建国突然捂着胸口蹒跚着走了进来,脸色惨白。

"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张淑珍急忙扶住丈夫,惊慌失措地问道。


"我、我觉得心口好疼,呼吸也有点困难。"张建国努力平复着呼吸,冷汗直流。

一旁的儿媳见状赶紧拨打了120,没过多久,救护车就赶到了小区。医生们迅速将张建国抬上救护车,直接开往了医院。

在医院里,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诊断张建国患有冠心病,需要立刻接受手术治疗。一家人自然都吓坏了,张淑珍更是泪流满面。


"妈,您别太担心。现在医疗技术这么先进,手术风险并不大。"儿子连连安慰道,"更何况,我们就住在城里,一有情况医生可以随时赶来救治。您要是还在农村的话,情况可就危险多了。"

张淑珍点点头,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儿子说得有道理,如果真的还住在农村,丈夫发生这种情况,他们根本无法及时就医。

就这样,张建国被安排住院动手术。虽然手术风险不大,但张淑珍还是忐忑不安,生怕出现任何意外。好在儿子和儿媳一直陪在身边,而且医院的条件一流,这让她感到了些许安心。

手术很成功,张建国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出院后,医生嘱咐他要多加注意,定期复查,保证良好的生活作息。


"要是咱们还在农村的话,哪有这么好的条件啊。"有一天,张淑珍感叹道,"要是你当时出了这种情况,咱们肯定就危险了。"

张建国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是啊,要不是儿子坚持让我们搬到城里来,我可就命都没了。咱们老两口现在过的是啥日子啊,吃香喝辣,有儿有孙,真是太幸福了。"

从那以后,张淑珍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每天除了打理小菜园,她还会坚持锻炼身体,保证良好的生活作息。有时候,她甚至会主动约上儿子和儿媳,一家人一起去公园散散步。

"妈,您这个年纪还这么注重保养身体,真是太难得了。"有一次,儿子由衷地说,"我看有些人上了年纪就完全放松了,根本不注意生活作息,结果老是生病。您可真是我们的好榜样啊。"

张淑珍笑着摇摇头:"我这也不是为了啥,就是觉得既然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那就应该好好珍惜啊。你看,要是我们还在农村,哪有现在这种优越的条件?能过上现在这种生活,真是太幸运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张淑珍和丈夫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好,几乎很少生大病。每当看到同龄的朋友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张淑珍就会深深庆幸当初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当初我是怎么也想不到,我们老两口竟然能过上如此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啊。"有一次,张淑珍感慨地对丈夫说,"要是始终住在农村的话,我们可就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了。"

张淑珍用手捂住丈夫的嘴,笑着说:"行了行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别总是多虑了。咱们能有这份福气,实在是太幸运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年2.21亿!美元唐斯超级顶薪合同新季生效 末年年薪6119万

4年2.21亿!美元唐斯超级顶薪合同新季生效 末年年薪6119万

直播吧
2024-06-01 19:46:15
夜查逻辑浮出水面:扣完私人电动车,共享车就试点了,好一步大棋

夜查逻辑浮出水面:扣完私人电动车,共享车就试点了,好一步大棋

大风文字
2024-06-01 18:47:19
银行开始拒收“断供房”了…

银行开始拒收“断供房”了…

大碗楼市
2024-06-01 08:01:32
当普通人都感觉经济很难的时候,其实经济危机早就全面爆发了

当普通人都感觉经济很难的时候,其实经济危机早就全面爆发了

芯怡飞
2024-06-01 14:19:03
俄防长:过去五个月,俄军已夺占880平方公里土地

俄防长:过去五个月,俄军已夺占880平方公里土地

观察者网
2024-06-01 10:43:06
刀刀见血!新华社连发六文痛批形式主义,透露了什么信号?

刀刀见血!新华社连发六文痛批形式主义,透露了什么信号?

兵叔评说
2024-06-01 18:10:47
突然倒下!知名机构宣布:资金链断裂,永久闭店

突然倒下!知名机构宣布:资金链断裂,永久闭店

中国经营报
2024-06-01 20:14:05
黄仁勋访台言论踩红线,称台湾为“国家”,据称与赖清德愿景相同

黄仁勋访台言论踩红线,称台湾为“国家”,据称与赖清德愿景相同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1 21:27:37
该来的还是来了!美大选传来爆炸性消息!下任总统已经板上钉钉?

该来的还是来了!美大选传来爆炸性消息!下任总统已经板上钉钉?

星辰故事屋
2024-06-01 19:06:05
以色列称:继续加沙战争“直至消灭哈马斯”

以色列称:继续加沙战争“直至消灭哈马斯”

参考消息
2024-06-01 13:54:11
惩戒赖清德当局,大陆砍关税减让丨湾区望海峡

惩戒赖清德当局,大陆砍关税减让丨湾区望海峡

直新闻
2024-06-01 22:37:03
1.5亿欧+才考虑!罗体:那不勒斯拒绝巴黎1.1亿欧对K77的报价

1.5亿欧+才考虑!罗体:那不勒斯拒绝巴黎1.1亿欧对K77的报价

直播吧
2024-06-01 16:24:05
事发浙江,蔚来又撞了!为什么地下车库总是“刹不住”?

事发浙江,蔚来又撞了!为什么地下车库总是“刹不住”?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5-30 15:06:39
深度调查:司马南指认的“1450”文件是真的吗?

深度调查:司马南指认的“1450”文件是真的吗?

Jim博士
2024-06-01 20:41:50
1179万大学生即将“涌向”社会,外卖、滴滴、快递员要更卷了!

1179万大学生即将“涌向”社会,外卖、滴滴、快递员要更卷了!

鬼谷子思维
2024-05-30 16:35:00
最强开源编程大模型一夜易主:精通80+语言,仅22B

最强开源编程大模型一夜易主:精通80+语言,仅22B

量子位
2024-05-30 15:44:31
近千万粉丝博主“大蓝”被平台禁止关注,曾被点名短视频培训课程“割韭菜”

近千万粉丝博主“大蓝”被平台禁止关注,曾被点名短视频培训课程“割韭菜”

红星新闻
2024-06-01 17:50:43
中国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何雷中将:请菲方先回答四个问题!

中国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何雷中将:请菲方先回答四个问题!

新京报政事儿
2024-06-01 13:27:50
超30%,创世界纪录!我国这一研究领域获重大突破

超30%,创世界纪录!我国这一研究领域获重大突破

极目新闻
2024-06-01 18:32:22
法媒:中国的态度非常强硬,中国对美国的批评非常严厉

法媒:中国的态度非常强硬,中国对美国的批评非常严厉

杂谈天下式
2024-06-02 00:10:52
2024-06-02 03:46:44
大嘴说娱乐吖
大嘴说娱乐吖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部电影的精彩!
99文章数 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军团要塞2》机器人泛滥 超14万人请愿V社重视一下

教育要闻

父母吵架时,孩子在想什么?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旅游要闻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文书珍品里的端阳时节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