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座博物馆,见证中法百年文化交流史

0
分享至

参考消息网5月16日报道(文/吴黎明 邵香云 张宇琪 宋瑞)在风景优美、历史底蕴深厚的天津市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内,一座红墙白窗的三层欧式建筑藏身于熙攘闹市之中,绿树环绕、低调古朴。这便是天津北疆博物院,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

作为中国最早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北疆博物院是我国早期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历史文献完整保存至今的博物馆,堪称中国博物馆史上的“活化石”。

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这座博物馆迎来更多法国客人。

百年前,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展开长达25年“艰苦而又漫长”的科学考察,并创建北疆博物院。因极为丰富独特的馆藏和丰硕的学术成果,北疆博物院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位列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馆”,成为中法文化交流互鉴的标志性项目。

百年后,历经沉浮、修缮一新的北疆博物院重新开放。如今,这里馆藏各类标本及民俗文物40余万件,以生动的历史文化滋养着每位中外参观者,推动中外自然科学文化交流互鉴、共同发展。

跋山涉水,为世界“生命史书”增页

站在北疆博物院门前,历史气息扑面而来。穿过一扇绿色铁门,来到宽阔明亮的展厅,抬头望去,一具保存完整的巨大的剑齿象头骨化石悬挂在门厅正上方,四五米长的一对象牙十分壮观。

拾级而上,各类百年前制作完工的精致动植物标本映入眼帘,鸟类、豹、蜘蛛、昆虫、菌菇……令人目不暇接。

“这里收藏着动植物、地质、岩矿、古生物、古人类等类别的40余万件化石、标本,其中,仅昆虫类标本就超过11万件。”在北疆博物院工作十年的讲解员芦萱介绍道。

这些珍贵自然科学藏品主要是由桑志华发掘、搜集的。1914年3月,时年38岁的桑志华怀着一颗科学求索之心抵达天津,持续展开各种科学考察活动,行程约5万公里。

“长达25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北部疆域,这也是‘北疆博物院’名字的由来。”芦萱指着桑志华旧居墙上的一幅手绘地图说道,其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历次桑志华的科考路线和足迹,“不难想象那是多么艰苦而漫长的一段旅程。”

桑志华每到一处都会绘制地质地貌、遗址分布等各类平面图和地层剖面图,还详尽记录所到之处历史、人文、民俗等各类信息。桑志华在中国北方的科学考察活动,时间之漫长、旅程之艰辛、成果之丰硕、精神之执着,令人惊叹。

展厅陈列着一块有人工打凿痕迹的小小石核,由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发现,这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具有确切地层记录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它的发现打破了德国考古学家提出的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存在的断言,拉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序幕。

“这项发现将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历史从数千年上推至数万年之久,也让桑志华被誉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先驱和揭幕人。”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馆长张彩欣说。

不仅如此,在整理桑志华采集到的一堆羚羊牙齿化石和鸵鸟蛋片时,一颗小小的门齿化石被意外发现。经当时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的加拿大人类学家步达生鉴定,确认其为人类的牙齿,并定名为“河套人”的牙齿化石。

“这颗曾经长在远古人类口中的牙齿,在内蒙古萨拉乌苏河的河岸砂层中被掩埋了数万年,它的发现拉开了中国乃至亚洲古人类学考古学研究的序幕。”天津自然博物馆古生物部主任郑敏将这一发现的价值娓娓道来。

第一个在中国境内组织大规模野外发掘,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发现大规模古哺乳动物群,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发现旧石器,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发现古人类化石,第一次在中国境内使用现代地层古生物学方法进行发掘……桑志华的诸多成果开创了中国哺乳动物学和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先河,让北疆博物院成为中国的一张金色科学文化名片,不断为世界“生命史书”增页。

北疆博物院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也鼓励和感召了一批中国科研工作者。

从1929年发现的轰动世界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头盖骨,到侏罗纪的自贡恐龙动物群、寒武纪的澄江生物群、白垩纪的热河生物群等,一个个世界级的化石宝库在中国大地上揭开神秘的面纱。

在北疆博物院众多展品中,“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是其镇馆之宝之一。北疆博物院珍藏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是当年最早的一批直接从原标本复制而成的模型,由于失真度很低,在“北京人”化石原件丢失之后,显得弥足珍贵。

北疆博物院不仅留给我们一大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藏品以及大量珍贵的文献、手稿、照片等资料,更给我们留下了跨越地域与文化背景,坚韧不拔、钻坚研微、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留住宝库,为中外科学研究添彩

桑志华来中国之初,便定下建立博物馆安置藏品、展开研究、出版刊物、整理资料,以及设立开放陈列室的目标。随着收集的各类标本日益增多,在多方资助下,他的计划逐步实现。1922年,北疆博物院北楼拔地而起;1930年,随着南楼的竣工,北疆博物院“工字型”完整布局最终形成。

“桑志华身上不仅有一种西方科学家的精神,还具备强烈的博物意识,他将搜集来的文物基本留在了中国。”每每讲解到这里,芦萱都会感慨不已。抗战爆发后,已过花甲之年的桑志华离开中国,孑然一身,只带随身行李返回法国。桑志华将其在最辉煌的学术年华里发掘的大量珍贵古生物化石和史前文化遗物留在中国,为后世科学家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材料。

基于庞大、完备、独特、极具科研价值的藏品体系,北疆博物院成为一座科学的殿堂和世界瞩目的学术研究交流中心。这里曾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天津工商学院等多个中外博物馆和科研机构交流沟通,共同组织科考活动,进行藏品交流。

诸多国际学者也不远万里来到东方古国,一睹这座博物馆的风采。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矿物学教授拉克鲁瓦曾在1926年参观北疆博物院。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奥斯朋、美国古生物学家谷兰阶等人也在20世纪20年代来此交流。

桑志华曾在行程录中记录道:“凡是来天津的专家学者也都要来本院参观,以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许多有声望的知名人士,都曾光临过本院。”

为了让搜集的标本文物展现更大的学术研究价值,桑志华邀请世界知名专家学者来到北疆博物院进行合作。他们有的研究鸟类藏品,有的研究鞘翅类昆虫,有的负责植物标本保管及编制目录工作,有的负责翻译、出版和拍照,术业专攻、各司其职。

法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德日进便是其中之一。应桑志华邀请,德日进于1923年来到北疆博物院,与桑志华组成法国古生物考察团,一起进行探险考察活动及研究工作。

他们先后对宁夏、内蒙古、河北、山西和东北等地进行了广泛的科学考察,采集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石器和古人类标本,并参与了大量北疆博物院的研究工作。

在北疆博物院工作期间,德日进共发表与北疆博物院采集的脊椎动物化石和石器有关的论文与专著48篇(部),建立哺乳动物化石新属10个、新种56个。此后,德日进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科学考察和学术会议,他认为是中国成就了他的科学事业。

德日进在中国的科学事业也影响了不少中国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李济曾说:“德日进发表的工作报告,差不多全是示范性的。中国的化石专家、地质学家及史前考古学家,大半都受到了他很有益的影响。”

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贾兰坡说过,德日进是他最敬爱的老师;地质古生物学家杨钟健也曾表示受到德日进在科学工作上的诸多影响。

北疆博物院讲解员谷丽说,截至1935年,北疆博物院出版著作43本,在其他刊物上发表的著作有74篇。其中很多已被列入世界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的文献宝库,至今仍是考察中国北方生物学各分支学科早期科学记录的重要依据。

1938年,因战乱等原因,北疆博物院进入了长达数十年的沉寂,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幸运的是,北疆博物院连同珍贵的馆藏一起被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

因此,北疆博物院也犹如磁石般吸引着来访者。20世纪70年代,杨钟健、贾兰坡、裴文中等学术大咖来北疆博物院查看标本;改革开放后,德国美茵兹大学托宾教授、德国古生物专家施密特基特勒、芬兰古生物专家弗斯顿来此考察研究标本;进入21世纪,国内外交流愈发频繁,法国、美国等地的古生物专家、自然科学类学者常常来馆参观……

法国汉学家高大伟曾在参观时赞叹道:“北疆博物院是一座蕴含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宝库,展示了东西方科学文化的交汇融合。”

互学互鉴,为中外文化交流架桥

“Bravo!(太棒了!)”近期第八届中法青年领导者论坛举办期间,60余名中外代表前来参观北疆博物院。这一法语词汇是北疆博物院讲解员康毓昕在一个多小时的讲解过程中听到次数最多的对馆藏的赞美。

北疆博物院见证了中法文化开放包容、友好交流、互鉴成长的历史,今年是北疆博物院建馆110周年,博物院筹备系列活动,助力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互鉴。

早在10年前,这座中国博物馆的“活化石”就重新“活”了起来。彼时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也是桑志华来华科学考察100周年,北疆博物院决定正式启动修缮工程,恢复其标本收藏、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的功能。

“我们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楼体按照原本的建筑形制进行修复,馆内的展陈也是如实按照老照片进行还原,很多陈列柜都是旧时原物。”负责北疆博物院修缮的王景璋仍然记得第一次进入这里的样子。

“所有古生物标本运用了特殊技术手段加固维护,同时考虑到标本的安全和展陈效果,我们运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加装了恒温恒湿设备。”王景璋说。

2016年1月22日,北疆博物院正式面向社会开放;2018年10月,其南楼修缮一新后也重新开放。这座在中国近代博物馆史上一度叱咤风云、绵延百年而屹立至今的博物馆又迎来其辉煌时代。

依托数字化技术,北疆博物院的藏品正在以更现代的方式走向更多人。在北疆博物院的图书馆藏室内,一批极具历史价值和学术科研价值的珍贵图书、手绘地图、标本研究卡片、文物资料等陈列其中。“我们通过数字技术把藏品逐件逐页数字化,搭建文献服务平台和图书管理系统,并建立数据库与文献服务平台让大家方便检索和阅读。”芦萱说。

如今,北疆博物院每天接待观众200人次左右,人流量高峰期能达到一天约1000人次。“震撼”“不虚此行”是诸多来访者的共同感受。

此外,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也为这座百年博物馆增色不少。

当前,一场国际学术会议正在北疆博物院紧锣密鼓地筹办,世界多国专家学者将来此开展科学文化交流活动。今年6月仲夏之际,这里的一批科研专家又将到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交流,在学术交流中弘扬桑志华的科学求索精神。


北疆博物院的外景(李然 摄)


北疆博物院内的藏品(李然 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场3-0,让中国女排高枕无忧!不怕丢掉亚洲第一,仍稳进奥运会

一场3-0,让中国女排高枕无忧!不怕丢掉亚洲第一,仍稳进奥运会

侃球熊弟
2024-06-01 04:43:15
广东男子借邻居地种菜,误会邻居是送地给他,多年后不想还给邻居

广东男子借邻居地种菜,误会邻居是送地给他,多年后不想还给邻居

大苏专栏
2024-05-31 20:30:29
这一刻,外资车全崩了

这一刻,外资车全崩了

磐石之心
2024-05-30 20:23:14
苟仲文离谱操作:架空刘国梁遭罢赛、缔造恒大国家队、逼走蔡振华

苟仲文离谱操作:架空刘国梁遭罢赛、缔造恒大国家队、逼走蔡振华

十点街球体育
2024-05-31 18:32:17
回顾:吉林一男子邀17名女孩到家,吃完饭后,17人全被扔进焚化炉

回顾:吉林一男子邀17名女孩到家,吃完饭后,17人全被扔进焚化炉

茶小姐说历史
2024-05-31 20:35:16
李湘:我那“风流成性”的前夫王岳伦,离婚后,对我越来越贴心了

李湘:我那“风流成性”的前夫王岳伦,离婚后,对我越来越贴心了

咖啡店的老板娘
2024-05-31 23:37:42
庆余年2收官!6位演员被赞,2位演员被嘲,佟梦实成最大赢家

庆余年2收官!6位演员被赞,2位演员被嘲,佟梦实成最大赢家

糊咖娱乐
2024-05-31 16:07:00
中日韩对话结束不久,日本突然对外宣称:中国将加快处理台湾问题

中日韩对话结束不久,日本突然对外宣称:中国将加快处理台湾问题

胥言
2024-05-31 18:00:41
信任危机!红十字会最新回应:直升机送烤全羊是乌龙,网友炸锅了

信任危机!红十字会最新回应:直升机送烤全羊是乌龙,网友炸锅了

青栀伊人
2024-05-31 22:33:55
输给日本后,朱婷摊牌:新决定震撼!赖亚文蔡斌如何应对?

输给日本后,朱婷摊牌:新决定震撼!赖亚文蔡斌如何应对?

宝哥精彩赛事
2024-06-01 14:47:30
江西32岁大龄剩女相亲遇自己学生,转身就走,学生:同学都知道了

江西32岁大龄剩女相亲遇自己学生,转身就走,学生:同学都知道了

娱乐洞察点点
2024-06-01 01:19:51
从秦始皇开国到宣统帝退位,为何两千多年,中国都没什么进步

从秦始皇开国到宣统帝退位,为何两千多年,中国都没什么进步

云晓观历史
2024-05-25 14:11:26
她们是卖车还是“卖车”?

她们是卖车还是“卖车”?

城内事城外说
2024-05-31 08:27:06
印度社媒掀奇葩风潮:宣传自己的种姓?这废弃几十年的糟粕,怎么又捡起来了...

印度社媒掀奇葩风潮:宣传自己的种姓?这废弃几十年的糟粕,怎么又捡起来了...

英国那些事儿
2024-05-31 23:27:25
这位岳阳人履任新职!

这位岳阳人履任新职!

鲁中晨报
2024-06-01 14:07:04
江青彩色老照片:年轻时候气质好,拍照时一脸严肃

江青彩色老照片:年轻时候气质好,拍照时一脸严肃

历史控
2024-06-01 00:09:18
真的顶级!极品大长腿,完美腰臀!

真的顶级!极品大长腿,完美腰臀!

记录平远
2024-05-07 00:00:37
马英九竞选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大动作,台当局威胁

马英九竞选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大动作,台当局威胁

大Z说呀
2024-06-01 05:22:16
终于落网了,被港府全球红色通缉的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在波兰被捕,非法获利400万面临17项罪名!

终于落网了,被港府全球红色通缉的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在波兰被捕,非法获利400万面临17项罪名!

澳门月刊
2024-05-31 23:27:45
输给日本,朱婷摊牌发声,官宣决定 ,赖亚文遗憾,蔡斌看懂了

输给日本,朱婷摊牌发声,官宣决定 ,赖亚文遗憾,蔡斌看懂了

乐聊球
2024-06-01 07:35:26
2024-06-01 15:36:49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官方网易号
169987文章数 7195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女子被家暴挂粪袋成功离婚 前夫曾写信:做人留一线

头条要闻

女子被家暴挂粪袋成功离婚 前夫曾写信:做人留一线

体育要闻

"失业"一年了 33岁的德赫亚路在何方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华为上新!余承东:问界6月销量将超4万辆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教育
游戏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旅游要闻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文书珍品里的端阳时节

教育要闻

孩子背古文记不住怎么办?

骄傲月来临 斯宾塞带领Xbox立马换上彩虹主题

军事要闻

拜登称以色列提出新的三阶段停火方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